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荣巷人的荣巷印记

荣巷人的荣巷印记

百岁铁线莲源出华太师后花园 民俗家规现身墙头屋脊窗棂上

荣巷人的荣巷印记

s_395143_198656.jpg

荣巷马头墙

A

600年荣巷,浓缩成一本书


  荣巷,一个深烙着民族资本主义发祥印迹的悠久地名?一个新开辟的旅游景点?荣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启动至今,已有近十个年头。随着土生土长一代居民迁出,当地了解这片古老街巷的老人已越来越少。本报“我俚无锡”专栏作家、72岁的荣耀祥先生怀着对故土一份挚情,辛勤笔耕5年,终于完成了一部包括15余万字、800余张图片的《图说荣巷》,称得上是迄今为止,关于这片土地最全面的“百科全书”。记者日前采访荣先生,得以先睹为快。
  荣巷之于无锡,究竟是个什么地位?《图说荣巷》将其概括为“工商祥地振民族,实力辐射连上海”。它的确是无锡现代工商业的发祥地。虽然体量不是很大,却能够成为无锡知名度最大的区域,
  这里最早实现了地主的田租资本转化为工商资本,种田、植桑的农民大批前往上海滩,转变为操控洋机器的工人,从而完成了无锡从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资金、人才的转变。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在上海的亲戚。像荣耀祥自己的家庭,老宅位于“九间门面一备弄”的中心,祖辈在此开设前店后坊的磨粉作坊,父亲这一代人也靠宗亲关系到上海就业谋生。最著名的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是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

B
到荣巷,看什么?

s_395143_198658.jpg

荣巷老建筑

  随着荣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的推进,作为“景点”的荣巷亦开始渐为人知。不但有无锡的“文青”,也有外地的游客,把这里作为一个观光地来赏玩。
  荣耀祥介绍,看荣巷,不是去看那些新建的、老荣巷人自己都莫名其妙的假古董,而是要看它最真实的生活状态。荣巷的生活原生态,现在还残存在那些尚未被“改造”的中段、东段。因为荣巷人与十里洋场的特殊关系,这里的建筑古洋杂处、风格迭出。有的像上海的石库门,黑漆双扇门,小天井里点缀着花草;有的则是传统粉墙黛瓦,飞檐翘角。从这些看上去已经破败,甚至残破不堪的老房子上,不难发现寻找到这里的人文渊源。
  曾祖、祖父们留下的墙头、屋脊、窗棂上,其图案、堆塑是传统中国式的。什么富贵万代、喜上眉梢、因荷得偶(藕)等等,都是一世世传递的民俗吉祥符号。而门头上遗留的砖雕横额,更铭镌着传统伦理道德的规范:修身齐家、厚德载福、德厚流长、仁赅万善、仁亲为宝、为善最乐、惟善为宝、义门礼路、主敬集义、和乐且耽、和气致祥、含和履中……
  马头墙昂首朝天,傲然伫守,是荣巷古镇天际线上美轮美奂的主角。而随着近代欧风东渐,那种兼容中西的巴洛克式带肩山墙,也从上海滩“流行”到了这里。建筑风格的微妙变化,既是本地民居一步步走向近代化的见证,也衬映出荣巷人骨子里对新事物、新文化的接纳。

C
木石有情:它们见证了历史

  徜徉荣巷,最好先查查书、问问这里的原住民,切莫把那个看上去“洋气”的“教堂”当作是这里的“标志”。荣耀祥推荐了几处能够代表荣巷历史的遗迹:

  天地山海碑——镇镇之宝(现存荣巷古镇办,公益小学旧址)
  碑高1米左右、宽30厘米左右,上凿“天地山海”4字,为梁溪荣氏始迁祖荣清手迹。语出《史记·殖货志》:“山海,天地之藏也”,蕴“汇天地中精英,纳山海间百川”钟灵毓秀之意。
  它是荣氏在明正德元年(1436年)从金陵迁居梁溪的实证。

  铁线莲——镇史“活文物”(生长在荣巷西浜212号进士府第院落)

s_395143_198659.jpg

铁线莲


  铁线莲,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多数为落叶或常绿草质藤本,花期从早春到晚秋,享有“藤本花卉皇后”美称。“茎如铁丝,折而不断;叶作卷须,攀援而上;花似荷莲,中簇外展;色胜碧玉,绿得可爱。春秋绽放,像少女玉足,楚楚动人。”这株当地罕见的名花源出无锡东亭华太师后花园。系华氏裔孙华锡琦(五品衔造币局局长)的五女儿嫁给荣巷荣氏唯一的进士荣光世(1835-1880)儿子荣子俊时,作为陪嫁礼物送来的,估计花龄已有一百四五十年左右。至今繁衍不绝。

