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到!元宵节点花灯猜字谜是中国人的传统,现在每逢元宵佳节,全国各地都有规模大大小小的灯展!三天灯展也好,五天灯展也罢,只要我们在灯展期间来到宋朝,就会惊讶地发现一项奇观:好多宋朝人竟然把花灯放到头上,人在街头漫步,灯在头上闪烁。
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载:
妇人又为灯球灯笼,大如枣栗,加珠翠之饰,合城妇女竞戴之。
宋朝的巧手工匠把灯笼打造得像枣子和栗子一般大小,再用珍珠和翡翠做装饰,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往头发上一插,成了最耀眼的饰品。到了元宵灯展的时候,满城妇女都戴着这样的灯饰上街。
吕原明《岁时杂记》也有类似记载:
京师上元节以熟枣捣炭,丸为弹,傅之铁枝而点火,谓之“火杨梅”,亦以插从卒头上。又作莲花牡丹灯碗,从卒顶之。
女士们头上戴灯,男人也一样。在北宋京城开封的元宵节期间,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出门,身后会跟着一群兵丁或男仆,这些跟班既要负责主人的安全,又要帮主人逞威风。用什么样的方式逞威风呢?就是把花灯放到头上去。他们头上的花灯分两种,一种是莲花状或者牡丹状的灯碗,一种是用铁枝串起来的“火杨梅”。火杨梅是将干枣磨粉、捣炭为屑,将枣粉、炭屑拌在一起,浇上油蜡,团成圆球,一一串到铁树上,点着了,放在头顶,跟着主人上街。
头上戴灯或许很好玩,但绝对不安全。宋朝男子多不剃发,和女子一样挽著高高的发髻,发髻上再固定着一盏莲花牡丹灯碗或者一树哧哧冒火的“火杨梅”,只能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地走路。假如步子迈大了,唉,扯著蛋是小事,颠翻了头上的花灯是大事,只要有一点明火落到头发上,救火肯定来不及,满头烦恼丝就清净了,只好出家当和尚去。
所以我们这些现代人到了宋朝只宜观看,千万不要模仿,小心“火烧眉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还请关注我们和在底下帮我们按一个赞,并分享给身边所有的朋友吧。
相关知识
元宵节花灯图片 元宵节花灯制作方法
元宵节如何制作花灯元宵节花灯的做法
2018元宵节花灯制作 元宵节灯笼制作方法
元宵节观花灯的由来传说
元宵节,放花灯
元宵节闹花灯作文
元宵节折纸花灯的制作方法
元宵节花灯制作
一次性纸杯制作元宵节花灯,花灯制作,花灯,自贡花灯
2017年元宵节看花灯儿童画作品欣赏
网址: 元宵节的点花灯的历史:宋朝的元宵节,花灯可是戴在“头”上的!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9229.html
上一篇: 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吃汤团、闹花 |
下一篇: 元宵节赏花灯作文600字(精选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