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三个锦带花栽培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及其抗寒性分析

三个锦带花栽培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及其抗寒性分析

《北方园艺》 2014年07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三个锦带花栽培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及其抗寒性分析

海小霞   吕飞   王志刚   聂庆娟   刘炳响   开通知网号

【摘要】:以锦带花属的红王子锦带、花叶锦带和四季锦带3个优良的锦带花栽培品种当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冰冻方法,测定了模拟低温0(CK)、-10、-20、-30、-40℃条件下3个锦带花品种离体枝条的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同时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K+相对渗出率及相对电导率与人工模拟低温变化关系,推算出3个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并对3个品种离体枝条的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以及二者比值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模拟低温条件下,3个品种离体枝条的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降低逐渐增大,且总体上与CK有显著差异;对K+相对渗出率和相对电导率与温度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推算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5.60、-32.21、-31.50℃和-34.88、-31.14、-28.44℃;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3个品种的束缚水含量均高于自由水含量,其中束缚水和自由水的比值排序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综合比较,3个锦带花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花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伯祥;胡永红;秦俊;蔡云鹏;孙少舫;杨君;叶康;25个锦带花属品种园林应用价值的综合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22年07期 2 张玮;易拓;宋勇;木薯抗寒性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园艺文摘;2017年09期 3 Wei ZHANG;Tuo YI;Yong WU;Yong SONG;Research Progress of Cold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Cassava[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7年09期 4 娄晓鸣;吕文涛;吴玉娟;周玉珍;张文婧;朱顶红及孤挺花属植物抗寒性初步研究[J];北方园艺;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聂庆娟;锦带花抗旱耐盐生理特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英慧;朔州市9种园林树种的抗寒性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东;高春红;王玲;两种锦带花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2 王玲;王春雷;马喜娟;宋红;马立华;锦带花新品种抗寒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3 冯献宾;董倩;李旭新;路丙社;黄连木和黄山栾树的抗寒性[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5期 4 任志彬;聂庆娟;王志刚;黄大庄;项亚飞;冯学全;盐胁迫对锦带花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1年07期 5 项延军;李新芝;王小德;5种藤本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初探[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1年04期 6 相昆;张美勇;徐颖;王晓芳;岳林旭;不同核桃品种耐寒特性综合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9期 7 马立华;郁永英;谭振平;谷淑芬;锦带花属2个新品种[J];植物研究;2010年05期 8 郭卫东;张真真;蒋小韦;陈民管;郑建树;陈文荣;低温胁迫下佛手半致死温度测定和抗寒性分析[J];园艺学报;2009年01期 9 闫永庆;石溪婵;胡小多;刘兴亮;祖元刚;低温对红王子锦带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8年05期 10 王文举;张亚红;牛锦凤;王振平;电导法测定鲜食葡萄的抗寒性[J];果树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小霞;吕飞;王志刚;聂庆娟;刘炳响;三个锦带花栽培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及其抗寒性分析[J];北方园艺;2014年07期 2 曲跃军;杜人杰;张翼;抗寒驯化对果桑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影响[J];园艺与种苗;2021年06期 3 田治国;杨艳;万寿菊9个品种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6年06期 4 杜人杰;曲跃军;陶双勇;邹威;王庆斌;张翼;6个山楂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J];林业科技;2017年04期 5 杜人杰;曲跃军;张翼;5年抗寒驯化对4个山楂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影响[J];园艺与种苗;2021年05期 6 曲跃军;杜人杰;陶双勇;张翼;孙强;金虎;黑龙江地区果桑抗寒性初探[J];林业科技;2017年03期 7 李吉涛;谢伟玲;柴胜丰;唐健民;韦霄;三种金花茶低温半致死温度研究[J];北方园艺;2016年06期 8 周文杰北美红豆杉低温半致死温度与对低温的适应性[J];衡水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9 杨朴丽;以低温半致死温度评价葡萄抗寒适应性[J];中国果业信息;2013年07期 10 王佩芝,张慧,王燕凌,孙保成小麦半致死温度简易测定法[J];新疆农业科学;199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思聪;高婷婷;郑思唯;陆小平;三个勋章菊品种的抗寒性比较[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6[C];2016年 2 刘从霞;冯晨静;王文凤;张玲玲;杨建民;紫叶李内源激素变化和抗寒性的关系[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晓宇;田歌;王璐;程慧;田建保;应用电导法测定晋扁系列扁桃抗寒性研究初报[A];第八届全国干果生产、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叶艳然;付德静;郑成淑;朱翠英;张艳敏;王文莉;泰山四种苔草属植物的耐寒性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6[C];2016年 5 胡海峰;邢文;高温胁迫下两个山月桂(Kalmia latifolia)品种的生理响应[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6[C];2016年 6 陈文荣;张真真;郑建树;郭卫东;佛手低温胁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林艳;郭伟珍;徐振华;贾宗锴;大叶女贞抗寒性及冬季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规律[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林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增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倩;冷平生;何敬房;杨泱;薛乃雯;卢迪;9种景天植物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及其抗寒性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9 侯渝嘉;唐敏;胡翔;电导法鉴定茶树种质资源的抗寒性[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志红;果梅核心种质的构建与分子标记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2 田景花;核桃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反应及钙信使系统的适应性变化[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3 李振松;土壤水分对紫花苜蓿根系构型及抗寒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年 4 何文锦;灰木相思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寒胁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欢;MfWAK和MsLRPK基因功能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2 胡轻雷;龙眼荔枝属间杂种群体的抗寒性鉴定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3 牛雪飞;冀西北地区抗寒技术的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9年 4 黄晓雪;北京引种抗寒棕榈的抗寒性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葛亚英;两种苦苣苔科花卉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及耐寒生理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郭子武;设施油桃低温胁迫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7 杨捷;天目琼花和花叶锦带抗寒生理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韩雪平;枇杷抗寒株系鉴定及其RAPD和ISSR标记[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9 刘千玲;香榧光合及抗寒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10 李凯;7个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评价[D];石河子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赵红霞;十余年“精耕”乔木型锦带花[N];中国花卉报;2016年 2 河北省衡水市园林管理局 张荣梅;锦带花移植管理技术[N];中国花卉报;2013年 3 记者 伏怡 王薇;清除“私家菜园” 补栽“四季锦带”[N];鞍山日报;2010年

相关知识

朱顶红及孤挺花属植物抗寒性初步研究
以相对电导率研究菊花舌状花抗寒性遗传变异及其分子标记
花卉抗寒性研究
低温胁迫对早春开花植物花器官抗寒性及花色的影响
东北地区牡丹生态适应性及抗寒性研究
水团花不同种源抗寒性比较研究
锦带花的试管花
低温胁迫下6种木兰科植物的生理响应及抗寒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花卉抗寒性研究方法和测定指标概述
干旱荒漠区9个杏品种的花器官冻害生理生化分析

网址: 三个锦带花栽培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的测定及其抗寒性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5469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天气渐渐变冷,就养这三种耐寒花,
下一篇: 济南:更换时令花卉 扮靓冬日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