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临沂日报
兰山区半程镇团埠子村第一书记刘伟——
让百姓过上蜜桃般的甜美生活
□临报融媒记者 石明兴
杨 帆
成立合作社,抱团闯市场;改良新品种,做优“桃”文章;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以花为媒,发展乡村旅游;多措并举,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小日子越过越殷实。这就是市委办公室派驻兰山区半程镇团埠子村第一书记刘伟驻村后带来的可喜变化。
团埠子村现有耕地1200亩,其中820亩种植黄桃。桃树种植是村子的支柱产业,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长期以来,由于品种老化、管理粗放,致使桃子品质差、产量低,始终卖不上好价钱,村民的收入很低。刘伟驻村后,通过深入走访调研,结合村庄实际,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一起研究分析和外出学习,决定做强做优“土特产”,从桃树种植上寻找增收致富的路子。
成立合作社,抱团闯市场。该村的桃树都是各家各户分散种植,科学技术和管理措施用不上,靠天吃饭收入低,很多村民为了外出打工,把自己的桃园廉价租赁给别人,有的甚至撂荒。在反复研究讨论后,刘伟带领大家成立了蜜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领办、双重管理,核产定级、按级分红,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方式,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零散的果园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片区化作业。合作社成立后,得到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第一期吸收社员102户,整合果园500多亩。在合作社的管理下,统一剪枝、统一施肥,定期邀请农科院专家到果园指导,根据桃树不同生长时段和土壤、气温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管理方案。积极向水利部门申请,实施高标准农田滴灌和水肥一体化项目。去年底,合作社进行了第一次分红,单户最高分红9547元,亩均收益3500元,比2021年翻了一番。很多农户把桃园交给合作社后,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外出打工,实现了双增收。
改良新品种,做优“桃”文章。村民原有的黄桃品种,个头小、口感差、价格低。为此,他们多次到蒙阴、平邑等地学习,积极与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对接,聘请专家分批次嫁接“蟠桃-13”“沂蒙红”等优良品种,目前已嫁接改良新品种80多亩。同时,他们到有关部门申请注册“团埠蜜桃”商标,联系包装公司设计印制包装盒,与九州超市等大超市签订销售合同,实现桃子进城市、进超市,随着品质和品牌的提升,桃子的价格也提高了。
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为进一步增强村集体收入自我“造血”功能,刘伟带领大家招引明欣实业有限公司入村,投资2500多万元建设黄桃加工和冷藏保鲜项目,进行黄桃速冻保鲜和桃瓣加工;又与临沂奇伟罐头食品厂、玉泉食品罐头厂等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桃子的附加值。同时,该项目还进行网红食品加工,进行网上销售,该项目可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村集体年增收20多万元。
以花为媒,发展乡村旅游。以团埠子村为中心,周围十几个村庄共种植桃树1万多亩,每年三四月份,桃花漫山遍野,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赏花。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以花为媒,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团埠子村已成功创建省级景区化村庄,累计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为村集体增收10万多元。
刘伟向记者介绍,他们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举办桃花节。今年4月初,成功举办首届团埠子桃花节,期间接待游客1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万多元。建设西海岸帐篷露营基地。与土红宝绿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采取“支部领办合作社+合伙人+农户”模式,村建企管,所得的利润由村集体和企业按照6:4分成。建设30亩蜜桃采摘园。采取“桃树认领+云管护”模式,通过网上认领、管护,现场采摘等多种方式,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获得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庥豆蜜桃,为您开启甜美新体验
深州蜜桃的成熟季节(探寻蜜桃的生长周期)
如何过上更环保的绿色生活?快来了解这些绿色生活知识!
蜜桃玫瑰(探究蜜桃玫瑰的寓意与文化传承)
种花养生,让生活如花般绚烂
蜜桃多肉怎么养 蜜桃多肉的养殖方法
如何养出健康的蜜桃格林?(蜜桃格林养护技巧与方法)
张馨予被赞“花艺博主”,暴露居住环境,终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
多肉植物蜜桃牡丹(多肉蜜桃的养育方法)
安丘蜜桃
网址: 让百姓过上蜜桃般的甜美生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3110.html
上一篇: 盆栽杜鹃花怎么养? |
下一篇: 最新李子的深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