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孟祖平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来临。端午节又称重午节,最初是上古时期祭龙的日子,结合当日龙之天象,端午是刚阳正气汇集的吉祥日子,故又称正阳节、端阳节。古人认为,这一天有利于驱邪消晦,由此民间有许多“祛病辟邪”习俗。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日,大人们会到郊外采来新鲜的菖蒲和艾草,清除泥土,将它们叶尖朝上,悬挂门窗之上,用以驱虫辟邪。吃晚饭的时候,奶奶在餐桌上要放上粽子、雄黄酒(或黄酒)、咸鸭蛋黄(或黄豆)、黄瓜(或黄花菜)、黄鱼、黄鳝等“五黄”酒菜。
端午期间,萤火虫最多。当时,我吃咸鸭蛋很是小心,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吃光蛋黄蛋白,将蛋壳洗净,晚上将捉来的萤火虫装在蛋壳里,破壳处糊一层薄纸,萤火虫在蛋壳里一闪一闪,好看致极。
端午节与“五瑞辟邪”习俗
民间传说,端午时节,是五种有毒动物(“五毒”)出没之时,“天中五瑞”能镇“五毒”,古人按“五行”将木菖蒲、水艾草、土若榴(石榴)、金头蒜、火英丹(龙船花)五种植物合称“天中五瑞”,在端午节用以驱毒避邪。
艾草与菖蒲自古是中药,能治病、驱毒虫,民间传说,艾草有纯阳之性,有特殊气味,能祛避邪疫。菖蒲为“天中五瑞”之首,叶状若宝剑,有“水剑草”之称,民间传说可“斩千邪”,是防疫驱邪的灵草,《神农本草经》等古籍有其祛病解毒药用等记载。
端午节,民间还有酿菖蒲酒习俗,菖蒲酒在汉代十分名贵,有“美酒菖蒲香两汉,一斛价抵五品官”之说。明代,菖蒲酒在民间十分流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称,“菖蒲酒,……久服耳目聪明。”
石榴花盛开五月端阳,是瘟疫流行季节,民间传说,石榴能驱邪纳祥,古代民间所绘吉祥图,常把辟邪的钟馗和石榴花组合成吉祥图悬挂门户。南宋时,老杭州人在端午节还有给孩子佩戴石榴花习俗,有祈愿平安、富贵等吉祥寓意。
龙船花,又名仙丹花,为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端午时节,花朵盛开,花叶秀美,花色丰富,因花期较长,又称百日红,花未开之时,花瓣像一根根微细簪,开放后,四片花瓣平展成一个个十字,十字图形在古代是避邪驱魔、去病瘟的咒符,因此龙船花被视为避邪驱病之花,端午期间,人们在划龙船之前,常把该花与菖蒲、艾草并插在龙船之上。
蒜头,又称蒜果,气味辛烈,有杀菌效果。在端午节民间习俗中,常将蒜头附于菖蒲上,悬于户外,避邪去疫。
在明代,张岱在《夜航船》中将蜀葵花称为“五瑞”之花,蜀葵花开端午前后,又称“端午花”,其花色鲜艳,花色多样,有“端午锦”美称,因茎叶高大,又称“一丈红”,花开之时,节节攀升,有“步步高升”吉祥寓意。自古以来,每到端午节,老杭州人有赏蜀葵、插蜀葵习俗。记得小时候,院子里有蜀葵种植,端午节那天,奶奶就会到院中剪来新开的蜀葵花,插在花瓶,摆在堂屋柜子之上。
端午,饮雄黄酒、佩戴香囊习俗
端午节有饮雄黄酒习俗。端午期间,毒虫增多,古人认为,雄黄酒可解“五毒”,能祛病驱邪。在端午日,人们除了饮用,常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为让孩子免受虫、蛇伤害,民间常将雄黄酒涂抹在小孩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小时候,每到端午日,大人会用酒调和过的雄黄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王”字,象征老虎附体,以辟邪防疫,每到写完“王”字后,院子里的小伙伴会相互比赛,谁额头的“王”字更大、更像老虎,谁就是赢家。
古时候,端午节还有佩戴香囊避除秽恶习俗,香囊内装有多种芳香草药,有驱虫、防病功能,佩在胸前,香气扑鼻。小时候,每逢端午日,大人会给未成年孩子佩戴香囊。江南一带,香囊图案、色彩丰富,常绣有各种吉祥图案,香囊外包常以丝布缝成,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结成一串。五色丝,自古被赋予吉祥长寿等美好祝福的寓意。当时,老宅巷子里有位热恋中的小姐姐,有一年,她特意在香囊上精心绣制了双莲并蒂图案,要赶在端午节前送给自己心爱的情郎。
端午,吃粽子习俗历史悠久
端午节有吃粽子习俗,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据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最初粽子被称为“角黍”,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后来,为纪念屈原,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又称“筒粽”。
端午吃角黍,最源于上古时期夏至日祭地神习俗。古代,夏至是重要的节气,也夏季的节日,这一天古人要有用角黍祭祀。“角黍”由粘性黍米包裹而成,黍米是远古时期古人食用的粮食,后来水稻普及,粽子多用稻之糯米包裹,粽子之名才开始出现,因“粽”和“宗”、“中”音近,端午节吃粽子有“光宗耀祖”“功名得中”寓意。取到了晋代,粽子已成为端午时令食物。粽子馅料品种繁多,北方多包小枣等甜馅,南方馅料丰富,常用豆沙、鲜肉、蛋黄等馅。包粽子的叶子,南方以箬(ruò)竹叶为主,北方以芦苇叶为主。
粽子在浙江嘉兴、湖州和杭州等地尤为普及,记得老家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包粽子。小时候,为了包粽子,每到端午节前夕,奶奶与母亲要提前忙绿:洗粽叶、浸泡糯米同时,还要准备鲜肉和豆沙、红枣等食材。当时,粽子形状有三角、四角之分,四角棕形状如枕头,也称枕头粽,俗称“美人粽”。
在杭州塘栖,粽子有雌雄之分,“雄”粽是三角粽,“雌”粽是四角粽,也叫“斧头粽”。雌雄粽的馅也有不同:“雄”粽不放馅或放藕丝,“雌”粽包红豆或肉馅。据老塘栖人回忆,老底子塘栖“轧蚕花”相亲大会,粽子是定情之礼,小伙子会带着“三角粽”,姑娘们则随身带四角粽,如果相互看中,会相互交换粽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知识
端午习俗之采菖蒲 饮用菖蒲酒的习俗
晚潮|父亲节,草木与习俗
端午插花|草木为药,端午安康
节日插花|草木成药,端午安康
8个爆款端午习俗活动方案+详细玩法。1⃣艾草花束 材料:艾草
小话端午节植物 | 有哪些植物与端午习俗息息相关?
图文相映,详解端午插花的文化习俗
端午习俗里的五种花草寓意好,恭祝各位花友端午安康!~
[视频][过端午品民俗]端午节里的花样习俗
南京将推100余场迎端午主题活动
网址: 晚潮|端午,草木与习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9398.html
上一篇: 挂菖蒲 |
下一篇: 端午节为啥要挂艾草?一次挂几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