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解析了簕杜鹃的演化历史,揭示了甜菜碱合成通路参与基因的表达模式与簕杜鹃花色形成之间的关联性,为进一步研究簕杜鹃重要观赏性状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上。
簕杜鹃又名三角梅,具有重要的园艺、生态和经济价值,然而,簕杜鹃品种数量较少,多样性不丰富,远不能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为此,需要一个高质量簕杜鹃基因组为精准高效分子育种提供导向和理论基础。
该研究组装了簕杜鹃栽培种“巴特夫人”的基因组,基因组大小约5G,共有34条染色体,注释得到了86572个基因。研究进一步对簕杜鹃在内的九种石竹目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学分析,发现石竹目内部广泛存在远古基因流事件,导致了内部系统发育关系的紊乱。此外,研究进一步解析了石竹目下甜菜碱和花青素合成通路,发现花青素合成物种仍然保留有完整的甜菜碱合成通路,但是部分甜菜碱合成物种丢失了部分花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并且每个物种都具有各自独立的通路扩增途径。该研究为丰富簕杜鹃花色、提高其观赏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农科院南繁研究院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深圳市农业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项目支持。(通讯员 马昕怡)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hr/uhad124
相关知识
基因组所武志强课题组解析簕杜鹃的演化历史和花色密码
“接棒”老科学家 他破译植物演化历史“密码”
深入簕杜鹃科普:活动实践与探索经验分享
【新华社】科学家解析猴面包树属植物演化历史
科学家解析猴面包树属植物的演化历史
研究揭示禾本科植物早期演化历史
科学网—Nature Plants:柑橘驯化过程中花青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的演化
姹紫嫣红,广州满城盛放簕杜鹃
四季绽放的簕杜鹃
深圳簕杜鹃花开四季
网址: 研究解析簕杜鹃的演化历史和花色密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2629.html
上一篇: 簕杜鹃品种之中国丽人图片素材下载 |
下一篇: 江西:庐山植物园杜鹃花研究已达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