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杨雪梅:用14年让家乡荒山开满金菊

杨雪梅:用14年让家乡荒山开满金菊


11月,正是菊花开放的时节,“三峡阳菊”品牌创始人杨雪梅回到位于家乡重庆市云阳县的菊花种植基地。她行走在漫山遍野的金色花丛里,不时俯身查看一朵朵开得正好的菊花。




“菊花生长不稳定、变异性很快,一般最多3年就要换苗,我们只要发现地里坏了一株花,都会将它周围的几株连根拔起,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菊花的品质。”杨雪梅说。

云阳县一带海拔在500米到1200米,阳光照射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正适宜菊花的生长需求。杨雪梅还特别留意到,种植菊花劳动强度相对较低,技术也容易掌握,比较适合家乡的留守人员。

云阳县堰坪镇中升村是杨雪梅的家乡,在她的记忆里,村里山大坡陡、地势险要,开车到云阳县城也要两三个小时,产业结构单一。

这样的村子留不住年轻人。2000年,杨雪梅考上了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专业,靠读书走出了云阳大山。毕业后,她进入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在城市扎下根来。

2007年,杨雪梅返乡奔丧,家乡的贫困状况触动了她的心: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村里的土地成片撂荒,家家户户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

“当时村支书对我说,雪梅啊,你大学毕业了,有出息了,能不能为村里找点项目,让大家有点事情做?就是这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杨雪梅说。


怎样以一己之力为乡亲们做点事?回到重庆后,杨雪梅在中药房里找到了灵感,“看到半夏、菊花、金银花这些中药材,我突然想到,在家乡种植中药材,不正好可以用上我的专业?”下定了决心,杨雪梅辞去医院的稳定工作,回到家乡创办云阳芸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半夏是杨雪梅最初尝试在家乡种植的中药材。2007年,杨雪梅在村里流转了30多亩土地、动员24户乡亲种植旱半夏。近一年的精心养护下,旱半夏长势良好、丰收在即,可云阳连绵不绝的秋雨,却让近八成的旱半夏都烂在了地里。

“近一年的辛苦就这么化为乌有了。”杨雪梅说。为了不失信于乡里,杨雪梅承担了村民的全部损失,20万元的前期投入,亏损了近一半。

种植旱半夏受挫后,杨雪梅向重庆中药研究所的专家请教,得知半夏抗涝性差,不适合在多雨的云阳种植。经过多方考察评估,杨雪梅将视线投向了药食同源、更适宜云阳气候的菊花。

这一次,杨雪梅聘请中药材专家座顾问,到菊花的主产区浙江桐乡、安徽黄山等地走访调研,学习菊花种植技术,并将全国各地不同品种的菊花引入库区试种。在比对、优选、优育的过程里,杨雪梅培育出了适合本地气候的菊花新品种——三峡阳菊。

2011年,杨雪梅在云阳县堰坪镇、红狮镇建立了1200亩和1000亩的种植基地,办起了菊花加工厂。


“从一株苗、一朵花,到一杯菊花饮品,‘三峡阳菊’初步实现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菊花产业链,现在,种植基地已发展到4.8万多亩,覆盖了近20个乡镇,可在品种培育之初,乡亲们对种植菊花并不感兴趣。”杨雪梅说。

为提高乡亲的种植热情,杨雪梅公司向有意向的村民免费提供花苗,不限制种植规模,并约定好当年菊花的回购价,保证乡亲的基本收益。种植期间,公司还会派出技术人员到村民家中进行指导。

年近七旬的李在寿是村里的贫困户,过去种植辣椒却卖不出去的经历,让他对经济作物颇为抵触。“我们上门沟通了五六次,他才勉强种了1亩左右的菊花,没想到第一年就卖了3000多元。尝到甜头后,第二年不等我们上门,李大爷就主动找到我,说是‘这花花种得,今年还要多种些’。”杨雪梅说。

如今,李在寿种了4亩多菊花,每年能卖到1万余元,房子也从山上搬到了山下。据杨雪梅统计,截至2020年,三峡阳菊已带动农户2.1万余户,其中累计带动贫困户1238户。


在杨雪梅看来,创业的意义不仅在于增收,更在于改变家乡的面貌,“14年的时间,看着家乡的荒山开满金菊,看着往日萧瑟的村落重新热闹起来,才感觉没有辜负村支书当年的嘱托和信任”。

人物简介

杨雪梅,“三峡阳菊”品牌创始人、重庆云阳芸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云阳县政协常委。曾荣获“2020年度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常务理事。

文字: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璇

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 王素希

视频脚本:王烁程

视频剪辑:王骏扬

相关知识

志在荒山创大业——记往年江西省劳动模范、江西中塘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雪林
解读黄金菊的花语(用花语传递无言情感,黄金菊蕴藏的深意)
淡若清茶‖傲雪寒梅专题‖雪梅香八首‖文/胡峰
刘雪梅
怎样做到让人民满意?他们的答案是……
伦巴,茉莉花香(杨姣)江南的美景好似一幅画,交谊舞曲在线试听-交谊舞
“花艺女孩”杨雪:我有一个梦想
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须逊雪三分白
随笔:雪恋梅 · 迎春归
婚礼策划杨雪

网址: 杨雪梅:用14年让家乡荒山开满金菊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8200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官庄坝镇:党建引领促振兴,“小菊
下一篇: “麻城福白菊”的跨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