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玛纳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现状综述 新疆玛纳斯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现代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桥头堡,更是自古以来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之地。玛纳斯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哈萨克族、回族、汉族、维吾尔族等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各具特色,长期共存,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构成了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远流长、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千百年来,生息繁衍在玛纳斯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勤劳智慧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故事、歌谣、长诗、谚语、杂话等,均为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品。这些口头文学,真实地记录了各族人民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经历和高度概括了人民群众对生活哲理、人伦道德、生产知识的体会和见解。玛纳斯人民借助它来表现自身的喜怒哀乐,借助它来陶冶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情操,借助它来滋补着本地区各种文艺的发展。这些口头文学,不仅语言生动朴实,教育意义深刻,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因此,才得以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一、民间文学类 玛纳斯县民间文学十分丰富,除了反映该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各项事业辉煌成绩发展变化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外,下属乡镇也各有千秋。如塔西河乡的哈萨克歌谣“黑萨”;六户地镇、北五岔镇的方言;凉州户镇的回族民间故事;玛纳斯镇的谚语、杂话等。这些民间文学的形成与流传,虽然时间长短不一和数量多少不同,但在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民间杂话是玛纳斯县民间文学的一大特色,而且经久不衰,廣为流传。原退休干部王劲盔、马德明便是“新疆杂话”的传承人之一。他们主要从事创作和导演,除创作小品、快板和辅导新疆秧歌的编、导、表演外,把自己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新疆杂话”的搜集、整理并把许多杂话段子搬上了县、镇、村和群众家里的舞台。他们创作并表演的杂话段子通俗易懂,地方方言厚重,幽默风趣;让人们在捧腹大笑后体验到了其中的快乐并学到了知识。他们的代表作有《二里娃的婚事》、《两个婆姨谝丈夫》、《喜事风波》。 二、民间音乐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音乐类,是指由各民族人民所创造的、流传在民间的、未经专业音乐工作者加工的各种原生态的音乐品种。既包含诸如声音、器物等有形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传承人的审美观、实践观、价值观等无形的精神因素。根据这一定义,玛纳斯的民间音乐也是多姿多彩的。如广泛流传在凉州户镇部分村回族、汉族群众中的玛纳斯“花儿”;流传在哈萨克族聚居处的冬不拉弹唱;流传在兰州湾镇维吾尔族那孜库姆音乐、鼓乐;流传在塔西河乡一带,流传在凉州户、包家店黑梁湾村等地的伊斯兰教宗教音乐等。在这里,举一例简要阐述玛纳斯的新疆“花儿”,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是一个回族聚居较为集中的一个乡镇,素有“花儿”之乡美称。每年都举行“花儿”演唱会,且盛况空前,经久不衰,影响深远。特别是该镇的庄浪户村被誉为“花儿之村”。 回族“花儿”歌词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言词含蓄风趣,形象鲜明生动,韵味婉转悠长。据考证,“花儿”源于我国古代民歌集《诗经》。《诗经》亦称《葩经》。葩者,花也,故《诗经》也称为《花经》。玛纳斯回族“花儿”分为传统“花儿”和新编“花儿”两大部分,共有二十多种曲调,亦称令。如牡丹令、莲花令、水红花儿令、河州令、脚户令、尕马儿令等等。传统“花儿”内容多为揭露、控诉、鞭挞旧社会罪恶或表达老百姓为抗争旧婚姻制度及男女之间真挚爱情的。“花儿”与其他民歌相比,较为独特,有自己内在的规律。一般四句为一小段,上句为九字,下句为八字,俗称“九八式”。有的“花儿”还有衬词,分上衬、下衬和双衬(即两担水)三种形式。 当前,民间老艺人大都年事已高,有的已相继辞世,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如果我们再不抓紧时机抢救民间民族文化艺术宝贵遗产,我们将遗憾终身,愧对祖先和子孙后代。在此,我们大声疾呼:“抢救民间民族文化艺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民间舞蹈类 民间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玛纳斯地区中的各民族中均有分布流传。如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劳动舞》、《白鹅舞》、《佳尔佳》、《黑走马》、《熊舞》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麦西来甫》、《赛乃姆》、《纳孜库姆》等;蒙古族民间舞蹈《沙吾尔登》、《顶碗舞》、《筛子舞》等;汉族的民间秧歌和回族宴席曲中的《踩点点》等舞蹈。 哈萨克族是最善于用舞蹈表现自我的民族。辽阔的大草原孕育了勤劳的哈萨克族人民,也赐予了哈萨克人如野马、雄鹰般豪放的性格。哈萨克人的一生都在歌舞中度过。舞蹈的动作比较简单,多取材于生活劳动和草原动物的动作,但跳起来才会领会其中的欢腾、豪放之情。舞蹈中有浓烈的草原气息,哈萨克族舞可分为便衣舞和扮装舞,又可分为单人舞和双人舞及多人舞。还有部分欢快活泼、风趣幽默、有
相关知识
《新疆花儿/中华文脉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编者:戴明忠)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
中国传统插花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花儿”传承现状及特点分析——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芳女士为例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利益平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现状研究——以张家川“花儿”为例
花儿为什么这样美 新疆立法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纪实
探究宁夏花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花儿”的保护、发展
“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花儿保护论坛”在兰召开
网址: 新疆玛纳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现状综述.doc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56388.html
上一篇: 保护文化遗产 守望精神家园:花儿 |
下一篇: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