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调查研究

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调查研究

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调查研究

【摘要】:为明确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种类、病原类群、为害损失及灾害特性,给甘蔗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15—2020年,分别对云南低纬高原蔗区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发生分布和品种抗性进行了调查鉴定,甘蔗成熟期收砍称量和测定分析甘蔗产量、糖分及损失率。调查鉴定结果表明,云南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有梢腐病、褐条病、锈病3种,存在复合侵染;梢腐病菌为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Fusarium proliferatum,优势种为F.verticillioides,褐条病菌为狗尾草平脐蠕孢Bipolari setari.ae,锈病菌为屈恩柄锈菌Puccina kuehnii和黑顶柄锈菌Puccina melannocephala,优势种为P.melanocephala;34个主栽品种中,对梢腐病、褐条病和锈病高抗到中抗分别有18个(占52.9%)、24个(占70.6%)、25个(占73.5%);60个新品种中,对梢腐病、褐条病和锈病高抗到中抗分别有35个(占58.3%)、32个(占53.3%)、41个(占68.3%)。其中,桂糖11-1076、闽糖12-1404、福农09-2201、福农09-71111、桂糖06-1492、桂糖08-1180、云蔗11-1074、桂糖06-2081、桂糖08-1589、粤甘48号、柳城09-15、云蔗05-51、云蔗11-1204、福农07-3206等新品种高度抗病,建议在生产上合理使用。测定结果显示,梢腐病、褐条病和锈病实测产量平均相对损失率分别为38.43%、25.6%、24.9%,最多分别为48.5%、32.8%、31.7%;甘蔗平均糖分分别降低3.54%、2.82%、3.11%,最多分别降低5.21%、3.71%、4.24%。研究结果丰富了低纬高原甘蔗病害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为甘蔗病害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1234187246572142592

相关知识

冬春季大棚蔬菜怎样保温防冻
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应用助力云南低纬高原葡萄产业发展
低纬高原种花技术获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适地适花”构建“云南模式”
科技成果丨低纬高原种花技术获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适地适花”构建“云南模式”
“低纬高原花卉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支撑云南鲜切花盆花单位产量和产值创造全国最高记录
园林花卉病害调查研究初报
杭州园林花卉真菌病害初报
红河州9项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
花生中后期病虫害
真菌病害的简明诊断与防治措施

网址: 低纬高原甘蔗中后期灾害性真菌病害调查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8768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要花?珀斯野猫连续两节比赛得分3
下一篇: 轮枝菌属真菌所致林木枯萎病研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