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曹州牡丹甲天下 国色天香冠群芳

曹州牡丹甲天下 国色天香冠群芳

资料图资料图

资料图资料图

资料图资料图

  曹州牡丹甲天下 国色天香冠群芳

  菏泽,古称曹州,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是全国著名的戏曲之乡、书画之乡、武术之乡、民俗之乡和中国牡丹之都。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伏羲、尧舜的主要活动地。战国时期,孙膑在此创下了“围魏救赵”的光辉战例;黄巢从这里高举义旗,踏上了推翻唐王朝的征程。

  “曹州牡丹甲天下,国色天香冠群芳。”目前,菏泽牡丹的栽植面积已达25万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花色最全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基地和观赏旅游区,是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每年花开时节,接阡连陌,艳若朝霞,蔚为壮观,堪称世界一绝。

  一花倾国,千年独放冠群芳

  牡丹雍容华贵、美艳绝尘,自古被誉为花中之王。若从《诗经》中记载的牡丹算起,距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进入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使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园林,涉足园艺学。

  唐代时,关于牡丹的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化浓”,千古绝唱。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元姚遂的《序牡丹》,明人高濂的《牡丹花谱》、王象晋的《群芳谱》,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的《广群芳谱》、苏毓眉的《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曹州牡丹谱》等作品,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屡见不鲜。

  在菏泽牡丹不断发展和壮大进程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这些传说不仅赞扬了富丽多彩、雍容华贵的菏泽牡丹,而且歌颂了为培植牡丹付出辛勤汗水的菏泽人民。相传,菏泽有个青年花农,做梦都想着能把“花魁”的金匾挂在自己的门口。百花仙子告诉他,你如果真有志气,就要到黄河滩上取土,到东海汲水,花魁才能属于你。说完,从头发上拨下碧玉丢在地上,那玉绿光一闪,就不见了。青年花农跋山涉水,历经磨难,终于在玉入土的地方培育出一株绿牡丹,夺得了“花魁”金匾。这样,豆绿也就成了牡丹中的珍品。

  关于黑牡丹的故事,花农还会告诉你,女皇武则天令百花盛开为之祝寿,唯牡丹敢违天命,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出长安,一些誓死不离故土的牡丹被武则天纵火焚之。第二年,这些牡丹,竟神奇的开出了黑里透红的花。

  “壮元红”花大而艳,灿若晚霞。相传有个已被招为驸马的状元郎,千里寻亲,却意外见到了大自己十几岁的“妻子”,是她侍奉生父长达17年。就在生父逼他圆房时,一道圣旨传到宣他进京成亲。父命难违,君不可欺,他竟口吐鲜血倒地而亡。第二年,状元坟上生出了一枝牡丹,花大如盘,色如状元锦袍,人们称它为“状元红”。

  菏泽人民的生活与牡丹密切相关,作为菏泽牡丹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有其浓郁的乡土色彩。从流传在民间的有关牡丹的传说、故事,到文人墨客关于菏泽牡丹的记述、提咏,从中都可以看出菏泽人民的生活习尚、性格特征等。那些远离故乡的游子,在怀念家乡的诗文里,亦常以牡丹作为家乡的象征而寄以无限的眷念之情。

  明、清以来,菏泽牡丹甲于海内。清承德乾《过毛氏园》诗云:“微吟小醉踏春行,瞥见园林百媚生。也有天姿曾识面,几多国色不知名。芳菲莫怪美人妒,潋滟应关花史情。坐久景闲心亦静,绿杨深处传流莺。”由此诗可见,曹州亦是文人学士雅会品题之所。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即有两篇写及菏泽牡丹。

  随着菏泽牡丹种植快速地发展,牡丹文化被逐渐被人们重视。牡丹文化兼容了多门科学,其构成非常广泛,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领域。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此。

  花开富贵,牡丹之都最动容

  菏泽牡丹史上也称曹州牡丹。以其枝挺拔有致,叶繁茂多姿花雍容华贵而“甲于海内”,被誉为观赏牡丹之上品。菏泽牡丹栽培始于何时已难于查考,早在南宋就记载,至明朝的嘉靖年间,栽培已盛。到了清代更加兴盛,栽培面积已达千亩,曾建牡丹园数处,尤以“桑篱园”“凝香园”“绮园”最为著名,菏泽牡丹在中国牡丹发展史上独领风骚500余年。《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代即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说。

  菏泽牡丹是在明清以来风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几处牡丹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清朝道光年间的赵氏园、桑篱园,创于明代的毛花园,以及当时的铁藜寨花园、大春家花园、军门花园等。当时的县志记载:“每至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同时,让牡丹冬季开放的技术也在清代道光年间问世,成了菏泽花农的一门绝技,花农通过严格控制温度、湿度、调节光和空气,使牡丹隆冬发育,春节怒放。

  菏泽牡丹的种植面积十分广阔,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多时曾达五千亩,1976年调查还有三千多亩,单是城东的“曹州牡丹园”就占地一千亩。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花期时候,千顷牡丹,一望无际,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好似人间仙境一般。

  菏泽牡丹还在国内外重大花展中连连获奖,盛誉海内外。在一、二、三、四届全国花草博览会上,菏泽牡丹夺得金、银、铜奖,科技进步奖,优质展品将计26个。在三次香港国际花展中,菏泽牡丹引起轰动,夺得冠军奖一个,一等奖3个。在法国波尔多市国际花草博览会和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博览会上,分别夺得竞赛总分银质奖和牡丹芍药干鲜花银质奖。在第四届花博会上,菏泽牡丹独领风骚,一举夺得唯一的一个“景点特别奖”和6个单项奖。

