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对这几个世界顶级花艺师的采访,真觉得美丽的花及所谓的优秀花艺作品不是最重要的。他们所在的美好的自然环境以及受那环境的滋养才是最有价值的。我们现在所谓的花艺和花店,很大程度上与自然分离,为了花而花,为了美而美,失去了它的根基。而一个好的状态,应当是从大自然中获取到充盈的感受力,并受丰沛情感的驱使将脑中源源不断的想法和创意表达出来。
从Per Benjamin(Sweden)受到的启发:
不要对任何花材有偏见。比起追求艺术,他更注重效用(让花的生命尽可能维持更长时间)。
John Carter (London, UK):
他一直想要成为行业中最好的。
花艺与一切美的事物都相关:时装、室内设计……
“如果我们还是同自然生活在一处,就可以触摸到自然的节奏,认同它,节奏就可以慢下来。”
Joseph Massie (Liverpool, UK)
最年轻的世界顶级花艺师。
他在工作中最喜欢的一点就是总有新的创造需要被实现。他喜欢通过花艺来表达自己,创造性的展现自己的个性。
花艺与服装的关联,还有设计、建筑,音乐。
Baptiste Pitou (Paris, France)
灵感和滋养来源:童年时代在卢瓦尔河谷度过。
他喜欢细腻又复杂的苹果花(花瓣细腻,花型精美小巧。花期非常短,内部结构复杂)和朝鲜蓟花。
Pitou的花艺被人形容“充满诗性”。在大型作品布置时,他把自己当成一名演员,协调平衡创作。每次创作前他都会尽可能多了解客户信息。
Pim van den Akker (Delft, Holland)
几个花艺师里最欣赏的一位,极具创造力,有着源源不断的灵感。不仅倒腾花艺,也做陶瓷、家具、木雕、画画,出了7本书。它有轻微色盲和读写障碍,但视觉记忆力很强。他并不想成为一个花艺师,“对于我来说,自然才是一切。”在Pim 17岁需要择业的年龄,他拿到Daniel Ost 的书,认为是自己想做的,便与自己做了两个约定,一个是写一本关于花艺的书,另一个是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花艺师之一。
“人们有时候总是对自己对工作过于认真严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有时候会非常错误。所以我希望每一个花艺师或者说每一个创作者都可以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因为孩子的确是从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来。”他说,尽量保持童心,因为人长大了,世界就会形成对和错,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也就失去了创造力。他喜欢结构,喜欢革新,喜欢技术,喜欢组合与形状,了解不同材料,不同领域,并从中自由穿梭。Pim在教授课程中,更注重的是如何换一个方式用每个人自己的想法来表达。“因为花艺总是从一个点子开始的,点子是从每个人的想法中来的,沃恩可以训练想法来更快的得到点子,更敏捷、更有意识地攫取你的点子。”
Pim和Per都提到中国学生的一点是,缺乏耐心。
Jan Aartsen (Holland)
对自然的热爱。“你不知道自然有多美,认为是造不出这么美的自然的 。”“生活在自然里,想着花,这就是我的生活。”
Jan认为花艺里最重要的因素是情感。
尊重花材太重要。
做一个花艺师是一条漫长的路。首先,你要知道所有植物的拉丁学名。其次,是知道怎样操作这些植物,并让它们能存活、保持得更久。这是花艺师们立足的根本。
作为国际花艺裁判, Jan将持久性作为一项主要打分标准(这点跟Per 一样)。他真心对花充满了爱,在意花的感受。
凌宗涌(台北CNFlower创立者)
“将自然引入室内”是他的艺术风格理念。
他认为就地取材是东方花艺的一个关键。因为气候原因,东方的花草没有欧洲的繁复多彩。
每一种植物都有它最独特的一面,当你发现它的花不那么吸引人的时候,它的果就会是最吸引你的部分。
对待东西方花艺美学的态度:“自己可以让自己的样子被全世界看见,它不属于日本,也不像西方,他真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样子。”
不赞同将艺术简单区隔:“当你刻意去区隔与别人的不同时,其实你也把自己的那扇门给关起来了。作为一个花艺师,我真的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先去欣赏别人的优点。当你只想要跟别人不同而去做出所谓跟别人不同的样子,其实你的不同只是在于你自己而已。”
举办 “跟着花开去旅行”活动。就地取材,呈现美。
对花艺从业的认知:“你要比别人早起,你要干的活比别人多,最后在光鲜亮丽的完成作品之后,你腿长,把它们交付给那些在最幸福的环境之下的人。所以,不要忘了自己到底为什么想要进这个行业,想要传递的是什么。”很诚恳。
Daniel Ost:
不起眼的材料都能变成杰出作品,不要太狭隘,一味追求艳丽的色彩和完美的花型。
“花道从完成的那一刻便开始凋零,就像音乐从开始的那一刻就注定种植,花艺如此循环着这样的命运。”开始做花的那一刻,他知道花已经在奔向死亡的路上了。
花艺不是用手做出来,而是用想法做出来的。
……………..分割线………………………………….
想到的一个点。花材没有low与不low之分。这种观点是因不思考而产生的偏见。便宜花材很多时候在使用时没有被好好对待,制作出的作品可能有些辣眼睛,使用贵花材的作品一般比较高雅和有设计感,因此产生了成见,形成思维定式,认为便宜花材做不出更好优秀的作品。
有关键情节透露
相关知识
暗访笔记游戏下载
园林花卉笔记
杜鹃花协会笔记
「插花笔记 Vol.12」人间富贵花
字体笔记
「插花笔记 Vol.10」春日花园
园林植物学笔记
花卉园艺笔记推荐书籍
我的养花笔记
动手学深度学习笔记(一)
网址: 笔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82437.html
上一篇: 生命 |
下一篇: 玉溪禾韵园艺产业有限公司——汇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