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年09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芳   李道敏   李兆周   刘二伟   李松彪   曹力   高红丽   侯玉泽   开通知网号

【摘要】: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s)残留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OPs与其他种类杀虫剂相比,具有杀虫广谱、价格低廉、残效期较短以及抗药性不显著等优点,广泛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但是,OPs的长期不合理使用,微量或痕量残留在蔬菜、水果和粮食上,对人、动植物以及环境造成了危害。因此,建立快速便捷,灵敏高效的OPs残留检测方法已刻不容缓。本文简要介绍了OPs的毒性、残留现状和管理措施,对仪器检测法如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以及快速检测法如酶抑制法、免疫法和生物传感器法等在OPs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为进一步研究OPs的残留提供基础。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小振;郭琳琳;刘博静;张翠华;新国标背景下食品中残留有机磷农药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01期 2 郑泽阳;史宗海;贾丽;GC-FPD测定蔬菜中5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基质效应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2年24期 3 唐万里;易守福;邓鸣;刘宇星;郑利军;陈同强;向俊;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肉及肉制品中11种农药残留[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年24期 4 易幸;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抑制法局限性探讨[J];中国蔬菜;2021年02期 5 刘美邱;稻谷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及存在问题[J];食品安全导刊;2020年06期 6 邰亮;张政;王林;气相色谱法测定大米粉中敌敌畏的残留量[J];安徽农学通报;2019年04期 7 赵丽萍;徐福春;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概况[J];农村科技;2018年11期 8 陈喆;吴凡;腌腊肉制品中敌敌畏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比较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8年18期 9 张凤云;高川;刘芹;杨彩霞;牛军;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猪肉中敌敌畏残留[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年14期 10 李秀婷;王军;赵亮亮;董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糖尿病发病关联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国君;顺式氯氰菊酯及其代谢物的环境行为、生物毒性及其污染修复[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苏逸菲;两种偶氮探针的制备及其在微量铜和阿维菌素检测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2 刘小云;赣南脐橙有机磷农残检测技术及鲜果中农残监测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20年 3 刘燕頔;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复杂食品基体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集美大学;2018年 4 赵海艳;柴胡等7种大宗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检测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5 全金香;嗜热菌Thermaerobacter subterraneun磷酸三酯酶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异源表达与性质表征[D];吉林农业大学;2018年 6 王祺;分散液液微萃取—色谱—质谱联用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7 陈鸽;对硫磷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8 赵晓琳;芦笋及其制品中多种农药残留UPLC-MS/MS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皓鹏;雷红涛;张炽坚;孙远明;徐振林;杨金易;手性农药兽药免疫分析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4年21期 2 么孝政;姚向晖;2013年唐山市丰南区市售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5年07期 3 朱赫;纪明山;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04期 4 廖春蓉;郭雅蓉;钱宗耀;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昆仑雪菊中1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J];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03期 5 张瑞云;周燕;蒋雪凤;钟小伶;俞涛;杭州市江干区农贸市场209份蔬菜中12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年09期 6 朱松明;周晨楠;和劲松;张雪吟;郭希山;基于酶抑制法的农药残留快速比色检测[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7 张宇童;杨兆娜;谢飞;马雪梅;王明连;有机磷农药神经发育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2期 8 张成博;李兆周;侯玉泽;李道敏;李松彪;李志康;张小帆;张腊梅;吕璞;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14年09期 9 杨迪;有机磷农药的残留、毒性和展望[J];硅谷;2014年06期 10 张腊梅;李道敏;李兆周;李松彪;张成博;张小帆;牛晓慧;王孟冬;侯玉泽;用于食品药品分析检测的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4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华修德;有机磷农药单残留及多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翊平;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免疫分析在几种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李道敏;李兆周;刘二伟;李松彪;曹力;高红丽;侯玉泽;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年09期 2 谢桂勉;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1年06期 3 赵会明;果蔬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11期 4 黄婷婷;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改进研究[J];现代食品;2021年09期 5 缪宇腾;卢一辰;陆利霞;熊晓辉;刘泽皞;环境介质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与进展[J];生物加工过程;2022年01期 6 杨艺玥;杨明;郑鹭飞;果蔬中氟吡菌酰胺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2年04期 7 付尧;于超;徐晨;白素琴;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北京农业;2014年12期 8 王高红;薛智凤;杨中瑞;侯莎;杨春;冯娟;植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2020年17期 9 