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七夕节的临近,好多商家都开始做起了七夕的活动。那么,情侣们可准备好为商家的中式情人节掏腰包了么?人们过七夕的时候吃饭,约会送花,手牵着手去西餐厅吃牛排去中餐厅喝咖啡,花样层出不穷,非常的浪漫,那么对于七夕节的起源又有多少人真的了解呢?
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关于“牛郎织女”的天文星空区域所对应地面上的具体地域分野,收录于《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婺女星后来演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是她的诞辰。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古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汉书·天文志》:“牵牛,日、月、五星所从起,历数之元,三正之始。”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在这些“重日”中,不难看出古人对数字的崇拜。并且“七”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在民间表现为时间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结。
汉代是各地风俗习惯传播融合时期,七姐诞乞巧习俗的文字记载始见于汉代著作。西汉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的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现存文献中关于七姐诞的乞巧习俗最早记载,于是人们根据《西京杂记》的记载,认为七夕习俗起源于汉代。不过从历史文献以及结合古俗遗迹来看,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对“牵牛婺女”自然天象崇拜以及祭祀祈福等节俗在汉代之前就有了,“乞巧”是“七姐诞”诸习俗之一。
“七七'是生命周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周易·复卦》:'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这个数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应该是结束中的诞生。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节是女子的专属节日。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因被赋予了与爱情有关的内涵,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非常具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相关知识
探索插花艺术的前世今生
前世的花瓣雨今生的泪
梅花的前世今生
这3个节日才是属于我们的情人节,而不是2月14日舶来品节日
古代七夕送什么花 七夕节开什么花【接亲网】
牵牛花的前世今生
花的前世今生
“七夕节”:从“女儿节”到“中国情人节”
【科研知识】葫芦科的前世今生
以生物进化思想探究植物智慧——“花的前世今生”微课教案
网址: 古代专属于女子的节日,七夕节的前世今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7563.html
上一篇: 告别被虐情人节!专属绅士的2月1 |
下一篇: 女人专属节日:三八节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