  七佛揽船圆柱——“系荣家繁荣兴盛于一石”(现在荣巷古镇办,公益小学旧址)

s_395143_198660.jpg

七佛揽船圆柱


  其石原置荣巷中浜信船码头,柱高约1米,花岗岩质地,上端有宽约5厘米的凹槽,用以系缆绳,下部埋入泥土。柱身刻有“南无多宝如来、南无宝胜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离怖畏如来、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阿弥陀如来”等佛号。是俗信免除灾晦、祈求船行平安的吉祥物。
  荣巷信船是定期远程航船,往返于沪、苏等埠,是当年荣巷通往外部世界的主要交通工具。荣氏族人早年外出经商,大多从这里启程。

  牛磨坊磨爿石——雕刻民族工商业起步的历史细节(荣巷西浜191号荣德生祖宅左近)
  上世纪初,因火灾其祖宅化为瓦砾。1960年代,一次街道大扫除中清理出此磨爿石,移置权充垃圾箱的拦挡,后垃圾箱迁移,磨爿就地处理。乡邻人家确指此为当年荣熙泰及荣宗敬经营打理的牛磨坊旧物。它的历史远长于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梅园中的洋制石磨。

  晴雨操场——现代室内体育活动场所的“孤本”

s_395143_198657.jpg

晴雨操场

(晚报记者 方正 摄)

  原公益小学的睛雨操场,当年称“大洋(阳)台”,也叫“雨天操场”。建于1915年。由族长荣福龄请亲戚胡雨人(著名教育家)筹划,参照日本建筑范本设计。
  2001年6月,国家文物评估组专家评估,这种样式的睛雨操场,全国只有两所,另一处在原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现已废弃不存。它是国内仅存的现仍在使用的室内体育活动场所。

  公益农事试验场界石——民族工商业曲折发展的实证(现由原学校保管)
  在原公益中学校园内发现,金山石,长114厘米,宽26厘米,厚约10厘米。上刻“公益农事试验场”。
  荣宗敬、荣德生昆仲,在拓展企业的同时,为求“发达”之计,亦曾努力寻找面粉、纺织原材料的最佳采办途径。1919年左右,曾在荣巷镇西约300米处,购置土地两块,其中一块进行棉花、小麦种植试验。

D
荣巷地区曾经流行的童谣

  如果说老建筑还存在于荣巷的街头,那一代代传承的民谣,则只能在荣先生的书中玩抚了。读读看,最好用无锡话。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团子还有糕。
  ★精精阁,阁精精,三升胡桃四升壳。吃则你葛肉,还则你葛壳。
  ★亮月白叮当,贼来偷酱缸,聋彭听见则,哑子喊出来,折脚追上去,爪手拉牢则。
  ★大块头,呒清头,屙屎练拳头,吃饭要吃三钵头,屙屎屙勒灶跟头。
  ★穷穷穷,家里还有三担铜;富富富,只剩一把破茶壶。
  ★大头大头,落雨勿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咯咯咯!咯咯咯!寒冬腊月,天气干燥,小心火烛。水缸满满,灶仓清清。前门拴拴,后门关关。咯咯咯!咯咯咯!
  ★着则白袜,到田地拔麦。
  ★百脚夹板壁,板壁夹百脚。
  

(陆鸣 文 除注明外图片均由荣耀祥 摄)

相关知识

寺巷街道:“寺”丝温暖,邀您留“巷”过年
健康巷花店
成都文化巷花店
南京复兴巷花店
巷尾花店彩铅画教程
关爱女性健康、共创魅力人生--喻义巷社区开展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
【大鹏新区鹏兴南巷2号花宿花店】地址详情,位置示意图,地图位置,交通指引,周边酒店
上林县巷贤镇:“两朵花”开出产业致富路
花园巷:扬州园林集大成之地 遍布了多家豪门大宅
上海这个“蔷薇巷”真美,社区自治+美育行动推动“花开有声”

网址: 荣巷人的荣巷印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5317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卉大全:火星花
下一篇: 协作+付出=收获,协作理念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