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见光范围内,大部分光波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利用,其中红光吸收利用最多,其次是蓝紫光。绿光大部分被叶子所透射或反射,很少被吸收利用。红橙光具有最大的光合活性,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青、蓝、紫光能抑制植物的伸长,使植物形体矮小,并能促进花青素的形成。
一、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阳光是花卉赖以生活的必要条件,是植物制造有机物质的能量源泉。它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的组成。
1、光照强度对花卉的影响
光照强度常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弱,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强。一年中以夏季光照最强,冬季光照最弱;一天中以中午光照最强,早晚光照最弱。光照强度不同,不仅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而且还影响到一系列形态上和解剖上的变化,如叶片的大小和厚薄;茎的粗细,节间的长短;叶肉结构以及花色浓淡等等。常依花卉对光照强度要求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阳性花卉:须在全光照下生长,不能忍受荫蔽,否则生长不良。这类花卉的最适照度为25000Lux,2000-4000Lux可生长开花,过强的光照同化作用减缓。如多数露地草花、仙人掌科、景天科等。
阴性花卉:要求在适度荫蔽下方能生长良好,不能忍受强烈的直射光线,一般要50-80%的荫蔽度。如蕨类植物、兰科植物。
中性花卉:对光照的要求介于阳性花卉与阴性花卉之间。一般喜欢阳光充足,但在微荫下生长也良好。如萱草、桔梗。
2、对花色的影响花青素必须在强光下产生,散射光下不易产生。
二、光照长度对花卉的影响
日照长度的变化随纬度而不同;植物的分布也因纬度而异,因此,日照长度也必然与植物的分布有关。在低纬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赤道附近地区),由于全年日照长度均等,昼夜几乎都为12小时,所以原产该地区的植物必然属于短日照植物;偏离赤道南北较高纬度的温带地区夏季日照渐长,黑夜缩短,冬季日照渐短而黑夜渐长,所以,原产该地区的植物必然为长日照植物。也就是说,长日照植物仅分布在南温带和北温带,而短日照植物常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光照长度影响植物的开花:
1、短日照植物 原产于赤道附近地区,周年昼夜几乎为12小时。包括热带、亚热带植物。当日照时间缩短到12小时或以下时才能成花。如一品红,菊花。
2、长日照植物 原产温带地区,在白昼日照长于12小的季节才开花。如一般春季、夏季开花的植物类型。
三、光的组成对花卉的影响
太阳中的红光、橙光、黄光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紫外光能抑制茎的伸长和促进花青素及维生素c的合成。
相关知识
盆景养护与管理(盆景养护管理实验报告)
松树盆景养护和管理(松树盆景养护知识)
毛竹盆景怎样养护(毛竹盆景的养护与管理)
盆景养护与管理
黄山松盆景的养护与管理
花卉艺术—盆景养护管理教案.doc
石斛盆景怎么养护和浇水(石斛盆景养护与管理)
阳台盆景夏季养护管理
杜鹃盆景怎样养护(盆景杜鹃的养护与管理)
荀子盆景的养护与管理
网址: 盆景养护管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82871.html
上一篇: 盆栽火炬花该怎么养 |
下一篇: 光照、盆栽密度处理对大花蕙兰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