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中国农业气象》 2005年04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张学霞,葛全胜,郑景云,张福春   开通知网号

【摘要】:对北京春季6种物候的计算得出其代表性指标—山桃始花期,并分析物候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模式。根据气温变化态势,将历史时期气温和物候资料划分为4个时间段,并采用u检验论证时间段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分析物候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模式和机制,得出:物候期的提前与推迟对温度的增高与降低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在同等增、降温幅度下,因降温而导致的物候期推迟幅度较因增温而导致物候期提前幅度小;平均气温增高1℃,北京春季物候期提前2.8~3.6d。并估算了未来北京春季物候变化趋势。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智能排版>>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341872465721425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霞,葛全胜,郑景云,张福春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业气象;2005年04期 2 魏家玲;生态物候遥感的进展与展望[J];城市勘测;2013年04期 3 温小玲;吴希从;浅谈物候资料在园艺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07年08期 4 郝宏飞;辜永强;郝宏蕾;喀什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05期 5 崔德卿中国古代的物候和农业(上)[J];古今农业;2003年01期 6 李胜强,张福春物候信息化及物候时空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7 宛敏渭;物候与农时[J];科学大众;1962年03期 8 杨光;论黑龙江地方志中物候志的编纂[J];中国地方志;2023年04期 9 赖虹燕;陈帮乾;云挺;尹雄;陈岳;吴志祥;寇卫利;气候变化背景下橡胶树物候研究进展[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3年06期 10 王钊;物候回旋 随图婉转 动植物形象在清宫物候绘画中的呈现[J];紫禁城;202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山清;王晓梅;田惠平;宋良娈;潘苏菲;气候变暖对吐鲁番地区木本植物春季物候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韩超;丁德平;郑景云;中国华北地区近40年物候春季变化[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李世忠;谭宗琨;夏小曼;张印平;邹丽霞;唐广田;桂北地区动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肖宜安;陈香;胡雪华;克隆植物血水草开花物候与其生殖特性[A];第三届全国植物生态学前沿论坛第三届全国克隆植物生态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赵海英;黄磊;陆春花;栗锡龄;用物候指标进行气候调查的初步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6 李世忠;李江南;气候变暖背景下广西物候变化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7 高祺;缪启龙;赵世林;近43年石家庄春季物候与气候变暖的关系[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夏小曼;龙国兰;黄汝红;区铭香;雷雪梅;气候变化对雁山楝树物候的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9 徐岩岩;张佳华;基于MODIS数据提取东北地区水稻主要物候期[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10 韩超;丁德平;李讯;中国物候季节时空分布规律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岳;冬、春不均衡增温对温带树木春季物候的影响及机理[D];东北师范大学;2021年 2 马勇刚;中亚干旱区植被物候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3 贾鹏;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物候研究:群落,功能特征与系统发育[D];兰州大学;2011年 4 卫炜;MODIS双星数据协同的耕地物候参数提取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安淳淳;基于MODIS数据的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019年 6 田艳林;黑龙江流域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多尺度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0年 7 乌日罕;蒙古高原植被物候对水热条件的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 8 李兰平;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植物开花物候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9 邓国荣;北方森林春季物候对昼夜温度的响应及反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2年 10 毕超;基于多源数据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与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鑫彤;北方森林春季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的敏感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3年 2 黄雨馨;高原地区湖冰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1年 3 解鹏飞;湖冰物候遥感监测及数据处理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20年 4 杨雪芹;北宋诗歌中物候描写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20年 5 孙宗臣;中国城乡植被物候的空间分布及驱动机制[D];浙江师范大学;2023年 6 张鸿芳;青藏高原湖冰物候遥感监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3年 7 李岳峰;新疆天山雪岭云杉物候变化及其气候影响因子分析[D];新疆大学;2021年 8 张芽茹;上海常见落叶树种叶物候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 9 赵旭;北京典型乔木幼树非结构性碳的物候存储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22年 10 李景秋;基于涡度相关技术的植被物候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物候与气候[N];西藏日报;2000年 2 记者 陶婷婷;植物地上与地下物候对气候变暖响应的非同步性[N];上海科技报;2021年 3 本报记者 王卉;物候研究期待中国声音[N];中国科学报;2013年 4 记者 李锦丹 通讯员 周飞;华南植物园在树木春季物候沿海拔对气候变暖响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N];广东科技报;2018年 5 采访人 本报记者 汪应琼;气候变暖下的物候反应[N];中国气象报;2015年 6 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 揭示南岭地区开花物候如何响应气候变化[N];中国科学报;2021年 7 本报记者 王婷婷;物候研究:最熟悉的“陌生人”[N];科技日报;2013年 8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栋;繁花背后的青岛“物候密码”[N];青岛日报;2024年 9 记者 徐扬;近30年“物候”剧变,开花更早落叶更迟[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于永吉 杨灏 首席记者 陈洋;看物候看墒情适时播种[N];黑龙江经济报;2014年

相关知识

常绿阔叶树种栲树开花物候动态及花的空间配置
牵牛花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响应
中国近2500年来植物重花历史记录之物候研究(续)
花期预报:若是花有信 赏花更从容
温度与降水协同作用对短花针茅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干旱荒漠区植物生态位对水盐的响应
1963
气候变化对中国花生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PDF 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江苏省人民政府 第十九期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
北京春季赏花踏青文化活动30项出炉

网址: 近150年北京春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49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春日花盛开 花儿里的气象经
下一篇: 关于全年绿化养护工作计划(精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