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是个‘好’地方,打桶水来半桶浆,白米煮成红米饭,白衣洗成红衣裳。”一首民谣传递出昔日海子村喀斯特地貌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过去,海子村村民喝水得看老天“脸色”,由于地表水稀缺,烤烟、核桃、蔬菜、养殖等适宜当地发展的产业亦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
自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定点帮扶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以来,先后选派了5批驻村工作队到杨柳井乡海子村、石笋村开展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沉下心思、俯下身子,以“村里人”做“村里事”,用心用情办好办实一桩桩为民利民实事,十年如一日地孵化着这里的美丽蝶变。
“我们早些年喝的是地塘水,后面建成了小水窖,但还是经常出现缺水的情况。驻村工作队来了之后,为我们海子片区修建了海子饮水坝塘,现在饮用的水源都是从坝塘引下来的清泉水,解决了我们老百姓饮水难题,发展产业也更方便了。”广南县杨柳井乡海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永华激动地说道。
面对海子村、石笋村基础设施薄弱、饮水困难、产业结构单一等难题,经驻村工作队多次实地考察、入户走访,提出了“强基础、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帮扶思路,围绕村情精准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就业、生态、教育等帮扶措施,共同突破建设难题。
“驻村工作重在‘驻心’,我们在村民需要的地方俯下身、沉下心,让为民办实事从口号转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这也是我们驻村工作队一直秉持的初心。”海子村驻村第一书记邓彪深有感触。截至目前,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及驻村工作队累计投入和协调帮扶资金3782.73万元,先后实施教育、卫生、饮水安全等项目23个,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事300余件(次)。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加大对挂联地区的教育帮扶力度,于2022年8月28日启动了“云航投‘展翼’助学”计划,对户口在海子、石笋两村的学生家庭,按照学历梯次标准进行资助,着力减轻当地学生家庭经济负担、鼓励青少年就学升学。目前累计资助了当地389名学生,其中考上985院校 5人、211院校9人,本科院校110人。
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驻村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引入帮扶资金150余万元,发展2000余亩蜂糖李产业;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修建机耕路14条,解决了17个村小组1840户2万余亩耕地利用问题;开展烤烟苗种植培训,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种植烤烟;引进云南雨初晴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仙人掌种植基地,推广种植仙人掌1000余亩,让群众就地就近实现增收。
“为进一步拓宽海子腊猪脚销售渠道,我们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村集体农产品加工’项目,以市场化的方式,培植壮大了海子腊猪脚产业,增加了群众收入”。海子村驻村第一书记邓彪介绍。海子村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20年的11400元增加到了2023年的19909元。
此外,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依托机场的窗口推介效应,整合优势广告资源,每年为广南县提供系统的旅游产业宣传,在昆明长水机场设置了灯箱、广告看板等宣传推介设施,在机场出发区免费提供57.68平方米商铺供广南县扶贫特色产品展销使用。让海子农特产品插上“云”翅膀,实现产业孵化与集体经济发展的双赢。
如今,海子、石笋村宽敞平坦的水泥主干道直达村中,漂亮的活动场所、小景观等数不胜数,昔日脏、乱、差的村寨在悄然蝶变,一排排房屋整齐有序、一张张笑脸幸福温馨,成为了环境优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岑桦
相关知识
扶贫驻村工作日记4篇
驻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工作队:助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 焕发“百年商埠”活力
云城区云城街道土门村建强“互助工作队”百日蝶变 乡村焕新
我的驻镇故事 |探索“稻
中山福彩王杰锋:投身乡村振兴帮扶 践行责任担当
孙吴兴南村花卉温室大棚助农增收
工作队邀请学校专家地头开“课”传授果树修剪技术
一心为民 助力乡村振兴——记四川省长宁县花滩镇宁春村驻村第一书记彭小兰
安龙县打凼村:优秀文化传承催生文明乡风 共建共享绽放民族团结花
养花致富好营生 四季花开清水村
网址: 云航投广南驻村工作队:当好“村里人”办好“村里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6143.html
上一篇: 奔丧被阻,校园管理不能太无情 |
下一篇: 校园花开作文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