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常用栽培介质介绍.pdf

常用栽培介质介绍.pdf

栽培介质的介绍 兰石 兰石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有一定的储水性,透气性极佳的植料,只是缺乏养分。 植金石 植金石用于很多栽培基质,多孔结构 ,密度适中 ,疏松 、透气性 、持水性及排水能力均良好 ,水气 比合理 。清洁卫生 ,绿色环保 。无菌 、无异味 、无虫卵 ,可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并且无环境污染,配合 树皮或者椰壳砖.蛇木使用效果很好,也可用于许多根部怕热的植物,覆盖根部,安全渡夏。 更多园艺交流和资讯,欢迎点击访问论坛: Yizhichina.net异植中国园艺联盟 蛭石 蛭石是云母高温加工而成,具有良好的缓冲性,不溶于水,并含有可被花卉利用的镁和钾 ,为无 土栽培的优良基质 。蛭石偏碱性 ,在无土栽培中常用 pH5.5 ~6.5 的酸液处理后再使用 。如与强酸性的 草炭混合使用 。蛭石可连续使用 l ~2 次 ,蛭石透气性好 ,无菌 ;但极易粉化 ,粉化后透气性极差 。建 议播种时暂用,利于植物的生根、生长 。种植时最好不使用。 珍珠岩 珍珠岩是由硅质火山岩形成的矿物质 ,具有珍珠状球形裂纹而得名。这种矿物质具有闭密的胞状 构造。特点 1 :透气性好,含水量适中 。当珍珠岩灌水后,大部分水分保持在表面,由于水分张力小,容易 流动 。因此珍珠岩易于排水,易于通气。虽然珍珠岩的吸水性不如蛭石,但在下层有水的情况下,珍 珠岩通过颗粒间水分的传导 ,能把下层的水吸入整个盆中,并保持相当的通透性。其含水量完全能够 满足植物根系生活所需。因此在栽培一些水气比例要求较严格的花卉时 ,选用珍珠岩比选用蛭石好。 特别是在栽培一些喜酸性的南方花卉时 ,珍珠岩更能够体现它的优点 。 2 :化学性质稳定 珍珠岩的酸碱度值为 (PH7.5~7.0 )。珍珠岩中含有少数的化学元素 ,但大多数 不能直接被植物根系吸收,其酸碱度比蛭石高,这也正是他适合种植南方喜酸性花 卉的原因之一。 3 :可以单独当作无土栽培基质使用,也可以和泥炭、蛭石等混合使用。 椰糠 椰糠是从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过程中脱落下的一种可以天然降解、纯天然的有机质媒介。将加工椰 丝过程中脱落出来的椰糠放在露天的地方,经过日晒核雨淋等处理后,降低其的含盐度和传导性,椰 糠非常适合于培植植物,当使用椰糠培植植物后,植物的根系增长非常快,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 1 、良好的保水性 :可以充分保持水分和养份 ,减少水分及养份的流失 ,有利于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 很好的吸收养份和水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 2 、良好的透气性:防止植物的根系腐蚀 ,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可以保护土壤,避免造成泥浆化。 3 、有缓慢的自然分解率,有利于延长基质的使用期。 木碳 木碳是树木烧制而成,具有多孔结构,无养份,有很强的抑菌和吸附有害物质的作用。 河沙 河沙是河床冲积后留下的。它几乎不含有机养分,但通气排水性能好,且清洁卫生。河沙可以与 其它较粘重土壤调配使用,以改善基质的排水通气性;也可作为播种、扦插繁殖的基质 。 树皮 主要是栎树皮 、松树皮和它厚而硬的树皮 ,它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能够代替蕨根 、苔藓 、泥炭、 作为附生性植物的栽培基质 。使用时将其破碎成0.2 2 厘米的块粒状 ,按不同直径分筛成数种规格: 小颗粒的可以与泥炭等混合,用于一般盆栽观叶植物种植;大规格的用于栽植附生性植物。 草碳土 草炭土,EC 值低于 1 ,PH 值为 5.5 左右,属于微酸性土,适合大部分植物的生长 ;持水量较高。一 般有 52% (V ),通气性良好 ,通气空隙在 2729%间 。草碳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由于它独特的质 轻 ,持水、透气和富含有机质 、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我国及世界园艺上广泛应用。 但种植多肉时要去掉里面的细粉。 泥碳土 泥碳土是草碳土进一步碳化而成,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能好,保水保肥能 力较强 ,质地轻且无病害孢子和虫卵,所以也是盆栽观叶植物常用的土壤基质 。但是,泥炭土在形成 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淋溶,本身的肥力有限,所以在配制使用基质时可根据需要加进足够的氮磷钾和 其它微量元素肥料;同时 ,配制后的泥炭土也可与珍珠岩、蛭石、河沙、园土等混合使用。 颗粒泥炭 颗粒泥炭以天然优质泥炭为

相关知识

花卉栽培常用的介质有哪些
关于进口栽培介质
浙江园艺栽培介质现状及发展趋势
多肉植物常用栽培介质 – 多肉联萌
20种养花常用的土壤介质
种植介质(关于种植介质简述)
带你了解植物栽培介质进口要求!
配土常用材料介质有哪些?如何自己配制营养土?
常用花材介绍
兰花栽培介质含有污染物及生物性的分别

网址: 常用栽培介质介绍.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5037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LY/T 1000
下一篇: 矮牵牛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