  尤其在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菏泽牡丹艳压群雄,一举夺魁,共获得了111枚牡丹单项奖中的81枚。其中三枚大奖,菏泽“曹州牡丹园”和“乔子红”牡丹各夺1枚;12枚金奖,菏泽牡丹“黑花魁”、“曹州红”等摘取10枚;36枚银奖,菏泽牡丹“胡红”、“兰田玉”等拿来26枚;60枚铜奖,菏泽牡丹“花二乔”、“黄花魁”等获43枚。专家评委一致评价:“菏泽牡丹花大、色繁、开得饱满,不愧为国色天香。”2012年,菏泽牡丹黑、红、黄等九大花色1237个品种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源产地标记注册认证。

  近年来,菏泽牡丹不断发展,传统品种延绎不断,新育品种日益增多。“大田牡丹催花”技术的研发成功,可人工控制牡丹的花期,使其四季开花。目前,菏泽已成为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每年都有上百万株牡丹供应外地,200余个品种。在销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洛阳、西安等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的同时,还远销日本、朝鲜、苏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芬芳四溢,牡丹产业结硕果

  菏泽充分发挥牡丹资源优势,以膨胀提升牡丹种植业为基础,以全面推进综合开发利用的牡丹加工业为关键,以繁荣发展牡丹文化旅游业为动力,不断推进牡丹产业快速发展。成功建立起牡丹资源全面综合开发利用的生产经营体系,在利用牡丹特色资源、开发新资源产品、发展牡丹特色经济上发挥出先导和示范作用,把牡丹产业培育成为拉动经济高效跨越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

  为实行规范化种植,菏泽出台了《关于加快牡丹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牡丹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的意见》,对新增成方连片50亩以上的牡丹种植农户,以每亩200元标准给予补贴。按照牡丹产业规划,根据集中种植、成方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把牡丹产业建设的重点向八大种植基地集中,实行统一种植规划、统一布局定点、统一定植标准、统一培育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提供农资服务的“六统一”模式,重点围绕临商路、菏鄄路、纬一路发展3万亩牡丹集中示范区,建设三大牡丹集中种植观光带。

  菏泽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协助企业申请银行贷款,对重点牡丹深加工龙头企业予以财政贴息贷款扶持。重点培育了尧舜牡丹、盛华牡丹、花卉大市场为主的龙头企业。目前尧舜牡丹产业园占地2000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一期投资6亿元,研发中心、生产加工区办公楼和职工倒班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第一条年产一万吨牡丹籽油生产线已正式投产,牡丹油软胶囊生产线正在安装;牡丹花蕊茶已试生产;牡丹日用化工产区正在建设。盛华牡丹产业园1500平米的牡丹温室大棚、1100平米的恒温冷库、2000平米的牡丹花茶加工车间建成并投入使用。花卉大市场占地1500亩,总投资2亿元,催花大棚和展厅已启动建设。

  围绕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菏泽成立了牡丹产业化管理办公室,组建了全国第一个牡丹产业研发中心,先后举办了国家牡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首届专家顾问委员会高峰论坛、牡丹产业日用化工高峰论坛,与中国工商大学联合成立中国牡丹应用研究所,加快推动牡丹产业综合开发利用,使牡丹产业科技成果向市场产品转变,延长牡丹产业链条,拓展牡丹应用领域。目前,牡丹营养食品、牡丹日用品已小试成功,牡丹食用菌已培育成功,牡丹酚、黄酮等牡丹有益成分的提取工艺正在深层次研发。

  菏泽以牡丹为推介品牌,着力加快牡丹观赏旅游业。加大景区提升改造力度,搭建高档次观赏平台。对曹州牡丹园、精品牡丹园、古今牡丹园和天香牡丹园全面实施提升改造,园内牡丹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余亩。其中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改造的曹州牡丹园面积由原来的700多亩增加到近1600亩,整个园区划分为牡丹品赏、休闲娱乐、科研科普、城市窗口四大功能区,景点从4个增加到39个,现已成为世界上牡丹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植物园林景区,进一步展现了“中国牡丹之都”的特色风貌,逐步融入了“滨海观光—济南看泉—泰山揽圣—曲阜观古—菏泽赏花”的省内旅游热线。2012年,共接待中外游客3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6.5%。

  目前,菏泽已形成牡丹花卉专业村35个,从业人员5万余人,大型牡丹苗木繁育基地50余处,反季节牡丹温室催花大棚1000多座,年产标准化牡丹观赏种苗1000万株,牡丹四季催花300万盆,牡丹鲜切花400万支。新品种的培育占全国的90%,对全国牡丹种植苗木支持率达85%,苗木出口率占全国的80%。新品种的培育占全国的90%。牡丹籽油、牡丹“不凋花”、牡丹茶、牡丹胶囊、牡丹化妆品、牡丹营养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已批量上市,培育牡丹深加工企业120多家,牡丹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牡丹产业由过去单一的观赏、药用逐步走向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综合开发利用。(李得安 郜玉华 整理)

相关知识

牡丹催花,牡丹盆栽,牡丹干花,牡丹抱枕,牡丹精油,芍药苗
菏泽牡丹
曹州大庙会:花卉文化与花朝文化相结合
岳阳市人大常委会
菏泽牡丹 走向世界(新时代 新画卷)
国色天香话牡丹
国内五大牡丹赏花地(附:牡丹花花期、地点、观赏攻略)
牡丹花开洛阳城
牡丹花开惹人醉 国色天香竞芬芳
国色天香牡丹花

网址: 曹州牡丹甲天下 国色天香冠群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17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种植油用牡丹要谨慎哦
下一篇: 浪花朵朵2024图书目录电子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