王邦国;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J];今日畜牧兽医;2020年08期 10 李丽;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9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超;赵永亮;高敏;陈茜;曹梦琪;包奇;桑园土壤中草甘膦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A];2014年全国桑树病虫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陶燕飞;王玉莲;于刚;吴玉杰;袁宗辉;猪可食性组织中呋喃唑酮代谢物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与摘要集[C];2006年 3 陈冬梅;袁宗辉;王玉莲;陶燕飞;猪可食性组织中地塞米松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与摘要集[C];2006年 4 陈冬梅;陶燕飞;刘振利;王玉莲;袁宗辉;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陶燕飞;陈冬梅;黄玲利;袁宗辉;动物可食性组织中硝呋烯腙残留检测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潘丹丹;汤锋;岳永德;李治祥;硫丹残留检测方法综述[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汤婕;岳永德;汤锋;戊唑醇在香蕉中残留检测方法研究[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沈建忠;钱传范;江海洋;杨汉春;马杜霉素在鸡组织中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免疫亲合色谱一酶联免疫吸附法(IAC—ELISA)[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晓晓;张丽芳;薛飞群;费陈忠;林析;赵娟;王春梅;肖遂;王霄旸;张可煜;王米;郑文丽;磺胺嘧啶与甲氧苄啶在鸡肉与鸡肝中残留检测方法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0 周德刚;李应超;孙志文;何诚;鸡组织中对羟基肉桂酸残留的UPLC检测方法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雪松;用于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柳红霞;典型有机磷农药对大型溞、水丝蚓和锦鲫的毒性及降解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3 赵凤春;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的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4 朱凯丽;基于定向进化构建超灵敏的可视化的汞全细胞生物传感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 5 陈晓旭;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关键酶改造及转录调控提高酿酒酵母丙二酰辅酶A水平[D];山东大学;2018年 6 何毅;基于纳米材料与核酸信号放大策略构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7 吕鹏飞;纳米碳修饰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传感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9年 8 杨真;基于软磁材料巨磁阻抗效应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9 刘宇;聚吡咯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微球的制备与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构建[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10 王炜;巨磁阻(GMR)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及其在蛋白与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D];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庆;鸡组织中链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2 王中艳;动物性食品中癸氧喹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田良良;水产品中丙酸睾酮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杨艳玉;蔬菜中48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5 柯华生;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多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6 迟志娟;三乙膦酸铝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果蔬中残留检测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赵春晖;水产品中五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8 沈美芳;水产品中己烯雌酚残留检测方法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祖正贤;人参中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膳食风险评估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10 熊鹏媛;基于核酸信号放大的新型光电化学和温度型生物传感器用于有机磷农药的检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科技报 科技网记者 李一凡;山农大新技术实现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N];山东科技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符晓波;新型酵母生物传感器有望高效检测病原真菌[N];科技日报;2024年 3 记者 白毅;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生物传感器开发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李惠钰;生物传感器的纳米“开关”[N];中国科学报;2013年 5 实习记者 张佳欣;生物传感器:废旧光盘的“第二次生命”[N];科技日报;2022年 6 记者 张梦然;生物传感器检测脑瘤只需一滴血[N];科技日报;2022年 7 记者 刘霞;新型生物传感器可快速检测新冠病毒蛋白和抗体[N];科技日报;2021年 8 记者 刘海英;生物传感器可表征不同类型干细胞[N];科技日报;2019年 9 记者 马维维;新型生物传感器使急性心梗确诊率更高[N];科技日报;2018年 10 新华社记者 刘曲;新型生物传感器有助提高诊断效率[N];健康报;2018年

相关知识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蔬菜中26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
碳纳米管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及在中药中的应用展望
【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农药残留检测仪的原理
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 的基本情况
农药残留检测的几种方法
农药残留检测
一种双信号智能化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方法
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农药及其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网址: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8857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铜仁珍珠花生中5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下一篇: 气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14种有机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