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
是一个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浪漫节日
我们常常在节日吃应景的美食
那七夕吃什么呢?
1
吃巧果
巧果应该是七夕最应景的美食了,毕竟它别名就是七夕果,又叫乞巧果子。它的外表看起来也很好看,是和七夕有关的花样。它是用面粉制作而成的糕点,给其取名为“乞巧”,是古代女子祈祷织女赐予自己一双巧手。
2
吃巧芽面
在七夕节,有些地方会有吃巧芽面的习俗。巧芽面的“芽”也就是豆芽,用豆芽煮好的汤作为面的浇头,巧芽面的面条则选择手擀面。面条纤长,在七夕节吃面寓意着家人心连心。
3
吃巧酥
据说巧酥在古代的时候有很多,一般是民间贩卖的。民间的糕点铺子会在七夕这一天制作出形象和女人相似的酥糖,将之称为“巧人”。一般女子会很喜欢买,以此来庆祝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
4
吃炒豆茶
厦门同安地区每逢七夕都会制作传统美味炒豆茶,这种炒豆茶的口味很好,很受喜爱茶的人的喜欢。在七夕的夜晚喝一杯炒豆茶,不仅浪漫雅致,还寓意生活更加甜蜜和美。
5
吃石榴
在福建东山岛,七夕节几乎家家都会吃石榴。这天的晚宴会十分丰盛,以表达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晚宴结束后,大人会请后辈拿石榴,放在门扇和门槛之间,全家人分享食物。而且石榴的寓意也很好,预示着多子多孙,多福多寿。
6
吃麻老
麻老,正确的名字应该是麻糯,是为纪念牛郎织女而诞生的七夕节食品。在龙岩地区,父母在每年七月初七前几天买麻老送女儿,尤其是婚后第一年,还要用小篮子装好,一整篮子的祝福送给女儿。
7
吃江米条
用糯米面加上豆粉和麦芽糖水制作而成,搓成长长的圆条,放到油锅中炸熟。最后再裹上白糖,吃起来香香脆脆的,回味还甜滋滋的。
8
吃蚕豆
七夕节有“分豆结缘”的习俗。这一天,邻居和朋友互相赠送蚕豆,吃蚕豆在月光下聊天,以纪念彼此的缘分。吃完蚕豆,就不会有争吵,之前的恩怨也就烟消云散了,希望生活和和美美,没有争吵,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贵的传统。
9
吃荸荠
七月初吃荸荠是江门泰山的传统习俗。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初七清晨),当地家家户户拜神,称为“木仙”。荸荠、果冻和水果是不可缺少的供品。而且口味也很好,吃起来脆生生的。
来源:“幸福I站前”微信公众号网络综合
编辑:阴中杰 葛锦慧
审核: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