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杖藜头酒挑,花梢上月高,任拍手儿童笑。
杖藜 zhàng lí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
(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諳尽江湖味,执青青杖藜。” ——《漢語大詞典》
头酒
最香醇的酒,指醑 ——《整理自网络》
挑 tiāo/tiǎo《國語辭典》
动
拣选。如:「挑选」、「挑剔」、「挑毛病」。《红楼梦·第一○二回》:「挑了个风清日暖的日子,带了好几个家人,手内持著器械到园踹看动静。」用肩担物。如:「挑柴」、「肩挑」、「挑水」。《水浒传·第二回》:「锁上前后门,挑了担儿,跟在马后。」动
引动、举起。如:「挑眉立目」。《红楼梦·第八一回》:「探春把竿子一挑,往地下一撩,却是活迸的。」用长形或尖形器具拨动。如:「挑火」、「挑刺」、「挑灯夜读」。唐·白居易〈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一种刺绣针法。用针挑起经线或纬线,将线从下穿过。如:「挑花」。《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曰:『十四娘近在闺中作什么生?』女低应曰:『闲来只挑绣。』」一种弹奏指法。手指反手回拨称为「挑」。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搬弄、煽动。如:「挑拨」、「挑战」。《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垂饵虎口,横挑彊胡,仰亿万之师。」引诱、逗弄。如:「挑逗」、「挑弄」。《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通「」。名
一种书写笔法。运笔向下,稍作停顿;向上提笔稍挫,扭锋顺势挑出而收笔。花梢 huā shāo
(1).花木的枝梢。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花上金铃》:“至春时,於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繫於花梢之上。每有乌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 宋 辛弃疾 《东坡引》词:“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緑,重帘下徧阑干曲。”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燕语花梢,花底黄鸝声更娇。”
(2).犹花巧。 老舍 《赵子曰》第二十:“作学生的时候出锋头是嘴上的,越说得花梢,越显本事。”
(3).谓颜色鲜艳。 康濯 《春种秋收》:“拿出许多花梢新奇的布匹和日用品,光问她想要甚么。” ——《漢語大詞典》
上月 shàng yuè
(1).上弦月。 南朝 梁 刘孝绰 《饯张惠绍应令》诗:“鲜云积上月,冻雨晦初阳。”
(2).前月。《红楼梦》第二回:“我这女学生名叫 黛玉 ……可惜上月其母竟亡故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 鸿甫 的老婆,上月在 上海 死了,所以 景翼 穿了重孝。” 丁玲 《奔》:“上月不知怎的,他眼一花,只听见一声喊,他就昏倒在地上。” ——《漢語大詞典》
高 gāo《國語辭典》
形
上下距离远的。与「低」相对。如:「山高水深」、「高楼大厦」 。超越一般水准的、等级在上的。如:「高等教育」、「高级」、「高手」。优良。如:「高材生」。价格贵的。如:「高价」。年纪老的。如:「高龄」。声音尖锐激昂的。如:「高歌」。名
物体直立时上下的长度。如:「身高」。高的地方。如:「居高临下」、「登高望远」。姓。如唐代有高适。二一四部首之一。动
尊崇、敬重。《韩非子·五蠹》:「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轻世也。」任 rèn/rén《國語辭典》
名
职责、职务。如:「责任」、「任务」、「任重道远」。职位。如:「就任」、「赴任」、「卸任」。量词。计算担任某种职务或具有某种身分期间的单位。如:「他连续当选三任会长。」动
委派。如:「派任」、「任免」。《书经·大禹谟》:「任贤勿贰」。听凭。如:「任意」、「任其自然」。担当、承受。如:「担任」、「任职」、「任教」、「任劳任怨」。相信。如:「信任」。《战国策·魏策二》:「王闻之而弗任也。」怀孕。《汉书·卷一○○·叙传上》:「刘媪任高祖而梦与神遇。」唐·颜师古·注:「任谓怀任也。」通「妊」。副
无论。如:「任你怎么解释,他都不听。」形
奸佞。《书经·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唐·孔颖达·正义:「任,佞也。」名
姓。如汉代有任尚。拍手 pāi shǒu
两手相拍。多用以表示欢迎、感谢或赞成等。《太平御览》卷九二四引 汉 杨孚 《异物志》:“孔雀其大如雁而足高,毛皆有班文采。捕得畜之,拍手则舞。” 唐 寒山 《诗》之十五:“拍手摧花舞,搘颐听鸟歌。” 宋 苏轼 《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诗:“儿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谈经义。” 元 陆蕙奴 《舟中漫成》诗:“弹后月明人拍手,不知元是断肠声。” 巴金 《死去的太阳》:“穿着短衫的工人们在学校里出现的时候,人行道上的学生便一齐拍手高呼‘工人万岁!’” ——《漢語大詞典》
儿童(兒童)ér tóng
古代凡年龄大于婴儿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列子·仲尼》:“闻儿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三:“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清 金人瑞 《下车行》:“儿童合掌妇女拜,三年有成我能謳。”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看见许多健康活泼的 广岛 儿童,在他们周围开放着美丽的鲜花。” ——《漢語大詞典》
笑 xiào《國語辭典》
動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或發出喜悅的聲音。如:「玩笑」、「嬉笑」、「微笑」。《論語·憲問》:「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譏笑、嘲笑。如:「見笑」、「恥笑」。《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副
致贈時,希望對方接受的敬辭。如:「笑納」。《水滸傳·第二回》:「特地使小校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不要推卻,望乞笑留。」相关知识
古时候的菊花和簪菊人
小学音乐老师教学故事 阳光下的花朵
【手慢无】13.9元10支!花初暖单头玫瑰7种颜色随便挑
处暑与酒的诗词(精选5首)
花篮舞蹈花挑秧歌舞台戏曲戏剧道具花篮
经典花诗歌语录汇总100句
怎么用酒瓶塞做儿童手工小制作昆虫教程
写梅花或雪的古诗
垂笑君子兰
紫梢花泡酒的功效
网址: 杖藜头酒挑,花梢上月高,任拍手儿童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0521.html
上一篇: 花梢日上雨痕乾,冉冉香风破嫩寒。 |
下一篇: 刺芒柄花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