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作物物病病⾍⾍害害防防治治测测试试题题附附答答案案完完整整版版
第⼀章昆⾍基础知识测试题
⼀、名词解释(每题2,共10)
1.变态
2.补充营养
3.世代
4.年⽣活史
5.趋性
⼆、填空题(每题0.5,共20)
1.昆⾍的体躯为()、()、()三部,其中()着⽣有三对⾜,两对翅。
2.蝗⾍的触⾓属于(),蜻蜓属于(),⾷蚜蝇属于(),象甲属于(),⾦龟甲属于(),眼蝶属于(),⽩蚁属于()。
3.蝉的⼝器属于();菜粉蝶成⾍的⼝器是(),幼⾍的⼝器属于();家蝇成⾍的⼝器属于();蜜蜂成⾍的⼝器属于
();蓟马的⼝器属于()。
4.叶甲的⾜属于(),蝼蛄的前⾜属于(),蟋蟀的后⾜属于(),螳螂的前⾜属于(),龙虱的后⾜属于()。
5.步甲的前翅为()翅,⼤蚊的后翅为(),姬蜂的翅为(),弄蝶的翅为(),猎蝽的前翅为()。
6.昆⾍的体壁由()、()、()三部构成。
7.昆⾍常见的⽣殖⽅式有()、()、()、()四种。
8.瓢甲幼⾍为()型,斑潜蝇的幼⾍为()型,叶蜂的幼⾍为()型。
9.按照取⾷范围不同,昆⾍的⾷性可为()、()、()三类。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共10)
1.下列有害⽣物属于昆⾍的是()。
A.⿏类B.螨类C.蛾类D.线⾍类
2.某种昆⾍的幼⾍脱⽪三次应为()幼⾍。
A.⼆龄B.三龄C.四龄D.五龄
3.介壳⾍雄⾍有翅,雌⾍⽆翅的现象叫()。
A.多型现象B.性⼆型现象C.⽻化D.拟态
4.引起昆⾍滞育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B.⾷料C.光周期D.湿度
5.昆⾍世代的起始⾍态是()。
A.卵B.幼⾍C.成⾍D.蛹
6.应⽤糖、酒、醋毒液诱杀害⾍是利⽤了害⾍的()。
A.趋化性B.趋⾊性C.趋光性D.趋温性
7.虎甲⾷性为()。
A.植⾷性B.⾁⾷性C.腐⾷性D.杂⾷性
8.在下列动物中,属于天敌昆⾍的是()。
A.青蛙B.蜘蛛C.叶蝉D.草蛉
9.植物受害⾍为害以后,由于本⾝的强⼤补偿能⼒造成损失很⼩的特性叫()。
A.抗⾍性B.抗⽣性C.耐害性D.避害性
10.在下列害⾍的成⾍中,不为害植物的是()。
A.⼆化螟B.天⽜C.蝗⾍D.蚜⾍
四、判断题(每题1,共10)
1.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昆⾍的⽣长发育速度随温度的升⾼⽽加快。()2.昆⾍复眼的作⽤是辩光线的强弱和⽅向。
()
3.光主要影响昆⾍的活动和⾏为。()
4.产卵器发达的昆⾍⼀般产卵于动、植物体表⾯。()
5.飞虱后⾜胫节有两排刺。()
6.有效积温法则可⽤于预测害⾍的发⽣期。()
7.末龄幼⾍脱去最后1次⽪变为蛹的现象称为孵化。()
8.蝽象的头式为前⼝式。()
9.蛾类昆⾍的蛹为被蛹。()
10.⼈⼯震落捕杀害⾍是利⽤昆⾍的假死性。()
五、简答题(每题5,共20)
1.了解昆⾍体壁的构造和特性有什么作⽤?
2.昆⾍的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类型有何主要区别?
3.在⾃然界怎样正确识别蝶类和蛾类昆⾍?
4.⼈类的农业⽣产活动因素对昆⾍有哪些影响?
六、论述题(每题15,共30)
1.试述农业害⾍咀嚼式和刺吸式⼝器的构造、为害特点及其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2.药剂防治农业害⾍幼⾍的关键时期是什么?为什么?
第⼀章昆⾍基础知识测试题答案
⼀、名词解释(每个2,共10)
1.昆⾍从卵到成⾍阶段要经过⼀系列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和⽣活习性变化的现象称为变态。
2.⼤多数昆⾍⽻化后,性器官尚未发育成熟,需要通过取⾷以满⾜性器官发育的营养称为补充营养。
3.昆⾍⾃卵或幼⾍离开母体到成⾍性成熟为⽌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世代。
4.昆⾍由当年越冬⾍态开始活动起,到第⼆年越冬结束为⽌的发育过程,称为年⽣活史。
5.昆⾍对外界刺激产⽣的定向反应称为趋性。
⼆、填空题(每空0.5,共20)
1.头部、胸部、腹部,胸部。
2.丝状,刚⽑状,具芒状,膝状,鳃叶状,球杆状,串珠状,⽻⽑状。
3.刺吸式;虹吸式,咀嚼式;舐吸式;嚼吸式;锉吸式。
4.步⾏⾜,开掘⾜,跳跃⾜,捕捉⾜,游泳⾜。
5.鞘翅,平衡棒,膜翅,鳞翅,半鞘翅。
6.表⽪层、⽪细胞层、底膜。
7.两性⽣殖、孤雌⽣殖、多胚⽣殖、卵胎⽣殖。
8.寡⾜型,⽆⾜型,多⾜型。
9.单⾷性、寡⾷性、多⾷性。
相关知识
植物基础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防治系统
猕猴桃病虫害防治完整版
(完整版)《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练习修水植物保护技术之棉花病虫害防治测试题.doc
植物保护技术之棉花病虫害防治测试题.doc
花卉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课件
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docx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4版100分完整版 – 中国大学MOOC答案
网址: 作物病虫害防治测试题附答案完整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9769.html
上一篇: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pdf |
下一篇: 龙眼控梢促花保果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