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菏泽国际国花博览园

菏泽国际国花博览园

项目背景

菏泽,古称曹州,作为中国牡丹品种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栽培历史,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 2012年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

目前,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到48万亩,品种1237个。牡丹盛开时节,菏泽花似海,人如潮,出现了万人争睹的动人场面。此地因花而名,花因地而荣,诗中盛况历千年今天又在菏泽呈现,牡丹与菏泽连在了一起,就有了闻名中外的菏泽牡丹。

项目定位

在城市层面:构建城市形象的门户区

在国家层面:进一步提升菏泽牡丹之都影响力,打造国内花卉博览产业明珠

在世界层面:打造现代化,生态化的全球一流花卉展示平台和大自然体验中心

规划策略

策略一:将一带一路思想融入园区整体规划

筛选一带一路范围内的特色国花进行种植和展示,同时,将与菏泽同为北纬35°线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色花卉进行集中培养和展示,并用园区内的“丝绸之路游览线”串联,打造高国际化水平的世界花卉博览园,为游客了解世界著名花卉提供平台。

策略二:将现代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

1.传统花卉种植业

 产业体系:小农业、单一型、劳动密集。

 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

 经营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经济。

2.现代花卉种植业

 产业体系:大农业、复合型、技术密集。

 城乡关系:一元化的城乡格局,社会化服务体系。

 经营方式:效益持续,商品市场化。

3.现代花卉产业聚集区

 产业体系: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特色更突出、资金技术更密集。

 城乡关系: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城乡格局更加协调,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完善。

 经营方式: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

4.旅游促进花卉产业发展与升级

(1)旅游休闲消费需求促进花卉产品的商品化;

(2)旅游休闲产业化加速花卉产业生产要素优化;

(3)旅游休闲产业化发展促进花卉产业劳动力转移;

(4)旅游需求多元化发展促使花卉产业链拓展;

(5)旅游发展的市场化促进企业化运作管理,加快产业经济结构调整;

(6)旅游发展联动性促进花卉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聚集发展。

策略三: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充分利用基地内现有水系形态,规划建设尽量避免对自然土壤和水系的破坏。进一步加强绿化覆盖率,严禁向现有水系内排放污水,保护水质。在保护的同时,加强土地及河道的景观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与大自然和谐的国际花卉博览基地。

策略四:打造休闲宜人的空间尺度与环境氛围

作为休闲旅游服务目的地,片区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打造宜人的空间尺度,适合于游客进行室外休闲活动;同时,通过加强景观环境的建设,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为游客提供一流的景观环境体验。

设计理念:

整个场馆外形运用仿生学花瓣造型,建筑外立面通过镂空造型使阳光能够穿透整个展馆,大幅度降低灯具能耗的同时,阳光也是展馆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在展馆绿化方面采用了多维度立体绿化设计,即在展馆顶部设计的屋顶绿化,增加场地绿化的同时也能增加场馆内部的保温性能。

场馆外部的立体式景观廊道也是设计中的一大亮点,从国花交易中心直接连通至本场馆内部与顶部的绿化场地,让通过该廊道的游客们能从此处完整的观看到场馆的外观。

相关知识

山东省菏泽市委书记张伦
关于山东菏泽与河南开封合并设置中国国花文化直辖市的研究
全网最全!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
昆明花拍中心菏泽分中心投入运营
菏泽牡丹
与新加坡携手共建新川兰花文化博览园 成都高新区再添一国际友谊会客厅
菏泽市举办第十一届国花婚礼大典
2024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开幕 以花为媒共促中外文化交流
以花为媒 共促中外文化交流 ——2024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掠影
汇聚500余种名贵兰花 成都新川兰花文化博览园加速建设中

网址: 菏泽国际国花博览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881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大学绿化设计规范
下一篇: 绿化应急预案(精选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