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卉栽培与环境(温度光照)

花卉栽培与环境(温度光照)

1、花卉栽培 与环境的关系花卉的生长发育除受遗传因素影响以外,是在各种必要的外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完成,花卉栽培的关键技术也就是掌握其生态习性,并满足它们的要求,达到应用的目的。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六因子温度(地温和气温)光照(光强、光周期和光质)水分(空气湿度、土壤水分)土壤营养空气每个因子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花卉与温度1. 温度三基点温度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2. 不同花卉种类要求不同(1)原产热带的花卉:生长的基点温度较高,一般在18度开始生长。如:王莲的种子,需在3035度的水温下才能发芽生长。(2)原产亚热带的花卉:生长的基点温度居中,一般在1516度开始生长。(3)原产

2、温带的花卉:生长基点温度较低,一般10度开始生长。芍药在北京冬季零下10度下,地下部分可以越冬,次春10度萌发.一、依据耐寒力的大小,可将花卉分成三类1. 耐寒性花卉:原产于温带及寒带,在我国寒冷地区能露地越冬。能耐0度以上,部分能忍受-5-10的低温。2. 半耐寒性花卉:指原产于温带较暖处,其耐寒力稍差,一般能忍受0左右的低温。3. 不耐寒性花卉:不能忍受0度以下的温度,否则停止生长或死亡。部分种类甚至不能忍受5以下的温度。大丽花二、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昼与夜之间交替的反应称光周期现象。相应的温度交替反应是温周期现象。昼夜温差较大、利于花卉的生长发育。积累的有机物质更多。举例:早穿皮袄午穿纱,晚

3、抱火炉吃西瓜白昼有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夜晚低温呼吸作用减弱。消耗少,积累多。一定范围内,昼夜温差越大,生物产量越高。三、温度与花芽分化1. 低温春化(冬季分化类型) 春化作用:有些植物必须经过一个低温诱导阶段,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的现象。哪些花卉?秋播花卉(金盏菊,虞美人,羽衣甘蓝等)2. 高温春化(夏秋分化类型)20或更高温度下通过春化阶段进行花芽分化。哪些花卉? 如木本花卉(牡丹、梅花、榆叶梅)和球根类花卉(1)有的花卉随温度的升高和光强的减弱,花色变浅。如:落地生根属、蟹爪兰属。月季的花色在低温下呈浓红色,在高温下呈白色。(2)有的花卉随温度的升高而花色变深。如:矮牵牛在3035

4、度开花时、花瓣呈蓝或紫色,在15度下时开化时呈白色,在上述两者之间的温度下,就呈篮和白的复色花。蓝色和白色的比例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变化近于3035度时,蓝色部分增多。四、温度与花色五、温度调节1. 对高温: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蒸腾作用。采用通风、遮荫和喷水的方法,使植物体降温。叶面喷水,可降温67度。2. 低温时可利用温室中太阳的辐射和人工加温的方法提高。灌溉、松土、地面铺草、设置荫棚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电气化、特别是电脑在温室中的应用,形成了温室环境,其温度、湿度、阳光、水份、空气等环境条件全靠电脑自动化控制。15花卉与光照 光是花卉进行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之一,有光,植物才能

5、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花卉的生长才更健壮。而且C/N高,有利于花芽分化和开花,因此多数花卉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花繁叶茂。光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周期、光质。一、光照强度(单位面积上接受可见光的能量:lx)对花卉的影响1光照强度的变化:(1)与海拔有关:光照强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弱,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强。(2)一年中:夏季光照最强(中午10万lx ),冬季最弱(2-5万lx)。阴雨天为晴天的20-25%,液泡进行光合作用的起始光强3000-5000 lx ,正常情况下需要2万lx左右。(3)一天中:中午最强,早晚最弱。2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1)影响光合作用;(2

