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写读后感似乎已经被妖魔化,不过,那些被讨厌的读后感,之所以惹人烦,大概因为很多人被迫无感而发。如果真的有感,也算是一种相映成趣,故写下此篇。
《瓶花谱》的作者叫张谦德,后改名为丑。明末一个「隐居」江南的文人。和陶渊明的清贫地隐居田野不同,张丑的「隐」更像是宝玉似的不问政事,只谈风月。他的祖父和叔祖都曾入仕为官。但到了其父这一代却屡试不第,再加上明末政治昏暗,张家人干脆就闲云野鹤起来,以书画自娱。作为当时的昆山望族,张家和文征明家族是姻亲,所结交的也大多是当时的文人雅士。张丑以书画鉴藏家和著录者闻名,《瓶花谱》只是其众多著作之一,作者在写这本书时只有18岁。
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之后,不难看出《瓶花谱》这本书其实是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富贵闲人之作,所以最大的乐趣大概就是「古人竟然这样想」。对于研究当时文人雅士的兴趣偏好有帮助,但要因为读此书,受古人观点影响,厚此薄彼就得不偿失了。
/
/
和今人插花更注重花材不同,明清时期的插花爱好更注重瓶,无论是张丑的《瓶花谱》还是袁宏道的《瓶史》,都更突出「瓶」字。「品瓶」也理所当然成为「瓶花谱」的第一章,简言之,赏花也要赏瓶,甚至瓶子更重要。
在对瓶器的选择上,明清文人主要的品味趋向于雅致和古朴。从材质上划分,则分别为小高瘦的瓷器和仿商周秦汉时期的铜器,正所谓「春冬用铜,秋夏用磁(通瓷)」。
雅致所排斥的是宫廷插花的富丽堂皇,崇尚天然韵味,「翠叶金花小胆瓶,轻拈微嗅不胜情。」铜器则年代越久的越好,古人认为铜器深深吸入土气,用来插花可以使其色泽明艳,并延长花的生命周期。他们称不曾入水的因氧化而结膜的铜器为「传世古」,张丑的父亲张应文也对古铜器的绣色十分推崇,称其为「非人间流传之色」。至于这种崇尚有没有科学依据并不是他们关心的,他们的审美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细想来,绣色之所以被迷信,在于其自然,古人真正在意的大概是其背后的天然和历史。
《竹院品古图·局部》明·仇英,种类繁多的青铜器遍布整个宴会场所
在品花这一章里,花则被分为三六九等,古人仿照官秩等级,以「九品九命」来品鉴花卉的等级高下。最高贵的被划分在「一品九命」里,比如兰、牡丹、蜡梅等。这种等级的划分主要根据两个因素,一是其是否为文人的情感的寄托,比如兰象征着高洁,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二是其是否稀有,同样是山茶花,云南产的滇茶因不宜获得被划分在一品九命里,产自巴蜀之地的蜀茶则被划分在「三品七命」里。除此之外,历史文人的喜爱也会增加花卉的价值,陶渊明对菊的偏爱,王维对木芙蓉的喜爱都影响着明清文人的审美,细叶菊和木芙蓉的等级也因此靠前。
现代人喜爱的玫瑰则被划分在「五品五命」里,这种浓烈的鲜花并不入当时的文人眼,反而多被当作食材,做糕点、酿酒倒是常见。文震亨在《长物志》里对玫瑰的评价很能反映当时文人的审美——嫩条丛刺,不甚雅观,花色亦微俗,宜充食品,不宜簪带。而鸡冠花因为有祭祀祖先,进而寄托乡愁的缘由,被列为「二品八命」,再次证明分级依据不是花自身的美感,而是看花人自我的偏好。
如果某花与我们的记忆或情感相关,自然会高看、在意一些,这是人之常情。我自己因为幼时用凤仙花染过指甲,所以对俗称指甲花的它倍感亲切,看到此书将它列为「七品三命」,在玉簪、石竹花等之前,还窃喜了半天。不过,无论是谁,这种情感偏好对于花而言终究有些一厢情愿。朱光潜在《谈美》里将这种看到某物想到某事的联想,倾向于归纳为快感,而不是美感。真正的审美自然是没有什么等级之分的,是以物观物,花就是花,美就是美,不掺杂实用、攀比、甚至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
此外,读这本古书即使不求甚解,因为有以往的积淀,遂不经意间也有原来如此的感叹,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要带着问题去读书的缘由,从这个角度来说,推荐书单其实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有用——没有疑惑也就谈不上解惑。
读过《红楼梦》,一直对「开到荼蘼花事了」这句诗词印象深刻,王菲也有首歌叫《开到荼蘼》。我虽知荼蘼是蔷薇科蔷薇属的小灌木,但并不太明白,为何它开了,花事就了了。原来因为荼蘼相比迎春、桃李杏之类开花较晚,古人将它视作春季最后盛开的花,苏轼亦有「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之句。由此也就好理解,为何它象征着韶华胜极,然后光景速凋了。
/
/
这本书在讲如何进行花卉保鲜(事宜)时,注释者有提到一些令人捧腹不禁的做法,比如明清时代,有文人主张用鲫鱼汤、猪油汤来插梅花,可保鲜妍。
至于如何插花,张丑的《瓶花谱》不过寥寥数几十字,只强调与花瓶相配,花枝不宜过高或者过低。古人插花也不像现代花艺一般讲究黄金分割比,他们插花的尺寸更宽泛,遵不遵守也全看心情,没有什么规范就是古人插花唯一的规范。
对比日本的花道,比如池坊流,其花材的选取、色彩的搭配等每一个细节都被规定的明明白白。读到此,我突然想到之前的疑问,那就是中国为什么没有花道?现在看来,即使江南那些文人才子尚在,应该也很难出现什么插花流派,对于不愿被约束、追求自然随性的他们来说,闲适、不失风雅就是插花最大的乐趣了,正如明代作曲家高濂所说:「幽人雅趣,虽野草闲花,无不采插几案,以供清玩。但取自家生意,原无一定成规,不必拘泥。」
/
/
花要不流俗,瓶需有风姿(韵味)、花枝则形态错落有致、连插花的水也是天然的雨水为最佳。如果你了解了他们所求的无非是自然随性,就会理解这些看上去有些刻板却统一的观点。对那些隐居不仕的文人骚客们来说,所求是天然去雕饰,也是某些得不到的自由吧。
·
·
更多花艺思考,欢迎移步 公 号:小有天植物园
相关知识
夏日插花,插出满屋芬芳
法国巴黎之花美丽时光玫瑰香槟 Perrier
怎样在室内摆设盆花和瓶花
舌尖上的鲜花:花饮花膳花满堂,花香花梦花生活
中华花艺的发展史以及中华花艺插花的基本手法
花礼预订,花艺设计布置服务-谢明花艺设计
近代上海花艺书《花卉装饰术》
6个新手插花技巧,你也可以插出美美的作品
香港情人节玫瑰涨价 花艺设计师建议省钱之心思
心中的花朵——玫瑰(Rose)
网址: 被鄙视的玫瑰:明清文人插花偏好之《瓶花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71.html
上一篇: 抖音电商云南鲜花产业带报告:直播 |
下一篇: 玫瑰花的所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