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赏花除了评花色与花香,还要看花之风韵,用清朝画家松年的观点来说,叫“花以形势为第一”。
花姿与花色一样,可以“养眼”,所以古人赏玩花木无不看重姿态造型。美的花姿可以弥补晚开的遗憾,明陈道复《题秋海棠》诗句即称:“翠叶纷披花满枝,风前袅袅学低垂。墙根昨日开无数,谁说秋来少艳姿。”
花姿有横、斜、曲、直、垂、悬之分,各有特长,犹如妙龄女子的身姿:横姿恬静,斜姿豪放,曲姿婉约,直姿庄重,垂姿轻柔,悬姿飘逸。各种花姿,在盛开时节竞风流,即如五代文人徐铉在《柳枝词十首》所说,“新春花柳竞芳姿”,但徐铉本人“偏爱垂杨拂地枝”。
花的斜姿曲势似乎更受古人欣赏,而这种姿态以梅姿最为典型。自称“梅妻鹤子”的北宋诗人林逋对梅花的色、香、姿都有独到观察,他在《山园小梅》诗中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横斜,暗香浮云,此情此景,真是醉了。
明清以来,人们喜欢斜姿曲势的梅花,一度近乎病态。据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文,当年江浙人的赏梅观是:“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为此,花匠要“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龚自珍认为这样是“病梅”,但从中透露出了古人对花姿的讲究。
古人赏花的讲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赏花的形式:
古人赏花不仅追求多形式、多层次的美的享受,而且更追求由此而获得的心灵上的感受。按时代先后有曲赏、酒赏、香赏、谭赏、琴赏、茗赏等。其中以唐代之酒赏、五代之香赏、明代之茗赏最具特色。
赏花的内容:
包括如何观“色”、如何闻“香”、如何品“姿”、如何赏“韵”。此外,还有专门的《花历》记载不同月份看哪些不同的花。
赏花的心态:
古人赏花首先看花之色。玫瑰的红、菊花的黄、玉兰的白……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古人称为“养眼”。闻花“香”:古代花分九品。李正封诗云: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花之美在乎“色”,亦在乎“香”,所谓“国色天香”,缺一不可。古人看重花香,与“香气养性”的观念有关。古人对香颇有讲究,分出“养口”、“养鼻”、“养目”等不同类别,花香属于“养鼻”类。赏花“姿”:花以形势为第一。花姿与花色一样,可以“养眼”,所以古人赏玩花木无不看重姿态造型。美的花姿可以弥补晚开的遗憾。品花“韵”:韵乃花之品质和精神。古语云:梅标清骨,兰挺幽芳,桃有羞靥,李谢浓妆,杏骄疏雨,菊傲严霜。古人认为,“不清花韵,难入高雅之境”。花韵可以“养心”、“怡神”。
赏花的时间:
古人赏花还讲究时令,即什么季节看什么花,袁宏道在《瓶史·清赏》中称:“夫赏花有地有时。”不同月份看不同的花,有专门的《花历》(花月令)可查。明程编的《花历》称:“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秋为木樨,为莲、菊;冬为蜡梅。”
综上所述,古人赏花的讲究既包含了对花本身的色、香、姿、韵的品味,也涵盖了对赏花时机和环境的选择,以及通过赏花达到的心灵愉悦和文化修养的提升。
相关知识
古人赏花的讲究 古人最爱什么颜色的花
古人赏花的讲究 什么季节看什么花
古人赏花,花样百出
古人赏花有哪些讲究? 闻花“香”将花卉分成九品
古人赏花有哪些讲究?闻花“香”将花卉分成九品
【书画界】古人赏花,花样百出!
聊聊古人赏花
[文史知识]古人如何赏花?
古人赏花有哪些讲究? 闻花"香"将花卉分成九品
如此风雅,古人赏花习俗知多少?
网址: 古人赏花的讲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2033.html
上一篇: 论乡村旅游开发的民俗资源凭借 |
下一篇: 美好的春日,看看汉代这些传承数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