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闽南文化】农历七月初七 七娘妈生 !

【闽南文化】农历七月初七 七娘妈生 !

七星娘娘又称七星妈、七娘妈或七星夫人,是中国南方和台湾一带汉族民间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神。指的是天帝的女儿,有的说法特指织女,有的则是指天帝女儿中不包含织女在内的六个姊妹。人们认为幼儿能成长到十六岁,期间受了神仙的庇佑,所以满十六岁时,要在农历七月初七那天参加成年礼,以感谢神明的保护并宣示小孩已经长大。 相传七娘娘是天帝的第七掌珠,是儿童的保护神,特别是女孩子。七星娘娘在汉族民间又被称为情侣的保护神,保护情侣间能百年好合。

七娘妈的信仰,在闽南及客家两个方言群中又有著不同的传说。

闽南的传说中织女的姐姐们由于同情牛、女两人被王母娘娘拆散,便暗中保佑那两个孩子,使他们平安健康的长大。由此才发展出七娘妈是儿童保护神的说法。为人父母者,为了能让神保佑其子女,就把子女送给七娘妈为义子或义女,称为“拜契”。

客家人也有“拜契”的习俗,但是原因截然不同:相传七星娘娘有七位,自从织女离开后,只剩下六星在一起,由于没有固定祭祀的庙,所以在神格上属于闲神,平时下凡来游游闲闲。相传七星娘会抓人小孩,因此八字低的就给她作契子,以保平安。客家人祭祀七星娘时也不用七娘妈亭,而是一张印就的七星娘图,以香炉压住。为子女求七星娘絭的父母须手持杯交,口念:“红(白)花枝某姓某名,身体欠安,容易惊吓,现在要作你的契子,带你的絭,以后若有遇到,就不要随便摸他,如蒙允许,请赐一杯交”。直至七星娘允许“圣杯”为止。

民间信仰七娘妈者,皆于七夕此日黄昏供祭。供品有软粿、圆仔花、鸡冠花、茉莉花、树兰、胭脂、白粉、鸡酒油饭、牲礼、圆镜。必不可少的还有一座纸扎的七娘妈亭,家有刚满十六岁者,特供粽类、面线。祭后,烧金纸、经衣、并将七娘妈亭焚烧,无法焚尽的竹骨架丢至屋顶,表示该孩童已成年。胭脂、白粉一半丢至屋顶,一半留下自用,据称可使容貌与织女一样美丽。

七娘妈亭是以竹片、和纸糊成,有一层、二层、也有三层,通常与金纸、经衣一并焚烧供献,此称“出婆姐间”,表示子女成年。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揭秘港台民众如何过七夕 活动多情味浓
七夕又被称作什么节,七夕算什么情人节?
七夕节送什么花合适
七夕情人节
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初几
惠州七夕传统习俗介绍(汇总篇)
七夕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
七夕,那些你不知道的节日传统[2]
94岁“花婆婆”坚守花摊62载
【七夕情人节节日】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日,由来,习俗,礼物,活动

网址: 【闽南文化】农历七月初七 七娘妈生 !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804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下一篇: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情人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