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界全系列】姜目—姜科:姜花

【植物界全系列】姜目—姜科:姜花


姜目—姜科(四):姜花

17.茴香砂仁属

茴香砂仁属(学名:Achasma)是姜科下的一个属。该属共有19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中国有2种,产云南及海南。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粗状,具匍匐状根茎。叶片披针形。花序自根茎生出,头状或穗状,具少花或密生多花,基部有总苞片,总花梗短;花萼管状,3齿裂,复又一侧深裂,膜质,花冠管与萼管近等长或较长,裂片3,恒较花冠管为短,无侧生退化雄蕊;唇瓣远较花冠裂片为长,基部和花丝连合成管,上部离生部分呈舌状,有艳丽的颜色,常有3裂片,产中裂片全缘或2裂,基部二侧的裂片常内卷呈筒状;花丝(离生部分)短,花药隔顶端无附属体;子房3室,胚珠多数。果肉质,不开裂,平滑或具纵棱,或具疣突。

(2)茴香砂仁

茴香砂仁(学名:Achasma yunnanense)为姜科茴香砂仁属下的一个种。产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生于疏林下;海拔640米。模式标本采自勐腊。

①主要价值

本种花序如菊花,极为引人注目,揉之有茴香味,可作庭园观赏植物。

茴香砂仁是西双版纳的一种土著植物,当地傣族民间医生对它的运用由来已久,其药用部位为根茎,有清火解毒、通气消胀、利尿、健胃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小便热涩疼痛、胸胁胀闷、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腹泻等病症。如将根茎切片晒干,加盐煮水代茶饮,则可预防中暑。

②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

18.舞花姜属

舞花姜属(学名:Globba)是姜科下的一个属。该属共有100种以上,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至新几内亚;我国有3种及1变种,产西南部至南部。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纤细,匍匐;根稍粗;茎直立,不太高,一般都不超过1米。叶披针1形或长圆形,无柄或柄极短;叶舌不裂。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顶生,稀生于单独由根茎发出的花葶上;苞片通常脱落,稀宿存,下部苞片的腋间常有珠芽;花萼陀螺形或钟状,裂片或裂齿中前方的1枚常较长,稀又2裂;花冠管纤细,远较花萼为长,裂片3,卵形或长圆形,后方的1枚常较大,内凹,通常具小尖头;侧生退化雄蕊花瓣状,有时较花冠裂片大;唇瓣常位于侧生退化雄蕊和花冠裂片之上,反折,全缘,微凹或深2裂,基部和花丝相连成管状;花丝很长,弯曲,花药2室,药隔无附属体或每边有l-2个翼状的附属体;花柱丝状,柱头陀螺形,子房1室;胚珠多数,生于3侧膜胎座上。果球形或椭圆形,果皮薄,不整齐开裂。种子小,具白色、撕裂状假种皮。

(2)舞花姜

舞花姜(学名:Globba racemosa)为姜科舞花姜属下的一个种。

①产地生境

分布于印度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生长于海拔400-1300米的林下荫湿处。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宜在半荫蔽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生长,生长适温为18-25℃。要求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

②主要价值

舞花姜形态奇特,花色金黄。其盛开的花朵犹如翩翩起舞的少女,婀娜多姿。适合室内盆栽观赏或作切花材料。舞花姜地下茎入药,性味辛,性温,健胃消食;主治胃脘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19.姜花属

姜花属(学名:Hedychium)是姜科下的一个属,为陆生或附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5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有15种及2变种,产西南部至南部。

属名Hedychium来自古希腊语hedys(甜)和chios (雪),指的其模式种姜花芳香馥郁的雪白色花。



(1)形态特征

陆生或附生草本,具块状根茎;地上茎直立。叶片通常为长圆形或披针形;叶舌显著。 穗状花序顶生,密生多花;苞片覆瓦状排列或疏离,宿存,其内有花1至数朵;小苞片管状; 花萼管状,顶端具3齿或截平,常一侧开裂;花冠管纤细,极长,通常突出于花萼管之上,稀与花萼近等长,裂片线形,花时反折;侧生退化雄蕊花瓣状,较花冠裂片大;唇瓣近圆形,通,常2裂,具长瓣柄或无;花丝通常较长,罕近于无;花药背着,基部叉开,药隔无附属体;子房3室,中轴胎座。蒴果球形,室背开裂为3瓣;种子多数,被撕裂状假种皮。

(2)姜花

姜花(学名:Hedychium coronarium)[3][4],为姜科姜花属植物。原产于印度喜马拉雅山,分布于印度、锡兰、澳洲、马来西亚、越南及中国南方、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国内分布于广西、广东、香港、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①生长习性

喜高温高湿稍荫的环境,在微酸性的肥沃沙质壤土中生长良好,冬季气温降至10℃以下,地上部份枯萎,地下姜块休眠越冬。

②主要价值

a.药用

姜花的根茎及果实入药,根茎中药名为路边姜, 味辛,性温。根茎冬季采收,除去泥土及茎叶后晒干;具温中健胃、解表、祛风散寒、温经止痛、散寒等功效,主治风寒表证、风温痹痛、外感头痛、身痛、风湿痛、脘腹冷痛、跌打损伤等。

