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整整11个月、600+小时读完圣经,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科学

花整整11个月、600+小时读完圣经,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科学

总共花了整整11个月,600+小时读完了全部圣经旧约和新约。其中旧约花了500+小时,新约则只花了100+小时。一方面因为新约篇幅确实比旧约少很多;另一方面,有了语言的基础以及旧约的知识储备,新约读起来顺畅多了。关于语言、版本的问题,在花500+小时读完一遍旧约,消除了神秘性,对上帝有了更多认识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再啰嗦了,主要说新约的感受。一、和旧约一样,新约也是著作的合集,一共二十七卷,可以理解为二十七本书。这二十多本书中,占篇幅最多的,是二十一封书信,包括基督徒保罗写给各个教会的书信,以及八封公函。通过这些书信,阐释了早期基督徒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除此之外就是福音书、使徒行传,以及启示录。其中福音书有四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分别是这四个耶稣的徒弟的传教内容,主要介绍耶稣生平,大体内容相似。新约的语言,除了保罗写的信中,长句和各种语法比较多,其他都还是比较好懂的。整体读完一遍圣经,感觉可以把NRSV版本圣经的部分篇章,拿来作为学生的英语阅读材料,有助于学习英语以及了解西方文化。如果让我选的话,旧约我会选择《创世纪》《约伯记》《箴言》《传道书》和《雅歌》,新约则只选择《马太福音》和《使徒行传》。对于了解圣经思想,传递的智慧,以及语言特色,读这么几卷也就足够了。二、新约是只有基督教才承认的经典,而说到基督教,总要说一下耶稣。不管中国人外国人,大都知道耶稣基督,Jesus Christ。耶稣是他的名字,Christ则是他的称号。所以耶稣基督的叫法,相当于是称呼「圣人孔丘」,孔丘是名字,圣人是称号。Jesus可能音译为约书亚比较好,是犹太人很常见的名字,除了耶稣之外,很多人都叫这名。但因为他的地位,所以只有基督才被音译为耶稣了。而基督的意思是受膏者或者弥赛亚,可以理解为「救世主」的意思。关于受膏者这个称谓,旧约里面好多人都是受膏者,祭司在献祭时也要涂膏,其实就是往身上抹雪花膏润肤霜。只不过他们认为这个润肤霜比较神圣,是上帝赐予的,所以称为受膏者。耶稣在历史上很可能确有其人,塔西陀在《编年史》中记录过他被处死的事情。然后他的弟子们将其神化,称其为救世主基督,就形成了基督教。如何理解耶稣呢?我感觉西方人对耶稣的情感,大概可以类似于中国人对孔子的情感。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好像更多的只是老师的身份,但实际上远不止如此。《朱子语类》里说,在邮亭梁间见「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句子,孔子地位远不是普通老师所能比的。耶稣其实也是个老师。《使徒行传》里的描述来看,耶稣的使徒们都是文盲,没上过什么学校,而全靠耶稣的教育,竟然也学习了旧约的内容,让乡亲们刮目相看。中国人别管是不是通读过四书五经,是不是认同儒家或者礼教,就算是不到十岁的孩子也能说一句《论语》里的有朋自远方来或者三人行必有我师。西方人别管是基督徒还是无神论者,也都能说一句Man shall not live by bread alone(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这是《马太福音》里的句子。如果你对一个传统中国人说,孔子在历史上大概率确有其人,这样的描述本身就有些冒犯,因为言外之意竟然怀疑孔子是否真实存在过,这简直就是数典忘祖,大逆不道——孔子是在各种历史、古籍中都有记录的人,他周游列国,著书立说,难道正史、经典会说谎吗!同样,如果你向一个基督徒质疑耶稣是否存在过,也一样是异端邪说,冒犯之极——耶稣是在福音书里有记录的,他在各地传教救人,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为人类赎罪,难道圣经福音书会说谎吗!如果读到对孔子真实性的质疑,你内心已经有些不爽,想要找话来反驳,或者嗤之以鼻不屑一驳,那就对了。因为这样的描述,确实就是在冒犯作为传统中国人对孔子的情感的。