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属于我们的中国情人节
今年迎来了七夕线上餐厅预订的强势增长
节前三天,线上餐厅提前预订量同比增长95%
“预谋”已久的心思只为最好的甜蜜食光
预计将超过今年情人节的订单量
同比去年翻倍的订单里除了浪漫小资的北上广也有“节日消费”强势崛起的二线城市;浪漫新潮并不是90后专属热爱工作但更热爱仪式感的80后是七夕预订Top1看七夕大数据,洞察中国情人节消费新趋势
预计今年七夕当日餐厅预订超情人节,同比去年七夕前三天预订量增速达95%,节日当天达到顶峰;美团大数据发现,节前每天的预定量都高于去年同期,越接近七夕,越拉开与去年的差距。
2020年节前14天以上开始预订的西餐厅占比67%,西餐和日料是预订较多的品类;其中餐厅预订人均200元以上餐厅订单超一半,人均500元以上占比14%;
今年七夕31-40岁人群预订占比最高,40岁以下群体占比超9成。男性预订占比达62%,更偏向300元以上高档餐厅,女性订单集中在人均消费300元以下餐厅。虽然男女都会首选西餐、日料,但女性的餐厅选择范围更广,江浙菜、火锅、粤菜、川菜、自助餐、东南亚菜都在候选名单里;
近两年的七夕订单需求里都发现,情侣更愿意选择安静的环境和靠窗的位置;可以看出来情侣约会选择餐厅普遍遵循的几大原则:贵的,有归属感的,环境氛围好的;
七夕餐厅预订城市以上海、北京为首;上海连续两年位居第一,今年订单是北京的3.7倍。同比去年餐厅预订量最多的城市是合肥,增长近1.5倍,嘉兴也增长近1倍;截止节前3天,北京、杭州、深圳增长近1倍,除了部分城市受到疫情影响,其他主要城市七夕餐厅预订量都在增加;
上海、北京和深圳选择人均500元以上高档餐厅的比例远高于其他省份,新上榜的苏州和宁波更爱200-500元价位段餐厅;天津选择50-150元餐厅的比例占7成;
除了西餐日料,大部分城市会首选本地菜;同时上海人更多选择粤菜和特色菜,北京则愿意选择接地气的火锅;
今年七夕,你是怎么过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七夕大数据:上海人爱提前订座,阿姨爷叔撑起买花“半边天”
饿了么:母亲节鲜花预订量首次反超情人节
七夕“浪漫经济”升温,鲜花、餐饮已开启抢先预订
七夕约会餐厅一座难求 女性买花订单增长翻倍
火热七夕点燃“浪漫经济”
七夕浪漫经济升温!厦门鲜花、餐饮预订爆满
餐厅情人节方案
七夕花卉交易量逆袭情人节
餐饮情人节活动方案(通用18篇)
美团七夕大数据:鲜花销售突破4亿
网址: 七夕餐饮数据洞察 | 餐厅预订上涨95%,超西方情人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8451.html
上一篇: 昆明池·七夕公园开展食品卫生安全 |
下一篇: 商场活动浪漫情人节餐厅促销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