果实中药名为姜花果实,味辛,性温。果实秋冬两季采收,剪下果穗晒干;具温中健胃、解表发汗、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主治脘腹胀痛、寒湿郁滞等。台湾民间相传姜花的根茎,具散寒、除风、治头痛、跌打损伤等功效,花则能治失眠。

b.观赏

花美丽,白色,芳香,是盆栽和切花的好材料,也可配植于小庭院内,十分幽雅耐看。其花可食,是一种新兴的绿色保健食用蔬菜。

姜花除作切花外,也可用于园林中,如可成片种植,或条植、丛植于路边、庭院、溪边、假山间,开花期间似一群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争芳夺艳,无花时则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根茎还可药用,有温中散寒、止痛消食之功效。亦可浸提姜花浸膏,用于调合香精中。

③植物文化

a.历史传说

据说西方有些男士,当他要向小姐求婚之际,特意给她献上一束红玫瑰,以祈得到她的默许。在岭南的水乡地带,种植姜花颇多,不少豆蔻初开的儿女,他或她,凭着一颗纯朴无邪的心,随手摘下几枝姜花,送到心上人的家里去。

人说牡丹象征宝贵,我道姜花象征纯朴。也许由于姜花蕴含着纯朴的气质,至今为政清廉、高风亮节者赏之;一笔在手,舞文弄墨者赞之;即使终年劳顿、寂寂无闻的下里巴人也爱之。如果留心观察一下,在城镇街头上,许多家庭妇妇去市场买菜时,常顺便买几枝回家里摆设。哪怕是花花世界的香港,每逢夏秋之间,几乎所有花店、花摊都有姜花出售,它的价格比剑兰、菊花、康乃馨便宜一半有多,采购者络绎不继。有些出租汽车司机,也用个小瓶在车厢内插上一两枝,借以享受一下它那清新的香味。姜花并非中国的特产,而是从世界引进的洋花之一,其老家是印度和马来西亚的热带地区。大概在清代传入中国。

b.花语

姜花花语:将记忆永远留在夏天。

常被认为是巨蟹座的守护花,带来居家的幸福因素,可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形似蝴蝶,只有一天寿命,原产印度。绿色中南海经中点点白花,飘浮着沁人心脾的芬芳,仿佛远离尘世的高洁雅士。

爱它的恬淡,它的简单,它的与世无争,情有独钟。

c.象征意义

姜花象征纯朴。它一枝挺拔,一个花苞开出五、六朵洁白泛黄的花儿,每朵有三片花瓣,宛如翩翩白蝶,聚集于翡翠簪头,从朝到暮,喷放清香。故欧美把姜花称作“蝴蝶百合”。

(3)草果药

草果药(学名:Hedychium spicatum)为姜科姜花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尼泊尔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生于海拔1200-2900米的山地密林中。

①生长习性

草果药具有较高的自然结实率,这与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能维持较长时间有一定的关系。草果药开花初期其花粉活力较高,并能维持3天以上时间。同时,其柱头可授性在整个花开放过程中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由于草果药的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维持了较长的时间,使传粉昆虫有更多的机会为其传粉,减少了各种不利的天气条件对其传粉过程的影响,所以其自然结实率较高。

草果药人工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处理的结实率均高于自然条件下自由授粉处理的结实率。这说明草果药在自然条件下传粉过程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套袋处理后的结实率较低的结果也表明,草果药在繁殖过程中需要传粉者。草果药的盛花期在七、八月间,正值昆明地区雨季,阴雨天气限制了传粉昆虫的活动,影响了草果药的授粉过程,进而形成自然结实率低于人工授粉处理的结果。

②主要价值

草果药是一种美丽的野生观赏花卉及药用植物。根茎用于胃寒痛、消化不良、膝关节痛,果实用于胃寒睆腹疼痛、消化不良、寒疝腹痛、疟疾。种子供药用,性辛微苦,能宽中理气,消胸膈膨胀,开胃消宿食。

20.大豆蔻属

大豆蔻属(学名:Hornstedtia)是姜科下的一个属。该属共有6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中国有大豆蔻等2种,产广东和西藏。

(1)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比较高大、粗壮;根茎匍匐、肉质。叶片披针形,无柄或具柄;叶舌显著。穗状花序卵形或纺锤形,自近茎的基部根茎上抽出,具或长或短的总花梗,常半埋入土中;苞片呈紧密地覆瓦状排列,宿存,外面的总苞片革质,内无花,里面的苞片膜质,内贮粘液,有1朵花及1小苞片(稀无);小苞片狭,扁平;花萼管状或棒状,一侧佛焰苞状开裂,顶端具3齿,稀2裂;花冠管细长,顶端常呈直角弯曲,裂片3,后方的一枚直立,风帽状,侧生的二枚平展,基部与唇瓣相连合;侧生退化雄蕊退化呈齿状,位于唇瓣的基部或无;唇瓣狭,与花冠裂片近等长;花丝无或有,花药基部有短距,顶端具附属体或无,花柱细长,柱头漏斗状;腺体2-8,分离或连合;子房3室,胚珠多数。蒴果圆柱形或近三棱形,果皮平滑,膜质,稀坚硬,近基部处不规则开裂;种子多角形,基部围以白色的假种皮。

