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宋诗鉴赏-寒菊(郑思肖)

宋诗鉴赏-寒菊(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

这首自题《寒菊》图诗,集中表现了郑思肖的思想品格和胸怀襟抱。诗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此中有真意”的意趣。范成大在《范村菊谱序》里提到“以菊比君子”的说法,云: 岁华晼晚,草木变衰,乃独晔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范成大序文与郑思肖诗句的题旨是相同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领悟郑思肖诗歌意象的深刻内蕴。

后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这两句诗有所本,宋代朱淑真《菊花》诗:“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郑思肖略事点化,使诗的意蕴更为深化,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这首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的同时,摅写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的统一,这首题画诗也便有了崇高的审美体验和深睿的哲理含蕴,使读者从中获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启迪。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画菊》郑思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寒菊》原文及翻译赏析
元 郑思肖《墨兰图》
宋代画家郑思肖花卉作品《墨兰图》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全诗赏析
中国画兰花鉴赏[优秀]
古代诗词中与花有关的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全诗赏析
鞠躬、献花、敬酒!百万国人祭奠卫国戍边英烈肖思远
真山民《杜鹃花得红字》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网址: 宋诗鉴赏-寒菊(郑思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764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赵昌寒菊 宋·苏轼
下一篇: “二分明月‘艺’扬州”!运河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