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末,罗伦佐去世,美第奇家族势力日衰,佛罗伦赖衰落。
16世纪,罗马继佛罗伦萨之后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
教皇尤里乌斯二世,收集到的艺术珍品集中到梵蒂冈,展示在建造于贝尔威德尼小山岗上的望景楼中。
望景楼园
台地园,分成三个台层。
上层为装饰性花园,尽端为高高的半圆形壁龛,当中为6万人竞技场。
两侧为柱廊。柱廊的外侧为墙,内侧为柱,围合成一个封闭的内向空间。
玛达玛庄园:
建于1516年,园主是美帝奇家族的后裔,教皇克雷芒七世。文艺复兴艺术大师拉斐尔负责规划。
三个台层:上层为方形,以绿廊分小区;中层是方形,内套圆形,中央有喷泉。下层为椭圆形,对称设置两个喷泉。
常用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构图,内外相互呼应,注意花园中各部分与总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柔美庄严。
美第奇庄园
建于1560年,园主是红衣主教蒙特普西阿诺。
西北部与潘西奥花园连接,北侧波尔盖斯庄园,西南方向面对圣彼得大教堂以及城市的北部街区。
造园要素虽简洁,别墅建筑体量较大。
法尔奈斯庄园:
1547年,红衣主教法尔奈斯(保罗三世),罗马北普拉罗拉小镇边缘,故又名卡普拉罗拉庄园。
入口广场的泉池和岩洞
蜈蚣水槽联系一、二台层,形成中轴线。
水景为主景。
府邸前花园的植物坛与女神雕像。
主建筑后的扶手跌水。
建筑后广场八角喷泉、挡土墙前人像喷水口
埃斯特庄园:
罗马以东40千米处的梯沃里小镇上,红衣主教伊波利?埃斯特所有。
4.5公顷,花园看做住宅的补充,将住宅与花园融合成一个建筑式的整体。
三个部分:平坦的底层和由系列台层组成的两个台地。地形逐渐上升直至坡上的府邸。以方形为基本形状,反映出文艺复兴盛期构图特点。
花园应尽量朝着北面。
全园分成了六个台层,上下高差近50米。
底层花园中央圆形喷泉,全园中轴线上第一个高潮。
龙喷泉,全园中轴线上第二个高潮,全园中心。
第一条横轴,连续矩形水池
第一台层东北半圆形水池 “水风琴”,以水流挤压管中的空气,发出类似管风琴的声音。
第一横轴东端点。
第二条横轴,百泉台水渠
第二条横轴东北端依山就势筑造了的“水剧场”。水量充沛,中央是以山林水泽仙女像为中心的半圆形水池及间有壁龛的柱廊,瀑布水流从柱廊正中的顶端倾泻而下。
鹰泉、水剧场雕像
兰特庄园:
罗马以北巴涅亚小镇,红衣主教甘巴拉,1586年建成。
坐落在朝北缓坡上,园地为矩形。四个台层,高差近5米。
第一台层主景,主教徽章群雕
河神雕像、顶层与第三台层的交界处蟹形水阶梯
波波里花园:
佛罗伦萨城西南角,60公顷。
园地向东西延伸,东部花园以北端的彼蒂宫为主体,以南北道路为主轴来布置。
与南北主轴近乎直交的一条横轴,向西延伸,在西部花园中形成东西向的主轴园路,贯穿全园。
彼蒂宫、彼蒂宫前露天剧场
海神尼普顿雕像、洞窟雕像
岩洞建筑
柠檬园内椭圆型花岛
文艺复兴中期意大利庄园特征:
园林布局严谨,有明确的中轴线贯穿全园,联系各个台层,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
中轴线上则以水池、喷泉、雕像以及造型各异的台阶、坡道等加强透视线的效果,景物对称布置在中轴线两侧。
各台层上常以多种理水形式,或理水与雕像相结合作为局部的中心。
理水技巧十分娴熟,植物造景亦日趋复杂。
相关知识
绿林分享 | 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的特征
课件:意大利园林种植设计发展概况.ppt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
文艺复兴、巴洛克及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的异同点推荐.doc
《意大利园林》笔记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景园林
法国文艺复兴园林
黄金与文艺复兴意大利画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六位大咖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第一朵报春花声音免费在线播放
网址: 文艺复兴中期时期意大利的园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82348.html
上一篇: 一位被忽视的文艺复兴画家,莫罗尼 |
下一篇: 大英博物馆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