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九襄花海果乡现代农旅融合示范片区 旅游发展规划

九襄花海果乡现代农旅融合示范片区 旅游发展规划

九襄花海果乡现代农旅融合示范片区

旅游发展规划

初稿  公示版

汉源县人民政府

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2022年6月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总则 1

一、规划范围和面积 1

二、规划期限 1

第二章 规划定位和目标 1

一、主题定位 1

二、规划目标 1

第三章 格局与分区 2

一、旅游发展总体格局 2

二、旅游镇村体系 2

三、旅游发展功能分区 3

第四章 旅游产品规划 4

一、旅游产品规划 4

二、特色旅游品牌培育 9

三、旅游线路规划 11

第五章 旅游宣传营销规划 12

一、旅游宣传口号建议 12

二、总体和分步营销方式 12

第六章 旅游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4

一、旅游交通规划 14

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8

三、旅游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1

四、综合防灾规划 23

第七章 旅游用地规划 25

一、旅游建设用地规划 25

二、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利用原则 28

第八章 近期建设规划 28

一、规划期限 28

二、近期重点建设区域 28

三、近期建设项目库 28

第一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范围和面积

九襄花海果乡现代农旅融合示范片区总面积316.91平方公里,包括九襄镇、清溪镇、前域镇,共24个行政村、4个社区。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与《汉源县九襄花海果乡现代农旅融合示范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近期为2025年,远期为2035年。

第二章  规划定位和目标

一、主题定位

片区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位为:“阳光花海·成渝地区阳光康养宜居地”。

二、规划目标

1.近期旅游发展目标

至2025年,片区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以花果阳光为特色的农旅融合产业、花海果乡百亿康养产业带初步形成;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并投入运营;规划期末达到406.9万人次/年的游客规模,成为川西南旅游目的地城镇、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阳光康养旅游宜居地和绿美生态经济先行区。

2.远期旅游发展目标

至2035年,农旅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构建;重点实现全域产业融合发展与升级,花海果乡百亿康养产业带、现代农旅融合示范区已基本建成;规划期末达到662.8万人次/的游客规模,成为中国著名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城镇、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

第三章  格局与分区

一、旅游发展总体格局

片区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格局概括为“一核两环,四区多点”

“一核”:即九襄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极核

“两环”:即近郊、远郊两条旅游产业环线。近郊为“九双-塔子山农旅融合产业环线”,远郊为“阳光丝路·花果休闲长廊”。

 “四区”: “花海果乡核心景区”、“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清溪·风神草场旅游度假区”、“鸡冠山森林康养旅游区”。

“多点”:以产业环线、乡村绿道串联散布于片区内的多处景观节点、产业园区和采摘园。

二、旅游镇村体系

片区镇村体系结构为“两个中心镇,一个建制镇,六个中心村,十七个建制村”

“两个中心镇”:确定九襄镇、清溪镇为旅游中心镇;

“一个建制镇:确定前域镇为旅游建制镇;

“六个中心村:确定九襄镇三强村、九襄镇桃源村、九襄镇锦新村、清溪镇同心村、清溪镇富民村、前域镇千峰村为旅游中心村;

个建制村:其余17个村为旅游建制村,包括永安村、新黎村、顺利村、龙池村、新阳村、木槿村、清泉村、大木村、枣林村、大庄村、梨坪村、红光村、堰沟村、金银坪村、全合村、白鹤村和永康村。

三、旅游发展功能分区

重点旅游功能区:“花海果乡核心景区”、“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清溪·风神草场旅游度假区”、“鸡冠山森林康养旅游区”。

重点旅游功能区面积一览表

序号

重点旅游功能区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1

花海果乡核心景区

2.45

2

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

20

3

清溪·风神草场旅游度假区

39.87

4

鸡冠山森林康养旅游区

58.28

合计

120.6

产业带动区:主要为城镇开发边界以内的区域,面积6.35平方千米(含旅游和城镇产业融合功能区0.83平方千米)。

农旅融合区:片区内除重点旅游功能区、城镇产业带动区以外的区域,面积190.79平方千米。

第四章  旅游产品规划

一、旅游产品规划

1.全维度旅游产品规划

1)古商古道文化体验之旅:依托清代清溪故城遗址、二十四道拐古道遗址、羊圈门古道遗址三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打造茶马古道王建城旅游度假区项目(依托茶马山庄配套用地),新建游客中心、避暑山庄、集散广场、生态停车场、高山拓展乐园、茶马古道博物馆、民宿群等,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新建户外徒步探险、观光缆车、森林体验馆、滑草(雪)场、观景台等,配套野外露营场、游客休息驿站等设施,体现和谐的人与自然氛围,收集“茶马古道背夫文化”及“王建成遗址古城文化”相关元素,根据周边原生态环境进行文化展示、雕塑摆放等。

