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浙江非遗大省再添荣耀!花西子“薪火传承计划”入选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

浙江非遗大省再添荣耀!花西子“薪火传承计划”入选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叶海涵

在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浙江省一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极的保护措施而著称。近日,这一非遗大省再次传来好消息:共有4个项目成功入围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其中,中国美妆品牌花西子发起的“薪火传承计划”作为唯一的企业基金会公益项目,成为本次评选的亮点之一。

本次评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信息与网络中心联合主办,旨在表彰和推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评选共收到了来自亚太地区的200多个申报项目,经过严格的专家评议,最终确定了27个优秀案例入选。

序号

申报方

案例名称

1.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金钢马鬃绕线丝绣有限公司

蒙古族唐卡(马鬃绕线堆绣唐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就业带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

新疆大学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非遗研培项目:从技艺传承到产品开发及品牌塑造的创新实践

3.

浙江省宜格慈善基金会

薪火传承计划-非遗进校园

4.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关沱茶馆:以茶为媒,搭起文化与产业、科技进步的阶梯促进可持续发展

5.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非遗与青年”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6.

贵州省榕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贵州“村超”系列赛事助力乡村振兴

7.

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

汉中藤编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

8.

宁波市江北区玉成窑文化研究院

“玉成窑文人紫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9.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天涯明月刀》福建永定土楼客家非遗沉浸式体验项目”

10.

重庆市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所

非遗之光:照亮未成年戒毒者的重生之路

11.

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

益乐工坊——残障人手编中国结居家就业体系支持项目

12.

普洱市妇女联合会

促进可持续生计的“锦绣普洱”行动计划在佤族妇女中的生动实践

13.

福州市文化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福州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助力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发展

1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太极拳专业委员会

河南理工大学

太极拳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

15.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

江苏省珠算珠心算教育创新高质量发展

16.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

“太极拳一张图”——以数字技术保护传承太极拳

17.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非遗+青年”——苏州青年非遗新秀发展培养项目

18.

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大运河传统工艺工作站构建共富传播平台——拱墅区“非遗助力共富”

19.

湖南省弘鲲传统戏曲文化传习中心

以地方传统戏曲之美,育青少年全面发展

20.

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

青神竹编“以竹代塑”打造绿色竹意生活

21.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苗绣兴乡——贵州梵净山松桃苗绣可持续生计活动

22.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天才妈妈”公益项目

23.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千校计划”

24.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系列研学课程

25.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非遗薪火计划

26.

柬埔寨暹粒省文化艺术部

(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Fine Arts, Siem Reap Province, Cambodia)

巴萨戏剧:为当地社区提供体面就业

(Lakhaon Bassac: Creating Decent Jobs for Local Communities)

27.

印尼萨萨克族哇扬皮影偶戏基金会

(Wayang Sasak Puppetry Foundation)

龙目岛“萨萨克族哇扬皮影偶戏”非遗项目保护,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服务(Preservation of Sasak Wayang as Par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Lombok Island for inscription:Empowe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ocal Communities with Sasak Wayang)

11月26日,2024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人选案例发布会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浙江省共有4个项目脱颖而出,包括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薪火计划”、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大运河传统工艺工作站构建共富传播平台——拱墅区“非遗助力共富”、宁波江北区玉成窑文化研究院“玉成窑文人紫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花西子(浙江省宜格慈善基金会)薪火传承计划—非遗进校园。

这些项目的成功入选,不仅彰显了浙江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雄厚实力和卓越贡献,也进一步提升了浙江非遗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唯一入围的企业基金会公益项目,花西子“薪火传承计划”自2021年启动以来,通过“校外非遗传承人授课模式”,已面向凉山42所学校78410名学生,累计开展非遗文化教学5650小时,实现了包括彝绣、月琴、阿都高腔、彝族口弦、朵洛荷、金江鼓乐、蹢脚舞、傈僳族火草织布等36项非遗技艺走进课堂。

今年9月,花西子“薪火传承计划”创新“非遗传承人+学校老师”的授课模式,通过发起“在校老师非遗教学培育计划”,推动学校深入挖掘校内已有教师资源,扩大非遗教育教师队伍,让老师也可以成为非遗传承人,推动非遗文化从“进校园”到“在校园”。

据了解,此次入选案例将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案例库,在国际培训工作中使用,并适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此次“薪火传承计划”的成功入选,是对花西子品牌持续探索非遗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创新模式的肯定,也是对浙江省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高度认可。期待未来,通过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知识

浙江启动非遗传承薪火行动
花西子在凉山开启“在校老师非遗教学培育计划”,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到“在校园”
打铁花(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位理论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从七夕刺绣限定再谈非遗传承的“花西子模式” 一枚绣花针、数缕蚕丝线,在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穿针引线的刺绣工艺,究竟能在现代化妆品中绣出怎样的柳暗花明?作为东方美学的代...
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 非遗传承
【盆景技艺】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利益平衡
华科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1非遗文化我传承教案
传统插花:永不凋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网址: 浙江非遗大省再添荣耀!花西子“薪火传承计划”入选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8751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贵州施秉:沃土绽放文艺花
下一篇: 揭秘“土族花儿”:土族艺术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