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鉴赏篇,金沙牡丹各年开品

鉴赏篇,金沙牡丹各年开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会理“金沙树菊”和“金沙牡丹”

的第一培育者功莫大焉

四川省会理县兰花协会会长 刘 世 渡

2012年6月16日,是会理县兰花协会成立二十周年的纪念日,“会理兰花”珍稀品种的发掘、选种、培育和登录注册,已经在中国兰界确立了不容置疑的地位和影响,会理几代爱兰人士为“会理兰花”留芳中国兰花栽培史的理想已经成为现实。《会理县志》(1986年—2005年版)在第二篇《自然资源》;第七章《野生资源、动物、矿产资源》;第四节《会理兰花》,详细地记述了会理野生兰花的发现、发掘、选种、培育和获奖。

会理,作为一个具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古城,赏兰、养兰之风气历来有之,而于今朝更盛。这首先得力于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也得力于会理兰花丰富而珍稀的野生资源,也得力于辛勤开发会理兰花资源和精心培育会理兰花种源的艺兰爱好者,也离不开全国各地的兰花专家和学者对会理兰花的关注与厚爱。如果说,我曾经编著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会理兰花》而被中国兰界知名,又因为撰写《会理野生莲瓣兰“金沙树菊”的发掘与鉴赏》而被中国兰界乃至文化界认同。而有一个被忽略的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会理县老街乡毛溪村民孟昌海兰友,他是一九九二年会理县兰花协会成立时年龄最小的会员,当时应该只有十六、七岁,他也就是会理野生莲瓣兰“金沙树菊”及其姊妹花“金沙牡丹”的第一养植培育者。

二零零五年春节的大年初一,已经连续开展了十多年的会理县兰花协会春节兰展如期在县地税局会议室展厅举办,此次兰展吸引了邻近各县的兰花爱好者,也引发了会理野生莲瓣兰“金沙树菊”的传奇。会理县兰花协会会员孟昌海的兰园,建在位于会理县城东北郊一个小山凹——老街乡毛溪村的孟家湾子,村落自然,四面环山,松林修竹,溪流潺潺。一个百多平方米的农家院落,依山而建,土充外墙上爬着浓密的藤本植物,小院内几株果树散荫着稀疏的阳光,用铝合金玻璃窗和塑钢瓦建成的不足三十平方米的兰室和泥土地坪的小院里,种植着野生兰草近百盆。兰室建在小院内坐西向东,每天早晨九时左右,阳光自然洒进小院和兰室。兰室内备有简易钢架和水盘;靠南的墙面上安置有几台换气扇,有南风的时候,不用电源也有微风吹拂兰室。会理爱兰人孟昌海最初负责养植的两苗**草“金沙树菊”,就是养植在这样一个半自然兰室的一台换气扇的进风口。孟昌海兰友精心养植“金沙树菊”期间,为其专门配制了天然有机植料,有时摆放在寂静星夜下承接天露;有时又摆放在细雨微风中清洗叶面;有时也摆放在清晨阳光下自然光照。没有遭受到任何的一点闪失的“金沙树菊”茁壮地发苗、成长、萌蕾、抽莛、放花,于二零零六年二月送展云南大理、丽江兰花博览会获得金奖和特金奖。兰博会期间,兰界人士无不称赞会理莲瓣兰“金沙树菊”是高手养植出来的,继而震惊了中国兰界,继而成为了中国名兰。

中国兰花专家吴应祥教授在一九八零年版的《兰花》专著中写道:“兰花的种子极小,数目众多,每一蒴果含有种子数万至数十万,甚至百万之多。每一种子的重量约o.3一6.5微克,和蕨类植物的孢子差不多。根据严楚江(1900年—1978年,现代植物学家)先生测定,建兰的种子长为1.0o8—1.126毫米,直径为0.118—o.185毫米。种子略呈狭窄长圆形,中间有一个细小圆形的胚。种皮为一层透明的薄壁细胞,有加厚的环纹。种皮内含有大量空气,不易吸收水分,易于随风或流水传播远方。盆栽的兰,种子内的胚多半不成熟或发育不全,比较难于发芽。”鉴于中国兰花每个种子数量极为丰富的特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云南、四川野生莲瓣兰变异品种被发现、选育和培植成功以后,几乎所有的养兰爱好者都曾经期望,在发掘名品兰花的原生种源地,再能发掘到与其品种相似的、相近的名品变异兰花。甚至还采取了很多大包围式的方法,然而,基本上都是可想而不可成,可盼而不可望。唯独会理野生莲瓣兰“金沙树菊”和会理野生莲瓣兰“金沙牡丹”这对姊妹兰花的发掘、选育和培植,使这样的梦想成真。

当会理野生莲瓣兰“金沙树菊”成名以后的那段时间,川、滇邻近各县、市的兰友潮水般涌向会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淘兰”与“淘金”的热潮。会理兰界人士也在极力地想发现“金沙树菊”的姊妹花品系。直到二零零八年二月莲瓣兰放花期间,突然从会理县最邻近的金沙江畔攀枝花市兰友那里传来信息,他们从会理外北乡大河边选购回去的四苗**莲瓣兰,开出的花很像会理的“金沙树菊”。会理兰界人士立刻组织乘车前往鉴赏,并出资一百二十万元整体收购回会理。当时从整体株型、叶姿、花色和花型的结构上欣赏,的确与“金沙树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鉴于其整体萼片层次丰厚、唇化瓣增多、萼片蝶化和半蝶化增多和花瓣密集增多的特点,又与“金沙树菊”同品系,故命名“金沙牡丹”。仍然由“金沙树菊”的第一培育者孟昌海兰友负责养植后,自二零零九年复花至今,会理野生莲瓣兰“金沙牡丹”和“金沙树菊”这对姊妹兰花每年都能在各类兰花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特金奖。