2)历史文化体验之旅:依托清溪镇富民村、九襄镇民主村两处中国传统村落打造汉源县“古城记忆”文化旅游研学项目,依托清溪小学和文庙资源,打造国学堂。在清溪镇建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新建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停车站,打造古镇民宿,改造旧有水电管网,以省级非遗项目汉源花椒生产民俗项目为主线,将我县省级、市级、县级非遗项目串联起来,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遗文化及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让非遗项目在生产时间中得到积极保护。在基地内开设省级非遗制作技艺等项目体验专区、销售专区;开展汉源非遗传承展演活动,开设汉源花椒文化专题讲堂,举办汉源花椒生产民俗论坛;开设汉源非遗研学游路线,打造非遗拍摄影视基地。结合九襄石牌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造“九襄情怀”历史文化长廊,展示九襄镇千年历史变迁。

(3)民俗文化体验之旅:依托汉源县花椒产业园区展示汉源县花椒生产民俗、汉源县花椒制作技艺、汉源贡椒的传说、汉源花椒油等县级以上以花椒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配套花椒主题酒店——风花雪月山居酒店(风:清溪为风城;花:花椒主题;雪:三月梨花樱桃花竞相盛放;月:展示独特的天象景观),打造吃、住、游、购、娱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集群。打造“黎州不夜城,九襄美食街”,结合彝家祝酒歌、彝族锅庄、汉源彝族油茶制作技艺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金银坪村打造具有彝族特色的乡村风貌和彝族文化体验场所,提升改造金银坪村广场。在九襄镇城镇开发边界内建设九襄文化站(分馆)、汉源县图书馆九襄分馆、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基地。建设有文艺演播大厅、艺术剧院、影视拍摄、会议培训、研学研游、书画采风创作交流、宣传展览展演等多功能融合基地,配套建设文体活动广场。打造一台《千年贡椒情》实景舞台剧目,同步实现商(巡、展)演,对外宣传汉源、展示汉源、推介汉源。

(4)佛禅文化体验之旅:打造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新建游客中心(应急救援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路,打造自驾游露营地、森林小火车、滑雪草场、观光索道等旅游业态。建设森林康养度假酒店、森林疗养中心、中国最美徒步穿越道、摄影观景台、佛教养生会所、禅修养心殿等设施。

(5)山地森林户外拓展之旅:在前域镇打造森林探险徒步廊道、森林露营基地(结合花间集帐篷酒店和千峰营地布置)、滴水岩玻璃栈道、千峰之巅森林酒店。结合前域镇两侧陡峭的山体打造前域光谷,增加山谷夜间立体视觉感受。打造前域山门——千峰之巅森林酒店间的十公里漂移赛道。结合同心村千亩草场,打造大相岭高山草甸旅游开发项目,将大相岭打造成春季赏花、夏季玩滑草、秋季赏叶、冬季滑雪为一体的四季旅游地,建设冬季滑雪场、夏季滑草场。新建索道、栈道、度假木屋、高山牧场体验园等项目。

(6)田园健身运动之旅:在流沙河河谷布置一系列健身运动设施,打造与汉源湖滑翔伞基地遥相呼应的热气球俱乐部,结合梨城花溪湿地公园的梨树码头、梨花码头开展轻舟泛湖运动,结合流沙河粮经复合园区的樱花步道、梨花步道组织阳光健步走运动。结合九双-塔子山农旅融合产业环线布置半山栈道,半山栈道为环九襄县城的乡村绿道,在空间上与车行道实现人车分离,结合半山栈道两侧的经果林开展特色采摘活动。结合同心新村东侧河道开展夏季漂流活动(琥珀川漂流)。在九襄城区清泉村、木槿河两岸、干沟河道两岸建设占地面积365亩的三个体育公园。

