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自小父母双亡,靠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牛郎长大成人后,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只有一头老牛和一张犁。
为了生活,牛郎每天天刚亮就要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衣服破了,还得自己去补。日子的艰苦,可想而知。
可是,有一天奇迹发生了。
那天,牛郎从田间干完活,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他刚一走进家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屋子被收拾得清清爽爽,衣服被洗得干干净净,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
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哪个好心的邻居在暗中帮我呢?
他使劲儿想,也想不出是谁干的,加上肚子早饿了,也就没有再继续想,而是拿起饭碗将桌上的饭菜吃光了。
牛郎以为,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可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一连几天,这种情况天天出现。这下,牛郎再也忍不住了,他决定要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找到那位好心人,以便当面向她或他道谢。
这一天,牛郎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不过,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到田野里劳动,而是走到村口就转身往回走。牛郎几步跨进院子,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
没过多久,一位他根本不认识的美丽姑娘从院门外款款走来,径直走进了他从来就不上锁的房门。进了屋里,姑娘就忙着收拾屋子;收拾了屋子,又张罗着做起饭来。不知就里的,还以为她就是这个家里能干的女主人呢。
暗中观察的牛郎再也忍不住了,他从角落里站起来,走到姑娘面前,感激地问她:“好姑娘,请问你是谁呢?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
正忙个不停的姑娘吃了一惊,她抬起头看着面前的牛郎,一下子粉脸通红,她小声地说道:“你就叫我织女吧,我看到你日子过得艰苦,就想来帮帮你,希望你不要介意。”
牛郎听了心花怒放,连忙说:“哪里会介意呢,我谢都来不及呀!姑娘,要不你就留下来,我们一起生活吧,我会让你过得很幸福的!”
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
这样,牛郎和织女就此结为夫妻,从此男耕女织,生活得很是美满。
牛郎一直不知道织女的真实身份,掉进了蜜罐儿的他根本就不想弄清楚织女到底是谁,他只知道,织女就是他的妻子。
一晃几年过去了,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有了结晶——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更开心了。
但是,一个可怕的日子却到来了:那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正在忙着家务的织女脸色发白,牛郎关心地问她是不是病了,可织女摇摇头。一会儿工夫,当牛郎从里屋走出来时,发现织女竟然不见了!两个孩子在一边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正着急时,乌云又一下子散了,天气依然变得风和日丽,仿佛刚才压根儿就没有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似的。这时牛郎又惊又喜地看见,织女也从院外走回了家中。
可是牛郎很快注意到,织女的脸上愁云密布。牛郎不安地看着她,想要发问,但织女先伸手轻轻地拉住了牛郎,然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她向牛郎说:“牛郎啊,请你原谅我以前没有给你讲清我的真实身份吧。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现在我家外婆知道我下凡的事了,大发雷霆,派人来要把我接回去,我只有离开你和两个孩子了,你们多多保重吧!”说罢,泪如雨下。
牛郎大惊失色,两个孩子又哭又闹,但织女掩面而泣之后,仍然只得一步一回头地腾云上天了……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织女已经飞走好半天了,可他仍呆呆地站在院子里。牛郎想到: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们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
这时,那头与他多年相依为命的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牛郎,牛郎,你别难过!你把我杀了,再把我的皮披在身上,编两个箩筐装着你的两个孩子,你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
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把老牛杀了,但老牛一再恳求他,并告诉他这是唯一的办法。牛郎心乱如麻,最后他拗不过老牛,况且又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得含着泪将老牛杀了,将它的皮剥下来,然后用竹子编了两只箩筐。
牛郎挑着两个孩子,身上披着老牛的皮,就如同织女那样平地飞升起来。他飞了好一阵子,终于飞到了天上。
到了天宫,绝情的王母娘娘根本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更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来认吧,要是你能从她们七个人里将织女找出来,我就同意你们见面。”
牛郎一看傻了眼,但箩筐里的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了自己的妈妈。这样,牛郎顺利地击破了王母娘娘的刁难。
王母娘娘却开始耍赖,仍然不让牛郎和织女相见,而是带着织女往外面走去。牛郎急了,他挑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
情急之下,王母娘娘拔出头上的金簪向天空中划了一下,突然,在牛郎和织女之间的宽阔地带上,凭空出现了一条深深的银河。
从此,牛郎和织女再也无法相聚了,他们只能各自站在银河的一端,遥遥相望。只有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团聚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