中国的牡丹花被誉为“国色天香”,是以其花瓣繁多,花蕊丰润,花型硕大,雍容华贵,气韵大度而著称于世。要具备牡丹型兰花之奇异瓣型的显著特征就是要萼片、花瓣和唇瓣增多,而且还要色彩艳丽。兰花牡丹型奇花在花朵的大小方面,是无法与牡丹相提并论的,但却注定要比普通标准兰花丰满、丰润、大气和厚重,是肯定无疑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牡丹型之奇花。有兰花爱好者和研究者认为:牡丹型奇异兰花的唇瓣畸变必须比正格花要有明显的增多,其增多的数量要在六片以上,方能显出兰花牡丹型奇花的雍容华贵。通过多年观察,反复对比研究,我是这样认为:牡丹型兰花之奇花不但要求唇瓣畸变的增多,同时还要有萼片变异后层次的增多和萼片畸变的增多,也还要有花瓣畸变的增多。而且应该是增多得越多越好,越多越能展现出雍容华贵的富丽,越多越具有国色天香的韵味。

会理野生莲瓣兰“金沙牡丹”花朵的整体特征,与“金沙树菊”基本相同,每朵花的萼片、唇瓣和鼻头都是六个层次以上。显著的区别是“金沙树菊”的下面三个层次的萼片排列比较均衡,错落有致;而“金沙牡丹”的第一层三个萼片与第二层以上的萼片、唇瓣和花瓣的距离较远,形成第二层萼片以上各层的萼片和半蝶化萼片、唇瓣和唇瓣畸变、花瓣和畸变花瓣显得尤为密集、丰富和厚重。

我们之所以将其欣赏为姊妹花的特点还在于:会理莲瓣兰“金沙树菊”的第四层萼片和唇瓣部位出现蝶化和半蝶化之后,第五层花瓣呈现了四至八瓣明显黄色花粉团硬捧或半硬捧雄性化的变异特征,团团的抱合着第六层的鼻头。而会理莲瓣兰“金沙牡丹”则是在第三层至第五、六层的正常兰花唇瓣部位和副萼片部位出现了唇化瓣的增多和萼片唇化瓣和半唇化瓣的增多。我们似乎又可以将会理莲瓣兰“金沙牡丹”欣赏为变异的重瓣蝴蝶瓣兰花,在多年的栽培过程中和图片摄影中,时时都可以欣赏到,每莛两朵重瓣蝴蝶瓣兰花两相映衬时的花形与花姿,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梁祝化蝶”那两情相依、相恋而翩翩起舞的情景,岂能不令人浮想联翩而心驰神往。还有每当会理莲瓣兰“金沙牡丹”养植得特别健壮的年份,整朵花显得更加丰满、丰润和厚重,蝶化唇瓣和半蝶化唇瓣,蝶化萼片和半蝶化萼片达到十多瓣;花瓣与唇瓣簇拥着的鼻头又象是一枚奇异的小花;每朵花的萼片、唇瓣和花瓣都超过二十瓣以上,而且还有好多细小花瓣没有开出来的感觉,好气韵厚重,好富贵华丽,好繁花似锦。

2011年10月29日,已经搬迁于会理县龙腾新区兰花别墅的会理兰花协会会员孟昌海兰友,将选育出的会理兰花原生种园艺新品种“金沙牡丹”申请登记注册。经中国兰花品种注册登记委员会审定,专家评语:本品选自四川会理的莲瓣兰原生种,树型花,有分枝,主花为牡丹形重瓣蝶花,与同类花相比,蝶瓣多,苞片也多,花色粉白。经多年栽培,性状稳定,同意登录。会理莲瓣兰“金沙牡丹”获得0362号《中国兰花品种登记注册证》。从古至今的中国国画家都情有独钟的把牡丹和兰花画在同一幅画上而命题为“国色天香图”,取其富贵与幽香的意境。会理野生莲瓣兰“金沙牡丹”的发掘、培育、登录和被广泛引种,使得普天下的爱兰人士收藏到好一株雍容华贵的的“金沙牡丹”,欣赏到好一株国色天香的“重瓣蝴蝶”。

我的故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会理,地处川滇交界,金沙江、雅砻江二水似龙,会理如珠也,乃真正的二龙戏珠之地,人杰地灵,物茂兰宝。会理县兰花协会经过二十多年的正确引领和不懈努力,“会理兰花”为国兰事业增添光彩,“会理兰花”为国兰文化播撒芬芳。会理野生兰花“金沙树菊”和“金沙牡丹”这对姊妹兰花的第一养植培育者孟昌海兰友,则功莫大焉,则名镌兰史。后又赋得小诗一首:“春风化雨孟君园,兰界出彩声名远。金沙牡丹重瓣蝶,心驰神往梁祝恋。”本文深有感触而写作于公元二零一三年三月。

相关知识

我是美丽的兰花草——金沙树菊
中国兰花奇花艺研究及奇花名品鉴赏
牡丹鉴赏 ppt
洛阳牡丹品种鉴赏
牡丹鉴赏园春季的治理
用奇花鉴赏标准品树型奇花
《赏牡丹》鉴赏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ppt
插花艺术之作品鉴赏及的心得体会.docx
中国花卉鉴赏诗词

网址: 鉴赏篇,金沙牡丹各年开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6994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对市长红是否易腐谈谈的个人愚见
下一篇: 大雪素确实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