同样,我猜当我们以非基督徒的身份讨论耶稣,对基督徒们言语的冒犯感,也应该一样不亚于此吧。三、类似的还有释迦牟尼、苏格拉底。他们都是非常厉害的老师,有着非常厉害的徒子徒孙,打着他们的旗号,传递着伟大的思想和智慧。是的,其实核心不是他们本人如何,而是他们的徒弟徒孙,也就是信奉他们思想的人,把他们推崇到了神圣的位置上。更重要的是,那些信奉他们思想的人,同时掌握了现实世界中的权力,于是他们的神圣性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认知。从福音书和使徒行传的描述来看,在耶稣之前,犹太教应该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出现了很多基督教思想的「前体」,这也和释迦牟尼之前就有了各种佛教思想的前体是类似的。在耶稣之前,就已经有了施洗着约翰John the Baptist,耶稣就是在约翰这里接受的洗礼,入了教。但是当时还没有基督教,而还是属于犹太教的。新约和旧约,在时间上断档了几百年,这几百年,应该就是犹太教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相对稳定的延续,形成了固定的阶层地位,于是宗教内部可能出现了固化与腐败。此时的基督教即是对这种旧有宗教堕落的一种反映。不过,耶稣的逻辑不是要直接推翻犹太教,而是引用犹太教旧约中的内容,为自己背书;同时违反犹太教的某些教条或者仪式,从而在犹太教内部逐渐分化瓦解。既然如此,作为犹太教的主教们自然不能留着耶稣。所以,虽然看上去是罗马人判了耶稣死刑钉上十字架,但实际上抓住耶稣,强烈要求杀死他的,是犹太教的祭司和长老们。福音书中记录,罗马的巡抚彼拉多其实不想介入这种宗教内部的教派斗争,想要放了耶稣的,是犹太教众暴民的力量,强烈要求彼拉多执行了他们的意志,处死了耶稣。四、不过,基督教的兴起,主要还是在耶稣死后,也就是在他复活之后,靠耶稣的使徒极力推动的。这里需要说一下所谓的复活。其实这个复活很好理解,从新约大量的明示暗示来看,这里的复活不是指肉体上的起死回生,而是表达「永垂不朽」,永远活在人们心里。这样的想法我们并不陌生。中国的葬礼习俗,很多都是源于认为去世的人其实还活着,只是去了不同的世界,所以我们还是按照活人的各种方式来对待他,于是就有了各种葬礼仪式。基督教的复活也是同样,通过这种起死回生的说法,建立起一整套的全新世界,一个彼岸世界。所以,整个彼岸世界的体系,也就是这个复活的意义,就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然后更进一步,通过耶稣的「复活」,上帝的恩惠向全人类开放了。旧约中的God,只是犹太人的上帝,这个犹太人既有血缘上的意义,也有宗教上意义,比如需要行割礼,也就是男性割包皮。但是基督教就不需要了,只要能愿意相信耶稣,愿意受耶稣的洗,也就是皈依耶稣,那么你就是上帝的人了,你就得救了。本来犹太教认为,人类都是有原罪的,要定期献祭赎罪,旧约中规定了各种祭祀的礼仪。但是基督教就没那么麻烦了。他们也承认人类有原罪,但是耶稣把他自己献祭了,用他的血为信奉他的人赎罪了。所以,在基督教中皈依受洗不问出处,不管你有没有接受割礼,包皮还在不在,只要你相信耶稣,就永远的由他来为你赎罪了。复活和割礼,成为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核心争议点,基督教也因此从犹太教中分离出去了。五、不过,在教义的宣传上,基督教更多宣扬的则是三点,所谓的「信望爱」,faith hope and love。从新约的描述来看,对这三点的理解就是:信,不求证据;望,不求实现;爱,不求回报。比如,整一个约翰福音就是不断强调,你得相信,你得相信。图片 这里明确鼓励迷信——你不要去求验证,直接相信就完了。同样的,对于未来天国的希望,也不要求现实中有什么体现,你只要抱有希望就好了。这里的爱,也不是世俗之爱,而是对上帝的爱。然后延伸出来的,因为教徒都爱上帝,于是之间也就要互爱。但如果不是信徒,那么你就只是世俗之人,这样的人是不值得被爱的了。图片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信望爱,都是特指在信徒之间的。基督教中强调的信望爱,都是源于上帝的,对上帝的信仰、期望以及无条件的爱。六、这里也就带来问题,对待教内和教外不同的人,教义的态度是不同。对于教内的人,大家都是兄弟,都是上帝放牧的绵羊,所以大家之间应该相互友爱。以德报怨,打你左脸就把右脸也送过去,指的都是对教内的兄弟,不要有任何仇恨,应该尽可能友善和宽容。而对于教外的人,那就有所不同了。