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领读|七夕共读中国爱情故事《牡丹亭》

领读|七夕共读中国爱情故事《牡丹亭》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从古至今,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从凡人到神仙,爱情始终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成为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其中,《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此剧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此外,《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时值七夕情人节,让我们跟着邹元江老师一起来感受催人泪下、感天动地的经典爱情故事,领略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领读第一天

汤显祖(1550-1616)在中国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创作了杰出的传奇戏剧《牡丹亭》。该剧刚一脱稿就“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优伶争歌舞之”,从汤显祖在世时起直至明清时期几百年间,对读者和观众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广大妇女都为剧中杜丽娘的命运而感伤。

如娄江丽人俞二娘,因酷嗜《牡丹亭》曲,惋愤断肠而死,年仅十七。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已六十六岁的汤显祖当见到俞二娘所批注的《牡丹亭》时,满怀伤情,写下了《哭娄江女子二首》诗:“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又有杭州女伶商小玲,尤擅演《牡丹亭》,以致沉迷于其中而郁郁成疾。一日演《寻梦》,泪盈满面,随声倚地,春香上视之,已气绝矣。

《牡丹亭》究竟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这么多的女子而感伤?这个故事发生在宋光宗年间,南安府太守杜宝为了使独生女儿杜丽娘“他日(嫁)到人家,知书知礼,父母光辉”,请来了一个60岁的腐儒陈最良给杜丽娘讲书。

这个陈最良从15岁开始就考学,那个时候的考学每三年一次,这个陈最良一共考了多少次?考了15次,多少年?45年,也就是说从15岁考到60岁,他居然连个乡里的秀才都没考中,你可想而知他是多么地腐儒。春香,杜丽娘的丫鬟就讽刺他,说“你哪是陈最良,你分明就是陈绝良。”也就是秀才还有一碗饭吃,你连一碗饭都混不上吃,就是这样一个腐儒。

中国最早的诗集是《诗经》,《诗经》的第一首诗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陈最良把《诗经·关雎》诗讲解成“无邪”,说这首诗讲的是“后妃之德”,但是聪慧的杜丽娘看出这首诗真正的主题,就是情爱,是爱情的主题。

杜丽娘的心怦然心动,情窦初开:“‘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鸟都可以在沙滩上相会相亲相爱,可是我天天被关在闺阁里,还不如一只鸟儿,于是她很伤感。

杜丽娘的丫鬟春香非常调皮、聪慧,杜丽娘在她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姹紫嫣红”的后花园,一看到后花园满园的春色,杜丽娘开始“忽慕春情”:“天呵……吾今年已二八”二八多少?十六,正是待嫁的时候。“诚为虚度青春”,为什么到这个时候我都快出嫁了,还没有一个如意郎君可以相见。

杜丽娘不由得泪流满面:“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于是她郁闷地回到房里,枕着几案而眠,正在打入眠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风流倜傥的小生,手里拿着一个柳枝,翩然向她走来,一下子让杜丽娘眼前一亮,终于盼到我心中的那个他啊。

领读者简介

邹元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兼汤显祖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美学与艺术研究》《汤显祖研究》主编。曾应邀到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国内外几十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作学术报告百余场。

原文欣赏:

《牡丹亭》第五出 延师

【浣沙溪】〔外引贴扮门子;丑扮皂隶上〕山色好,讼庭稀。朝看飞鸟暮飞回。印床花落帘垂地。“杜母高风不要攀,甘棠游憩在南安。虽然为政多阴德,尚少阶前玉树兰。”我杜宝出守此间,只有夫人一女。寻个老儒教训他。昨日府学开送一名廪生陈最良。年可六旬,从来饱学。一来可以教授小女,二来可以陪伴老夫。今日放了衙参,分付安排礼酒,叫门子伺候。〔众应介〕

《牡丹亭》第十出 惊梦

【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下〕〔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春啊,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春香那里?〔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长叹介〕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

延伸阅读:

《诗经·关雎》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翻译】

在那河中的小岛上,一对对雎鸠在欢乐和谐地歌唱着。美丽善良的姑娘,那是小伙子理想的择偶对象。

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嫩的荇菜,顺着流水左右采摘得正忙。美丽善良的姑娘,无论白天黑夜,小伙子都把她想。追求她追不上啊,日夜都萦绕在心头上。忧思长长夜漫漫,翻来覆去不能忘。

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嫩的荇菜,两手左右采摘忙。美丽善良的姑娘,小伙子弹着琴瑟向她表示爱慕之情。河水中那长长短短的鲜嫩的荇菜,两边仔细挑选采摘。美丽善良的姑娘,小伙子敲钟击鼓让她心欢畅。

读本介绍

《牡丹亭》

作者:汤显祖

《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或《还魂梦》,作者汤显祖与英国的剧作大师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四百余年盛演不衰。该剧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离合,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礼教和伪道学,热情歌颂了追求自由幸福和个性解放的精神。《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牡丹亭》选本精当,注释通俗,适宜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广大读者。

如何获取领读图书《牡丹亭》:

选择1:扫码获取电子书,天天跟读

选择2:现场借阅纸本书,传递阅读

1.光临佛山市图书馆三楼中庭新时代领读者专题书架借阅。

2.东方书城各大门店新时代领读者专题图书,同步上线,欢迎购买。

把时间交给阅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情满七夕!云游爱情圣地,快来打卡吧!
论中国古典爱情戏曲中花园的艺术功能——以《墙头马上》《西厢记》《牡丹亭》为例古代文学论文
新世纪以来《牡丹亭》研究概述
分享爱情故事、感受插花艺术、制作创意手工……爱在七夕 多彩活动情满街区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
七夕要送什么花
《牡丹亭
七夕情人节浪漫礼物 七夕送什么特别的礼物
【网络中国节·七夕】千年之约:汉水江畔的七夕情怀
历代诗词精品之《牡丹亭》鉴赏

网址: 领读|七夕共读中国爱情故事《牡丹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9895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七夕特辑】工地双职工的爱情故事
下一篇: 七夕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