(2)大豆蔻

大豆蔻(学名:Hornstedtia hainanensis)为姜科大豆蔻属下的一个种。其种加词“hainanensis”意为“海南的”。

①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定安、保亭、陵水、崖县、白沙和东方等县);生长在密林中。

②主要价值

大豆蔻种子主要用作甜品和糕点的调料,也作咀嚼和医药之用。种子里含有挥发性油按树脑,在它的果肉里含有一些生物碱,所以可用来提取按树脑和具有胚胆碱特性的生物碱。有些地方用大豆落来防治喉痛、肺充血、眼睑炎、消化不良,以至医治肺结核病。

21.山柰属

山柰属(学名:Kaempferia)是姜科下的一个属,为矮小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7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及非洲。我国有4种及1变种,产西南部至南部。



(1)形态特征

多年生低矮草本,具块状根茎,须根常膨大;无明显的地上茎。叶2-多片基生,2列;叶柄短;叶舌不显著。花通常1-数朵组成头状或穗状花序,有总花梗或无,有时先叶而出;苞片披针形或长圆形,多数,螺旋排列;小苞片膜质,顶端具2齿裂;花萼管状,上部一侧开裂,顶端具不等的2-3裂齿;花冠管与花萼等长或超出很多,裂片披针形,近相等;侧生退化雄蕊花瓣状,离生或有时和唇瓣连合成管状;唇瓣阔,通常2裂,有美丽的色彩,平展或下垂;雄蕊着生于花冠管的喉部,花丝短或近于无,药隔宽阔,顶端延伸成全缘、2裂或鱼尾状的附属体,露出于花冠管的喉部;子房3室,胚珠多数;花柱线形,柱头陀螺状;腺体2枚,圆柱状。蒴果球形或椭圆形,3瓣裂,果皮薄;种子近球形,假种皮小,撕裂状。

(2)山柰

山柰(学名:Kaempferia galanga),是一种姜科山柰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有栽培。南亚至东南亚地区亦有,常栽培供药用或调味用。

①生长习性

山奈性喜温暖向阳的气候环境,怕干旱,不耐寒,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沙土为好。在四川米易县年平均气温19.4℃,绝对最高39.8℃,绝对最低-2.2℃,年降水1069.3毫米4-12月降水1050.3毫米,相对湿度65%,年日照时数2319小时,初霜12月14日,终雪2月10日的气候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并能获得高产。

②主要价值

【药性】味辛;性温;归胃、脾经;《本草汇言》:入足阳明、大阴、厥阴经。《本草再新》:入心、脾、肾三经。

【功能主治】温中除湿;行气消食;止痛。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霍乱;胸腹胀满,饮食不消,牙痛;风湿痹痛。

22.偏穗姜属

偏穗姜属(学名:Plagiostachys)是姜科下的一个属。该属共有18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我国有1种,产广东、广西。

(1)形态特征

多年生粗壮草本。叶披针形或线形。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自茎侧穿鞘而出,卵形或长圆形,苞片稠密,全缘或流苏状;花萼管状或陀螺状,一侧开裂;花冠肥厚,管部约与萼近等长,裂片长圆形或卵形,后方的1枚兜状;侧生退化雄蕊齿状或钻状;唇瓣平坦,长圆形,全缘或2裂;雄蕊具短厚的花丝;花药长圆形,微凹,无或稀有药隔附属体。蒴果卵形或椭圆形,果皮脆薄,每室有3-4颗有棱角的种子。

茎高大;叶互生;花小,密聚成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由茎侧穿鞘而出;苞片稠密,全缘或流苏状;萼佛焰苞状;花冠管短,裂片长圆形或卵形,肉质;唇瓣扁平;侧生退化雄蕊2,短而锥尖;雄蕊具短厚的花丝,无或稀有药隔附属体;蒴果卵状或椭圆形,脆壳质,每室有3-4颗有棱角的种子。

(2)偏穗姜

偏穗姜(学名:Plagiostachys austrosinensis)为姜科偏穗姜属下的一个种。生长于密林中或灌丛下。产自广西、广东。模式标本采自广西富川。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相关知识

【植物界全系列】单子叶植物纲—姜目
【植物界全系列】姜目—美人蕉科
舞花姜,姜科植物用途
红姜花
植物园300种姜目迎来最美花季
厦门植物园姜目园夏季赏花指南
姜花
厦门:植物园300种姜目迎来最美花季
「花叶良姜」花叶良姜
我国姜科植物繁育研究获系列成果

网址: 【植物界全系列】姜目—姜科:姜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7662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自制“植物味精”——姜粉
下一篇: 藏红花的神奇功效与食用禁忌,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