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延续“七夕节”背后的文化内涵

延续“七夕节”背后的文化内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今天,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节。时至今日,在很多人眼里,七夕节还被仅仅视为“中国情人节”,“七夕文化”被“爱情经济”所裹挟,七夕节的“时代魅力”无法完美彰显,其文化内涵的发掘、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民俗传承情意浓,传统文化焕新彩。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是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农历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等,都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脉,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在历史进程中,七夕被赋予“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由此进入现代人眼帘。虽然早在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放眼当下,七夕节仅剩下“爱情”象征。每当七夕来临之际,广大商家参与、无数企业盯住,将七夕节简单地归类于“情人节”,浓浓的“商业味道”挤掉传统韵味,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等元素少见甚至不见,可谓是表面上热闹,内容上单一,文化上缺失。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所以更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承发扬七夕节文化,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是文化软实力的彰显。各地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立足历史、放眼时代,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深厚底蕴,植入更多“中国元素”,传承“民俗风俗”,竭力让七夕节的时代魅力更强、让七夕文化的时代启迪更足,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高帆)

相关知识

木芙蓉的花语和意义(探寻木芙蓉背后的文化内涵)
马兰花的象征意义(探寻马兰花背后的文化内涵)
向日葵的象征意义(探究向日葵背后的文化内涵)
海棠花的象征意义(探寻海棠花背后的文化内涵)
茶花的象征意义及含义(探寻茶花背后的文化内涵)
薰衣草的寓意与象征(探寻薰衣草背后的文化内涵)
芙蓉花(探寻芙蓉花的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
玫瑰花的象征意义与文化传承(探寻玫瑰花背后的深刻内涵)
百合花的花语与象征(揭开百合花背后的文化内涵)
桃花的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探寻桃花背后的深刻寓意)

网址: 延续“七夕节”背后的文化内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789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7夕2023年是几月几日 七夕具
下一篇: 王永平:七夕家家乞巧忙——七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