(7)花海果乡风情休闲之旅:以花海果乡AAAA级旅游景区核心区为主体,打造空中花场、花田人家、花海深处露营地、野奢度假会所、滨水养生中心、乡村艺术家社区、“马帮驿站”露营地等旅游产品,建设包括地方特色餐饮、美容瑜伽、药品器材、疗养住宿等主要业态的高端康养中心。以九襄镇西侧塔子山为主体,打造花果流香美宿、雪原山居、塔山望春乡墅集群三片区域的宾馆、酒店、民宿,开展特色观花采果活动。以九襄镇东北方向的申沟桃林、蜀相亭为主体,布局芬芳桃源、襄境艺宿、蜀相茶马驿站三片区域的宾馆、酒店、民宿,开展品茶品果活动。打造清溪镇同心村乡村振兴农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半山木屋、樱桃主题酒店、樱桃采摘园、花椒主题农庄、特色民宿等康养旅游业态,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设施,增设观景台、游步道。建设医养中心和城市综合体。改造红光村现有房屋,结合九襄镇温泉优势,建设九襄康养野奢酒店、特色民宿聚集区。打造曹大海网红打卡地,配套可赏万亩桃园的宾馆酒店和停车场(松合花海酒店)。

(8)现代科技农业科普之旅:片区涉及四大产业园区,即汉源县花椒园区、汉源县流沙河沿岸粮经复合(稻+蒜)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汉源九襄乡村振兴农旅融合示范园区、汉源县虎岗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示范园区。结合花椒园区布置生态停车场、景观塔、休闲平台、旅游厕所、花椒文创村、花椒主题酒店、茶马文化主题村落、旅游接待设施、旅游购物设施、娱乐设施、医疗救护设施。结合流沙河粮经复合产业园区布置观景休憩亭、金银坪彝族文化广场及景观平台、农事体验基地、水稻文化主题公园(流沙河西游记主题、稻作农耕文化体验园)。结合九襄乡村振兴农旅融合示范园区布置九襄镇区西侧的梨城花溪湿地公园和东侧的百花稻香公园。结合虎岗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示范园的林麝养殖基地布局虎岗动物农庄,提供游购娱一体的现代科技农业产品,为亲子活动提供场所。

(9)农景农食康养度假之旅: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花海果乡景区农耕文化研学设施,建设农耕参与体验区。结合汉源坛坛肉制作技艺、流沙河的传说、汉源大白梨的传说、端午节挂陈艾的传说、建黎山歌、彝家祝酒歌、汉源榨榨面、汉源康焦包制作技艺、汉源彝族油茶制作技艺、傅家老锅魁制作技艺、九襄臭豆腐制作技艺、巨氏麻糖制作技艺在九襄镇镇区打造非遗美食文化体验园。完善高速路入口处九襄黄牛肉餐饮设施配套,在清溪镇建设清溪贡椒美食街。

2.全时空旅游产品规划

夜间旅游产品主要为前域光谷灯光秀、前域山门——千峰之巅森林酒店间的十公里漂移赛道、清溪不夜城、花海果乡大夜市等。结合前域镇千峰村、永康村夜间游客较少的特点打造前域山门——千峰之巅漂移赛道,该赛道主要为夜间的赛道,夜晚来临,赛车穿梭于前域光谷之中,行至千峰之巅终点,可居千峰营地和花间集帐篷酒店,是较为适合年轻人的旅游产品。

“高山旅游产品”主要包括大相岭滑雪场、同心牧场和佛静山山顶,大相岭滑雪场冬可滑雪,夏可滑草,同心牧场适合亲子活动、牧场观光,佛静山山顶可开展群峰眺望、林海观雾等活动。

3.季节”旅游产品规划

冬季的旅游产品主要为阳光康养产品、冰雪运动产品、特色美食产品和特色水果产品。阳光康养产品主要分布于河谷区域,包含滨水养生中心、野奢度假酒店、花海果乡民宿集群等一系列康养宾馆酒店,除此之外,结合九襄镇梨坪乡的地热资源,打造松涛温泉美宿和梨坪半山酒店。冰雪运动产品主要为大相岭滑雪和“清邑八景”中的第七景“邛崃霁雪”观光(大相岭古名邛崃山)。特色美食产品主要为九襄黄牛肉火锅和清溪贡椒鱼。特色水果产品主要为红富士苹果和草莓。

二、特色旅游品牌培育

1.重点旅游功能区品牌培育

(1) 花海果乡核心景区

现状:属于花海果乡国家AAAA级景区。

目标:保持国家AAAA级景区不变,配套完善设施。

(2) 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

现状:暂未形成有级别的旅游品牌。

目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3) 清溪·风神草场旅游度假区

现状:暂未形成有级别的旅游品牌。

目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4) 鸡冠山森林康养旅游区

现状:暂未形成有级别的旅游品牌

目标:省级旅游度假区

按照品牌培育的目标,各重点旅游功能区应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和《四川省旅游度假区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配套相应的设施。

