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园圃生态学是生态学基本原理在园艺植物上应用的一门应用性基础课程,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支,通过对学习,旨在能运用农业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园艺植物生产中存在的生态问题,解决“生态-技术-经济”复合系统的相互关系,促进园艺生产减碳、低耗、持续、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营造生态好的园艺生态环境,为人类健康生活提供指导。
园圃生态学是生态学基本原理在园艺植物上应用的一门应用性基础课程,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支,通过对学习,旨在能运用农业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园艺植物生产中存在的生态问题,解决“生态-技术-经济”复合系统的相互关系,促进园艺生产减碳、低耗、持续、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营造生态好的园艺生态环境,为人类健康生活提供指导。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多元起源的交叉学科,既有基础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又兼具应用面广、实践性强的特色。特别是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全社会迫切需要生态学课程能够发挥其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
园圃生态学是生态学基本原理在园艺植物上应用的一门应用性基础课程,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支。本课程针对园艺专业的特色设置9章内容,即生态学产生、发展及园艺植物生态学与社会经济发展、园艺植物生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园艺植物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园艺植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农业资源利用与园艺植物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等。通过学习,旨在能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分析园艺生产中的生态问题,实现园艺植物减碳、低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园圃生态学线上+线上混合式课程经过5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授课体系。在课程教学任务师资安排方面,课程理论教学部分主讲教师2名,课程助教1名负责课前、课后督导课程学习及课程线上维护。师资资源配置合理,能发挥各位成员的特长,保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教学资源建设和运行管理的需要。
授课目标
1.知识目标:充分理解和掌握园圃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基本理论和概念、园艺生态系统的分类、特点;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特点、园艺植物生态因子特征、园艺植物人工辅助能的应用、园艺植物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等。
2.能力目标:能运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论方法,分析研究园艺领域生物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提高系统的投入产出与生产力,找到提高园艺产品和环境质量的方法,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
3.素养目标:树立园艺植物与环境及人与环境的综合性、整体性、统一性,只有两者相协调、相辅相承,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习,提升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且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做到“一懂两爱”。
成绩 要求
本课程满分100分,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分数组成为平时成绩占30%,实验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由出勤(占5%)、课堂讨论(占5%)、线上资源学习(占20%,包括按时完成发布章节的视频、积极参与线上讨论)。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 目的要求:学习掌握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及发展;农业生态学、园圃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园圃生态学研究的内容、特点与任务。2. 重点难点:重点是园艺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园艺生态学的特点。难点是理解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园艺生态学的概念、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一节 生态学及其发展
一、生态学的概念
二、生态学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
三、生态学分类
第二节 农业生态学及其发展
一、农业生态学的概念
二、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园艺(园圃)生态学及其发展
一、园艺生态学的概念
二、园艺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园艺生态学的内容、特点与任务
园艺植物生物种群
课时目标:1. 目的要求:掌握园艺植物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原因及调节方式;生物种群进化过程中的生态策略选择;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园艺生产中的应用。2. 重点难点:重点是群数量变化的原因,难点是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在园艺生产中的应用。
第一节 种群的概述与特征
一、种群
二、 种群的特征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模型
一、种群的几何级数增长
二、种群的指数增长(J型)
三、种群的逻辑斯蒂(Logistic)增长(S型)
第三节 种群的数量波动与调节
一、种群的数量动态
二、种群数量波动的原因与调节
三、种群的进化与生态对策
第四节 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一、种群关系的基本类型
二、正相互作用
三、负相互作用
四、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在园艺生产中的应用
园艺植物生物群落
课时目标:1. 目的要求:掌握园艺植物群落与其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间的生态关系;掌握园艺生态系统中生物关系的调控及生态平衡。2. 重点难点:重点是种群、生物群落的特征、种群增长模型。难点是生态位理论,群落演替的内外因。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二、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结构
一、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二、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三、生物群落的时间结构
四、群落的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第三节 生物群落中的生态位
一、生态位的概念
二、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
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与原因
二、原生演替、次生演替和顶极群落
园艺植物生态系统
课时目标:1. 目的要求:掌握系统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园艺生态系统的组成;园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园艺植物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2. 重点难点:重点是生态系统及园艺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态系统与园艺生态系统的区别。难点是态系统与园艺生态系统的区别。
第一节 生态系统概述
