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李相夷从和尚房里走出时,便早已看开闻道,成为了莲花。他看着墙上的禅语,“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说:“你这禅语,好得很,了悟了。”
“原来我早已忘记江湖,早已不需要什么天下第一,万人景仰。我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一只狗。这样的人生,还有何求?” 这十年来他的日子,种菜、喝茶、做饭,心清净。拉着莲花楼四处安家,看遍众生百态,普普红尘。他说,“那高处我去过,没意思。” 他早已放下了江湖名望,昔日胸怀大志、习武立于江湖之巅的那鲜衣怒马的大侠,变为整日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江湖游医,他看清了这江湖并非有李相夷才可太平。他还放下了刻骨情爱的遗憾,大爱不爱。他真心祝福阿娩寻得众生可托付之人,紫衿比他更懂陪伴。可他并未完全了悟,心中总有执念,一是怨恨李相夷当年的傲慢自大,而导致四顾门五十八门徒葬身东海,二是找到他师兄单孤刀的尸首,入土为安。
前半生,他习武,是一腔热血,为江湖名利而来的荣耀与执念。后半生,他做饭,是回归朴实自然的活在当下。二者皆修道,于他,一个渡人,一个渡己,一个拿起,一个放下。最后他将相夷太剑剑法交与方小宝时,称这武林秘籍为多年积累的菜谱,看似二者不是一物,实则是这同一的精神之道。他叫方小宝给他做些饭来,意思是将这“道”传承给小宝,叫他好好传承下去。他可死,精神不可断。就像笛飞声说的,“李相夷是死了,他的剑未死。横扫天下容易,断相夷太剑不易。”李莲花甚至在绝笔信中。叫方小宝替李相夷,赴笛飞声十年东海大战之约。
“如今我的时日已不多了,所以更要在死前,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 李莲花自始至终,都明白自己时日不多,时间之紧迫,需尽快完成未了却的遗憾,守着自己的中轴线,不会被他人的节奏左右。但他从来都是向死的,无论身边人怎么想方设法地救活他,他也从没想过活过。若是真真正正的悟道之人,做完了此生想要做的事,是不会在意何时死去的。可在今日,可在明日,亦可在十年后。就像李莲花说,从前那样很好,现在这样也很好,他甚至认为死后也会很好。
他李相夷,虽不再天下第一,当了十年的李莲花,但仍不忘天下江湖之太平,比十年前的李相夷更合适的,是当朝皇帝,而这皇帝恰巧是明君。国不可一日无主,但没了他李莲花可以。因此他把忘川花赠予皇帝,替死去的李相夷统天下之太平。他认为,“当今圣上,仁爱宽和,体恤百姓,是个好皇帝。如今这个盛世,河清海晏。又有谁比现在这个人,更适合做皇帝呢?” 如同把菜谱赠予给方小宝,他把这生命之花赠予皇帝,把大道传承下去,延续这太平盛世。
李莲花本能作为李莲花,悄无声息地病死,虽死,却还是他安乐的生活方式。但就如同和尚所说,“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发生了太多事,他李莲花不得不穿回红衣,最后一次做回李相夷。浪潮将他的命数推至此,他李莲花能奈何?实则,再次做回李相夷,反倒是破掉了他这十年修行中那怎么也破不掉的执念。回到过去,看清真相,真正地了悟放下,完成他生命的最后一程,才得空性圆满。和尚敲木鱼时,突然睁眼的那一刻,便是看到了李莲花最后的命数。接着镜头一推到了佛祖的笑颜,代表了李莲花终将证得圆满莲花身,处处盛开。太阳落山,月亮上空,李莲花吐血晕倒在莲花楼外。他那日断少师,跳悬崖时,也是这般,如同莲花般粉红的落日余晖。在生命的最后几日,他渡己渡人,宽恕救下云彼丘,劝诫紫衿回头,甚至以慈悲之心还小鸟生命,任它高飞。从前,李相夷被自己骄傲的影子蒙蔽双眼,看不见真相,忽略了爱人的疲惫,看不清师兄的真面目,看不到四顾门长期积压的不满,更别提路边的花草,最后却得分手信和师兄遗骸,无力挽回。现在,李莲花十年修行,看到了真相,接受了真相,放下了真相。他虽因中毒眼睛不好,却心里清净的,连躺在石缝里的小鸟,都能清晰的看到。他给小鸟生命,却结束自己的生命,生死轮回,他早已觉得自己的命与小鸟的命无异了。他李莲花,此生真的清净无憾了。
忘川花名为忘川,乃是忘了那江河湖海之生命本源,但李莲花不愿忘记。莲花,从水里生,在水里落。李相夷变为李莲花,是在十年前东海大战后从海里出生的。在短暂地变回李相夷解救云彼丘后,他在生命最后又一跃,入江河,变回了清净自在的李莲花。生命的起承转合,不过是在这生生世世之间,无数次地,挑个自己喜欢的结局罢了。
“客官,你去哪儿啊?”
“去哪,我想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倒也是个不错的结局。”
李莲花对少师剑,总有不一样的情愫。他在断剑之前,抚摸着少师剑说,“让你杀我总是不宜的。”
他还说“我此生有负许多,但最对不起的,就是这把少师剑了。如今少师已断,这个世上,再无李相夷,也没有相夷太剑了。” 他从前执着的是这把剑本身,现在自断了剑,乃是决心彻底结束自己的生命。“沉疴难起,剑断人亡。”这少师,传承的是狭义之道,因此道不可杀人。相夷太剑没了,但侠骨常在,剑只不过是器具。他李莲花看透了的人生,有没有这具皮囊,有没有这把少师剑,都已无所谓了,生与死又何必执着呢?《五经·学记》里说“大道不器”,意思是大道在心中,何必在意有无这器具的承载。就如同李莲花在禅房了悟的那句,“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是一样的道理。
“江山多年,变化万千。去去重去去,来时是来时。” 不必拘泥,不必在意,该来的总会来,不该来的何必执着。这生命万千,万物生灵,缘起缘灭,花开见佛性;有缘,缘自来,无缘,挥挥衣袖便去了。无论来与否,这一滴水中的乾坤,自会生生不息的转动。
相关知识
当“莲花楼”走进现实,闽南古厝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莲花楼》电视剧全集免费在线观看
一叶莲(印度莲)花开4K延时
盛世莲开——中国文化中的莲荷意象
双生莲的花语和寓意(双生莲)
“花中君子”——莲为何能与梅兰竹菊齐名?品读莲文化的内涵
中国“莲文化”
赏莲四准则
莲花在佛教中的意义
【现代诗】花开无期,秋风送莲
网址: 心中处处莲花开,谈《莲花楼》中的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6598.html
上一篇: 你知道莲花与佛教的关系吗?普及一 |
下一篇: 莲花与佛教的因缘 — 大菩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