2.天府旅游名牌系列培育

(1)天府旅游名镇:九襄镇、清溪镇。

(2)天府旅游名村:九襄镇三强村、清溪镇同心村

(3)天府旅游名宿:梨乡山居、梨苑小筑、梨乡别院野奢帐篷酒店、槿上梨花、云半间野奢民宿等现状已建成的宾馆、酒店、民宿和部分规划宾馆、酒店、民宿。

(4)天府旅游名导:培育一批作风正、专业精、服务优、能讲好片区故事的导游、讲解员。

(5)天府旅游名品:“汉源双椒”系列文创产品、“汉灯意韵”系列文创产品、涂家木雕。

(6)天府旅游美食:汉源花椒、汉源花椒油、九襄黄牛肉、清溪贡椒鱼、汉源坛坛肉、大樱桃、枇杷、红富士苹果、金花梨等。

三、旅游线路规划

1.跨片区的旅游线路规划

1)汉源文化体验之旅

宜东古镇→金银坪村彝家新寨广场→九襄双节孝石牌坊→九襄情怀→九襄镇民主村→郭万俊故居→涂家木雕→清溪古镇→茶马古道汉源段→佛静山文化旅游区→龙佛寺→蜀相亭→马帮驿站营地→汉源湖影视城基地。

2)乡村休闲康养之旅

阳光丝路·花果休闲长廊→汉源花椒产业园区→风花雪月山居酒店→同心樱园→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桃花扇→花海果乡休闲田园景区→皇木高山田园特色小镇。

3)现代农业休闲之旅

花椒产业园区→九襄现代融合产业兴城→九襄乡村振兴农旅融合示范园区→流沙河沿岸粮经复合产业园区→月亮湾国家现代农业庄园。

4)自驾游旅游线路

片区内根据自驾游需求选择线路走向。

(5) 森林休闲运动之旅

前域镇镇区→前域山门→前域光谷→花间集帐篷酒店→千峰之巅森林酒店→唐家镇镇区。

2.片区内的旅游线路规划

(1)九双-塔子山农旅融合产业环线

九襄镇→梨城花溪湿地公园→怀怀顶炮台→花果流香观景台→花果流香美宿→半山栈道→白春巅坪点→塔山望春乡墅集群→塔山望春观景台→雪原山居→桃花扇→动物骑行走廊→缤纷果园→襄境艺宿→梨园走廊→十里桃源→蜀相茶马驿站→后山桃海→苹果童趣走廊→后山新颜观景台→九襄门景→九襄镇

(2)阳光丝路·花果休闲长廊

九襄镇→鸡冠山森林康养旅游区→热气球俱乐部→彝家新寨广场→半山花海酒店→花椒产业园区→清溪·风神草场旅游度假区→茶马古道王建城→清溪镇富民村→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花海果乡核心景区→流沙河沿岸粮经复合产业园区→九襄镇

第五章  旅游宣传营销规划

一、旅游宣传口号建议

“安逸阳光·花园慢城·多味九襄”

二、总体和分步营销方式

1.总体营销方式

建立复合多元化的营销体系。整合花海果乡片区营销资源,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建立复合多元化的营销体系,搭建片区营销平台,推动形象宣传,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塑造片区旅游形象,为片区旅游形象的宣传、旅游产品的销售、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打基础。

促进汉源县花海果乡片区成为中国著名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城镇、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根据片区旅游产品的特性和客源市场的偏好,对目标市场进行精准定位营销,促进客源市场之间的联动发展,促进旅游消费和综合收益,将片区打造成著名的旅游品牌,使花海果乡成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差异化旅游品牌打造,塑造旅游新形象。对接中、远程目标市场的需求,围绕片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旅游项目进行包装,打造差异化旅游品牌,塑造旅游新形象。

2.阶段营销方式

第一阶段:树立品牌形象。树立“安逸阳光·花园慢城·多味九襄”的旅游品牌,采用“多元联动”的宣传战略,以攀西地区为核心的旅游市场为主,聚集人气,重点在于客源数量增加,为其提供优惠的旅游产品。

第二阶段:品牌深化阶段。巩固品牌和雅安市及周边旅游市场的市场基础,重点宣传文化体验品牌,以复合型体验产品吸引游客,吸纳成都、重庆等省会城市及京昆高速、成昆铁路沿线的游客,使其在该区域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第三阶段:品牌延伸阶段。该阶段主要巩固前期已占有的市场,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其他区域市场和境外市场,形成多元市场结构体系;开发细分市场旅游产品,将旅游产品规模扩大、服务精细,追求旅游内涵和经济效益,扩大市场影响力;不断推出旅游新产品。

