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1.5分钟实现术中分子病理诊断 华山医院最新研究成果开启胶质瘤手术新时代

1.5分钟实现术中分子病理诊断 华山医院最新研究成果开启胶质瘤手术新时代

来源/东方IC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脑肿瘤之一,具有边界不清、毗邻功能区、放化疗不敏感等特点,手术切除困难,预后差。研究发现:2-3级胶质瘤患者中80%存在代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这类IDH突变胶质瘤好发于周边脑叶,年轻人常见,在最大限度肿瘤手术切除后,可显著提升生存率。因此,术中快速识别IDH突变,实现胶质瘤术中分子病理诊断对提升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经过前期积累及近五年研究,28日,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花玮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欧阳证教授团队、美国普渡大学格雷厄姆·库克斯教授团队及梅奥诊所阿尔弗雷多·基诺内斯-伊诺霍萨教授团队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完整的胶质瘤IDH突变术中诊断流程,并将全流程检测时间缩短至1.5分钟,为术中辅助外科医生快速明确肿瘤类型、平衡肿瘤切除率与神经功能保护、判断手术边界等提供依据;研究同时证实了质谱法在术中快速诊断中的作用,为未来各类外科手术创新变革带来可能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花玮教授团队利用质谱仪方法,通过检测IDH突变后产生的特殊小分子代谢物2-羟基戊二酸(2-HG),实现了IDH突变检测及术中应用。此后,团队坚持协作创新,提升术中快速检测的便携性与准确率。此次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清华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及梅奥诊所等四家中美顶尖研究和临床机构合作近5年完成,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梅奥诊所独立开展,是迄今已知规模最大的术中胶质瘤IDH突变检测临床研究。

图说:术中质谱分析流程示意图

研究过程中,中美团队携手合作、作为两个独立团队开展研究(不共享标本、数据):中方团队采用直接毛细管电喷雾便携质谱系统,美方团队采用电喷雾解吸电离质谱系统,均可完成代谢物快速准确检测、实现术中对分子分型的快速检测,其中中方团队采用的质谱已经做到了小型化,真正有可能做到即时检验。研究构建了完整的胶质瘤IDH突变术中诊断流程并将全流程检测时间压缩至1.5分钟;该研究还发现2-HG与谷氨酸比值诊断效能更佳,优于2-HG单一指标;研究在260位胶质瘤病人的697例样品检测中实现了100%的IDH突变检测准确率,相较其他方法耗时极短,在手术室环境下诊断准确率依旧接近100%。术中分子病理精准诊断为相关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举报我要爆料联系电话:962555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知识

长阳人民医院:病理诊断数智化 群众就医更便捷
数字病理 + 人工智能,推动精准诊断新发展
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
预见2024:《2024年中国病理诊断行业全景图谱》
让县域患者享受省级大医院专家诊疗—— 枣阳数智化病理服务提质扩面
新的手术方式来啦!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科普
三叉神经痛最新疗法需要花多少钱
新辅助免疫治疗对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王强教授解读一项回顾性研究
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与治疗
华山感染真菌大家谈:真菌病例多学科立体化解读

网址: 1.5分钟实现术中分子病理诊断 华山医院最新研究成果开启胶质瘤手术新时代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5716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武汉建起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基层
下一篇: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花类中药显微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