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
Zinnia peruviana Linnaeus
云南分布
永胜、洱源、峨山、元谋、禄劝、巧家、文山。
参考文献
[1]马金双,李惠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万方浩,刘全儒,谢明.生物入侵: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有二歧状分枝,被粗糙毛或长柔毛。叶披针形或狭卵状披针形,基部圆形半抱茎,两面被短糙毛,三出基脉在下面稍高起。头状花序生枝端,排列成伞房状圆锥花序;花序梗膨大中空圆柱状。总苞钟状;总苞片多层,长圆形,顶端钝圆形,边缘稍膜质。托片先端黑褐色,钝圆形,边缘稍膜质撕裂。舌状花黄色、紫红色或红色,舌片椭圆形,全缘或先端2~3齿裂;管状花红黄色,长约5mm,先端5裂,裂片长圆形,上面被黄褐色密茸毛。雌花瘦果狭楔形,极扁,具3棱,被密毛;管状花瘦果长圆状楔形,极扁,有1~2个芒刺,具缘毛。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控制方法
注意监测,若发现该种群增长速度加快,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应组织人工铲除。
规范学名参考来源
Syst. Nat., ed. 10, 2: 1221 (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