教外的人有分两类,路人(stranger)和敌基督者。这里的路人,就是表示中立,或者对上帝和基督不了解的人,他们不信仰基督,但也不明确反对。基督教要求对路人的态度,是视其为朋友,尽可能为他们的旅途提供帮助。而敌基督者,则是明确反对基督的人,那么他们就是魔鬼(evil),是撒旦,属于非我族类,而不视其为人了。那么对待魔鬼的态度,就是要毫不怜悯的铲除掉。这里的敌基督者,不只是无神论者,包括不承认复活以及坚持要求割礼的犹太教徒,也同样被认为是魔鬼,需要被铲除。所以,你可以同时在基督教中看到教徒之间的宽容,以及对异端者对残暴。七、到这里,关于新约文本的理解说的差不多了。最后,再说一下阅读圣经总体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通过对犹太教、基督教的了解,我更深刻的理解了科学。人类认知总是需要有对照才能更好的理解:没见过矮的就不知道什么是高,没碰过软的就不知道什么是硬,没尝过苦的就不知道什么是甜。所以,学习外语可以让自己更好的认知和理解自己的母语,学习宗教可以更深刻的感知和理解科学。图片 这里可以看出来,宗教要求对上帝的信仰,是一种盲目的相信,认为上帝的诫命就都应该遵守。但如果把科学只是理解为所谓的「科学理论」或者「科学结论」,那么无论你坚持的是F=ma,还是E=mc^2,还是DNA的双螺旋结构,还是什么其他宣称的科学理论,又和那些宗教教义有何区别呢?就完全可以用「科学」代替这里的「神」,用「科学理论」代替这里的「诫命」,因为某某理论是科学的,所以我们就要相信,就要照做,因为这理论是科学,科学产生的理论就可以帮我们胜过全世界,就是我们的信心。同样的,没人亲眼看到过原子光子,我们只是从物理实验的间接验证,「见证」了那些公式,就像新约中「见证」上帝的神迹一样,从而「相信」那些量子的存在。所以,如果仅仅因为这样的证明,就要去「信仰」那些科学理论的话,那就把科学变成了宗教,也就走向了科学的反面,成为反科学的了。因为就在一百多年前,近代科学蓬勃发展时,科学家们还相信燃素、以太这样的存在。如果科学家们真的像宗教一样坚定笃信那些科学理论的话,也就不会有今天新的科学理论了。就像前面说的,基督教是在犹太教固化教条出现问题之后,产生的一次「宗教革命」。同样,基督教扩张稳定数百年之后,也变得固化堕落,产生了文艺复兴。那时候基督教对新的异端的迫害,丝毫不亚于当年犹太教对基督教徒的迫害。但是,如果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现代科学,那么我不希望它又成为了新的宗教。因为一旦出现「科学教」,那么在经历几百年的巩固发展之后,也会固化堕落,到那时应该又有新的宗教出现了。而如果「科学教」只是这样的一种货色,那么它就丝毫无法体现人类智慧的进步,也就实在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了。所以,这个世界不需要「科学教」,需要的是科学精神。所谓科学理论,不过是暂时性的解决某些问题比较有帮助的方法,但不配成为信仰。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接受不断的检验和挑战,证明自己的正当性,而不能成为无需证明即可相信的教条。而我所坚信、期待的是,任何现在的所谓科学理论,都必将被新的理论推翻,证明其局限性和错误性,从而带来新的科学范式的革命,就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所提到的那样。这或许就是我在读完圣经之后,对科学的信望爱吧!

相关知识

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
花卉圣经
国外魔鬼花切大赛,比了整整8个月!Tobias还拿了冠军?
我最喜欢的书刊
圣经爱情经典语录
花卉圣经【全本
这几位绝对是被科学耽误的画家
科学网—一口气读完进化论百年论争史
我花了17520个小时拍摄记录了27种花开瞬间
花卉圣经(大本精装)

网址: 花整整11个月、600+小时读完圣经,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科学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712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11月24日生日花语:腐肉花
下一篇: 教会礼仪中的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