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式“情人节” 切莫忽视七夕的文化内涵

中国式“情人节” 切莫忽视七夕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七夕节算是最浪漫的一个了。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传说流传千年不衰,给这个节日增添了浓浓的爱情味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将唐玄宗和杨玉环比作牛郎织女,而留下了这共誓白头到老的千古绝唱。北宋词人秦观也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写过一首《鹊桥仙》,也留下了一句荡人回肠的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古代之人尽管口口相传着爱情的美丽誓言,却没有我们浪漫。你看,在七夕期间有多少相亲大会亮相啊:滹沱河畔的叶子广场有百人的相亲大军聚集在一起,忙着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灵寿七女山景区举办百人相亲活动,此处的“七女文化节”还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鹿泉抱犊寨景区推出“七夕爱情对对碰”活动,选取近千首(副)有关七夕与爱情的对联、诗词、歌曲,经拆分后供有缘人寻找续对,赢取奖品……然而,在各景区组织的大型活动中,我们分明嗅出了其中的金钱味道,是借着传承七夕文化的外衣,行谋取经济利益之实。

大家习惯上称七夕节是中国式的“情人节”,要比对着西方人过情人节的习俗给心仪的人送去玫瑰花,那是对七夕的误读。在中国古代,七夕节又被称作乞巧节。每逢七夕,少女们就会向心目中的“爱情女神”――织女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幸福的姻缘,此即谓乞巧的来历。因而,过七夕的习俗多与妇女穿针引线有关,也有制作巧果这种七夕应节食品的习俗,《闯关东》里面“文儿他娘”不就是用这种东西来送礼的么?

可是,我们今天过七夕节,还有多少人知道这些习俗呢?留下的只是浪漫或是炫耀,把这个美丽的节日弄得俗之又俗,文化气息荡然无存,这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七夕节吗?所以我说,切莫忽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

相关知识

由巧克力涂抹的“七夕”果真是中国的情人节吗?
七夕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
七夕情人节送鲜花的祝福短语
七夕源自天象崇拜?为何被称作中国的“情人节”?
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初几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中国式浪漫,是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话说“七夕”中华情人节
七夕又被称作什么节,七夕算什么情人节?
北大教授张颐武:七夕非情人节 是真正的女儿节

网址: 中国式“情人节” 切莫忽视七夕的文化内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790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牵 牛 花 传 奇
下一篇: 在千年的中国式浪漫追寻中涵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