一、系统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二、生态系统的概念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
四、生态系统的结构
五、生态系统的功能
六、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园艺生态系统
一、园艺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园艺生态系统的组成
三、园艺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四、园艺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园艺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农业生态系统
一、共同点
二、不同点
园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时目标:1. 目的要求:掌握光、温度、水、大气、土壤、地形等与园艺植物的生态关系。2. 重点难点:重点是光、温度、水等环境因子与园艺植物的生态关系。难点是不同园艺植物对光、温度、水等生态因子的要求各异。
第一节 光与园艺植物的生态关系
一、光的基本性质及其变化概述
二、中国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变化特点
三、光强与园艺植物的生态关系及作用机理
四、光时对园艺植物的生态作用
第二节 温度与园艺植物的生态关系
一、温度对园艺植物生态作用概述
二、温度对园艺植物的一般生态作用
三、极端温度对园艺植物的生态作用
第三节 水与园艺植物的生态关系
一、光的主要特征与生态作用概述
二、水资源及其分布与园艺植物的生态关系
三、园艺植物的水分平衡
四、旱、涝对园艺植物的生态作用及其抗性
第四节 土壤与园艺植物的生态关系
一、土壤物理性状对园艺植物的生态作用
二、土壤化学性状对园艺植物的生态作用
三、土壤微生物对园艺植物的生态作用
第五节 地形与园艺植物的生态关系
一、地形与园艺植物分布
二、地形形态对园艺植物的生态作用
三、水体对园艺植物的生态作用
园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课时目标:1. 目的要求:学习掌握园地选择与建园技术,重点是园地选择与评价、 园地规划与设计、园艺作物的选择与种植。掌握园艺生态系统能量传递途径与转化的实质;园艺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的基本定律。2. 重点难点:重点是园艺生态系统能量调控途径,难点是人工辅助能的合理利用。
第一节 园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
一、园艺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
二、食物链与食物网
三、园艺生态系统能流路径
第二节 能量流动与转化的基本定律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
三、熵与耗散结构
四、林德曼效率
第三节 园艺生态系统的能量生产
一、初级生产
二、次级生产
第四节 园艺生态系统的辅助能
一、人工辅助能投入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
二、园艺生态系统能量调控途径
园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时目标:1. 目的要求:学习掌握园艺植物土肥水管理技术。掌握园艺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效率及其平衡途径;园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造成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2. 重点难点:重点是土壤改良、园地土壤管理制度、营养诊断;难点是物质循环的特点、物质循环造成的环境问题及防治。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
一、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二、物质循环的库与流
三、物质流动的特征
四、生态系统内能流与物流的关系
五、物质循环的调节
第二节 几种主要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
一、碳循环
二、水循环
三、氮循环
四、钾循环
第三节 物质循环中的环境问题
一、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生物浓缩
农业资源利用与园艺生态环境保护
课时目标:1.目的要求:掌握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状况及其特点;园艺植物生态系统平衡的特点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途径。2. 重点难点:重点是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难点是保护生态平衡的途径。
第一节 农业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一、农业资源的分类
二、农业资源的特性及合理利用
第二节 我国农业资源状况与合理利用
一、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
二、我国农业主要社会资源状况
第三节 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及特征
二、保持生态平衡的途径
第四节 全球环境变化与园艺植物环境保护
一、全球环境问题
二、中国资源与环境主要问题
三、我国农业环境污染及保护
生态学业与持续农业
课时目标:1. 目的要求:掌握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的兴起原因;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在原理与技术上的比较;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目标和关键技术。2. 重点难点:重点是生态农业、持续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概念及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基本原理与技术要点。难点是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技术特点。
第一节 生态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农业的负效应
二、国外“替代农业”
三、中国生态农业
第二节 生态农业原理及技术
一、生态农业基本原理
二、生态农业技术
三、生态农业典型模式
第三节 持续农业
一、持续农业的背景
二、持续农业的原理
三、持续农业技术
预备知识
中学以上的教育背景,接受过植物学、生物学、植物营养学、园艺植物栽培学等课程的学习,对大自然和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环境及环境保护利用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参考资料
[1]王松良,[加]C.D.考德威尔,[加]S.基利尼克,[加]J.西克利编著.农业生态学(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配套教材).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骆世明. 农业生态学(面积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廖允成,林文雄. 农业生态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4]陈阜. 农业生态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5]张光伦.园艺生态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生态学报(主办:中国生态学会)、生态学杂志(主办:中国生态学会)、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主办: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生态学报(主办:中国生态经济研究所、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农村生态环境、生态科学、中国国土资源文摘、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网、福建生态农业、中国自然网、中国环保网等。
相关知识
园圃意思详细解释
香港花卉展览展出稀有玫瑰和得奖园圃
生态学
村舍花园设计分析——2007年香港花卉展览小型园圃设计比赛西方组冠军作品
海洋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
园林景观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
咖啡馆+育种园圃+市民园艺!驾车数十公里打卡,花头精在哪里?
恢复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课件
网址: 园圃生态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49416.html
上一篇: 在如图8.1.2所示倒T形电阻网 |
下一篇: 园艺学概论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