首页 > 分享 > 元宵节快乐|月圆向吉,花开向喜

元宵节快乐|月圆向吉,花开向喜

元宵节快乐

•月圆向吉,花开向喜•

元宵节,花灯俏,

团团圆圆幸福抱;

猜灯谜,闹元宵,

欢欢喜喜真热闹。

今天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国网小记者,

让我们一起来

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感受元宵节的欢乐气氛吧。

什么是元宵节福?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当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起源

传说一

元宵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商代,商代开国之君商汤皇帝因推行善政,深受爱戴,死后被尊为太乙,并以此命名了一颗象征了部落发展的东方执行太乙星,以为纪念。汉武帝时期,汉家每年正月十五都要祭祀,勤政爱民的太乙星以资鼓励。

传说二

汉武帝时期,宫女元宵因不能在双亲面前尽孝,打算投井自杀,这时被汉武的谋士东方朔看到了,他为了成全这个宫女,便告诉汉武帝正月十六这天,火神爷要火烧长安,想要避灾的话,就要给火神爷吃汤圆、挂红灯,同时大家还要上街观灯火。汉武帝信以为真的招办,宫女元宵便趁机回家团圆。此后大家为了几年元宵的孝心,就把这一天定为元宵节。

元宵节传统民俗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网小记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吃元宵

“元宵”在中国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虽然做法不同,但都饱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闹花灯

元宵节这天,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所以也被称为灯节。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

在山西民间依然保留着传统闹花灯的习俗,居民们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谜。

谜语既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人们纷纷响应,而后猜谜也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文学记述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网小记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

这边贾母花厅之上共摆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的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里面泡着上等名茶。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

从这段文字可知,元宵节不仅是吃酒看戏,观灯猜谜这么简单,还要香焚宝鼎、花插金瓶,烹茶煮酒,摆布盆景,屏开孔雀,褥设芙蓉……各种陈列摆设,古玩珍藏,盛极一时。

青玉案·元夕

自古写元宵节的诗词众多,但是辛弃疾的这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青玉案·元夕》宋 ·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译: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她却在,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生查子·元夕

在元宵节的时候,古代的男女可以自由出行,这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交谊的机会。于是,很多爱情故事就会发生在元宵节。这首词就是以女子的视角来写元宵节的约会,其内容和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查子·元夕》宋 ·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译: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正月十五夜

武则天年间,再一次元宵节时候,官方开放了弛禁,特许夜行,于是出游之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此时又许多文人赋诗纪事,而以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所作的诗为名作,苏味道的这一首《正月十五夜》成为其中最杰出的一篇。

《正月十五夜》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译:灯光连成一片好像树上银白的花朵,城河桥上,灯如繁星,关锁尽开,任人通行。马蹄飞扬暗中带起尘土,明月当空似乎在追随行人。游玩赏月的歌伎都装扮得华美艳丽,边走边唱着《梅花落》。京都的禁军们今天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壶不要催促天明。

盏盏花灯报元夜

岁岁瑞雪兆丰年

玉烛长调千户乐

花灯遍照万家春

花灯送暖,征途再启

中国网小记者

你的元宵节是怎样度过的呢?

赶快来与我们一起分享

投递邮箱:China_xjz@126.com

相关知识

寒假去哪儿|花开向吉,在乌鲁木齐市植物园花卉市场期待新学期
元宵节的来历和传说
2017年元宵节看花灯儿童画作品欣赏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海报设计
你知道元宵节适合插什么花吗?
元宵节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手抄报素材
节日送花:元宵节有哪些习俗?适合送什么花?
几种花草界的“灯”,祝各位花友元宵节快乐!

网址: 元宵节快乐|月圆向吉,花开向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922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头旗灯、人物灯、走兽灯……元宵节
下一篇: 元宵节闹花灯作文(通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