6、)引起植株形态解剖上的变化:如叶片的大小、厚薄、茎的粗细、节间的长短,叶肉结构和花色淡浓。(3)光照过强(夏季的光照一半就够了):会使植物同化作用减缓。(4)光照不足(如冬季温室内):同化作用和蒸腾作用减弱,植株徒长,节间延长,花色及花的香气不足,分蘖力减小,易感染病虫害。一般植物的最适需光量大约为全日照的5070,多数植物在50以下的光照时生长不良。(5)影响花卉的开花期:半支莲、酢浆草必须在强光下开花,紫茉莉、晚香玉在傍晚时开花,昙花在夜间开花,牵牛在每日的早晨开花,多数花卉晨开夜闭。(6)光强影响花色:影响花青素的形成影响糖的积累,影响红色发育。3. 不同花卉种类对光强的要求:阳性花卉:

7、完全的光照下生长,不能忍受蔽荫。如:多数露地12生花卉及宿根花卉、仙人掌科、景天科和番杏科等多浆植物。阴性花卉:适度荫蔽下生长良好,生长期间要求有5080蔽荫度的环境条件。 如;蕨类植物、兰科植物、苦苣苔科、凤梨科、姜科、天南星科、秋海棠科等植物,许多观叶植物。中性花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一般喜欢阳光充足,但在微荫下生长也良好。如:耧斗菜、 萱草、桔梗、白及等。二、光周期对植物的影响植物通过光周期的类型:1、长日照植物:这类植物要求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一定能够的时数(临界日长),才能正常形成花芽而开花,或开花数较多 。否则在较短的日照下,便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如二年生花卉需要长日照

8、,才能开花。在春天长日照下迅速开花。如瓜叶菊、紫罗兰、金鱼草、天竺葵。早春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如锥花福禄考、唐菖蒲、令箭荷花、大岩桐,在春季长日照下开花。如果发育期不提供长日条件,就不开花或延迟开花。日照越长,开花越早,日照过短,则延迟开花或不开花。 2、短日照植物:在 24小时的光周期中,日照长度 必须短于一定能够的时数(临界日长),才能正常形成花芽而开花,或开花数较多;而在较长的光照下便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如一年生花卉春天播种发芽后,在长日照下生长茎、叶,在秋天短日照下开花。秋天开花的多年生花卉多是短日照植物,如菊花、蟹爪兰、一品红在短日照下才能开花。 如果发育期不提供短日条件,就不开花或延迟

9、开花。日照越短,开花越早,日照过长,则延迟开花或不开花。 3、日中性植物:成花与否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当营养达到一定阶段后,只要其他条件适合,就可以开花。大丽花、香石竹、非洲菊、月季、扶桑、非洲紫罗兰另外,光周期也影响营养繁殖和块根和块茎的形成:有的种类在长日照下才能进行营养繁殖,如虎耳草的匍匐茎的发育、落地生根叶缘上的幼小植物体、禾本科植物的分蘖。 短日照促进某些植物块根和块茎的形成和生长如菊芋、大丽花、秋海棠。三、光质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太阳光中对花卉影响最大的是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三部分。可见光是花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成,叶绿素吸收最多的为红橙光和蓝紫光。紫外线能使植物体内某些生长激素的形成受到抑制,从而抑制茎的伸长,还可促进花青素的形成,直接影响花和果实的色彩。红外线能促进茎的伸长和种子的萌发。它是一种热源线,被地面吸收变为热量,并提供花卉所需热量。四、光照的调节 长日、短日采用人工补光或遮光使花卉在非自然花期开花,这一方法在花卉生产上用于催延花期,现已被广泛应用。 光照强度:可以通过不同种类光源的选择来完成,也可通过加光或遮光即调整光源分布的密度的方法来实现。 光周期:延长光照时间,一般好操作,用加光或夜间光闪断方法;缩短光照较难控制, 因此,在生产上

相关知识

花卉栽培与环境(温度、光照)
花卉栽培与环境(温度光照)ppt
花卉栽培与环境(温度、光照).ppt
花卉栽培与环境(温度光照)ppt.ppt免费全文阅读
温度光照与花卉
温度光照与花卉.ppt
温度光照与花卉创新.ppt
花卉栽培与环境
《花卉栽培与环境》课件
花卉栽培与环境(46页)

网址: 花卉栽培与环境(温度光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838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光照长度对花卉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
下一篇: 60种花卉生长习性及用途.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