第六章  旅游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旅游交通规划

1.落实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布局

落实上位规划要求,预留雅甘铁路线路廊道,引导铁路沿半山走线,与京昆高速共廊,避免雅甘铁路占用河谷良田。

在此基础上,片区未来形成“一高一铁一国道”的对外交通格局,其中:

高速公路即京昆高速。

铁路即规划雅甘铁路。

国道即G108国道。规划九襄至县城段国道实施线路改线,其中九襄城区段利用城区西侧梨花大道实现国道外绕,其余改线段新建;适时开展线路升级,未来全线升级为二级公路。

2.强化与县城的交通联动

规划形成三条九襄至县城的联系通道,其中:

线路一即既有G108线九襄至县城段,主要承担客运交通。

线路二即G108改线,线路整体位于既有G108线东侧河谷,等级为二级公路,主要承担货运交通。

线路三即新建县城与九襄联系道路,位于流沙河右岸半山,等级为四级公路,主要承担客运交通。

3.全面提高农村旅游公路服务能力

(1)优化网络形态

通过部分村道升级和局部新建,形成片区内以县道和乡道为主的骨架公路结构,实现乡道以上等级道路完全成环。

(2)提升网络覆盖深度

加大村道向乡道升级,增加乡道比重,提升乡道对旅游景点、宾馆酒店、旅游中心村、旅游行政村等的覆盖,实现旅游中心村100%乡道覆盖。

村道在县乡道骨架网的基础上结合居民点和旅游资源分布进行合理加密,主要利用无行政等级的农村道路进行升级,工程量较小时打通局部断头路,尽量但不强求村道成环,实现旅游行政村100%村道覆盖。

(3)合理组织农旅融合道路

结合耕地园地的布局调整,合理布局机耕干道,增加游客生态采摘、农场体验的可达性。

(4)全面提升道路等级

全面实施窄路加宽和等级提升工程,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通行安全。规划各级乡村道路新建和改建按以下技术标准控制:

乡村道路新建、改建技术控制标准表

行政等级

技术等级

道路宽度

县道

三级公路

7.5m

乡道

双车道四级公路

6.5m

村道、机耕干道

河谷地区

双车道四级公路

6.5m

山地地区

四级公路

4.5m

4.补齐停车设施短板

结合各相关旅游规划的用地需求、镇村体系和旅游资源的分布,城镇开发边界外的新增公共停车泊位及分布如下。

城镇开发边界外新增公共停车泊位一览表

序号

泊位名称或位置

小汽车泊位数量(个)

大巴车泊位数量(个)

1

清溪·风神草场旅游度假区游客中心停车场

130

40

2

鸡冠山森林康养旅游区游客中心停车场

200

30

3

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游客中心停车场

300

30

4

静心山岭生态停车场

120

10

5

花椒园区停车场

(两处)

40

——

6

虎岗园区停车场(两处)

70

——

7

“马帮驿站”露营地停车场

200

20

8

“椒香紫缘”停车场

20

——

9

“犀牛踏雪”停车场

20

——

10

“花果流香”停车场

20

——

11

桃花扇停车场

30

——

12

清溪镇同心村

100

10

13

清溪镇永安村、顺利村、新黎村

240

——

14

九襄镇新阳村、木槿村、清泉村、大木村、枣林村、大庄村、梨坪村、红光村、堰沟村

720

——

15

前域镇金银坪村、全合村、白鹤村和永康村

320

——

合计

2530

140

旅游中心镇、旅游建制镇的停车设施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布置;其余旅游中心村的停车设施为现状或已结合旅游规划、方案落实。

规划新建停车场按照20%的比例配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并100%预留安装条件;既有停车场结合建设条件适时进行改造,匹配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城镇开发边界外新增旅宿床位一览表

序号

旅宿床位名称或位置

远期床位数量(床)

1

野奢度假会所

100

2

滨水养生中心

50

3

花海深处露营地

50

4

马帮驿站露营地

50

5

襄境艺宿

150

6

芬芳桃源民宿

100

7

风花雪月山居酒店(花椒主题酒店)

100

8

千峰之巅森林酒店

200

9

花间集帐篷酒店

600

10

花前月下艺宿农庄

300

11

半山花海酒店

300

12

梨坪半山酒店

300

13

松涛温泉美宿

100

14

花果流香美宿

200

15

塔山望春乡墅集群

400

16

雪原山居

200

17

蜀相茶马驿站

400

18

龙池花海酒店

400

19

虎岗动物农庄

100

20

茶马山庄

200

21

千寻之家

300

合计

4600

2.咨询和服务设施规划

(1)九襄镇和重点旅游功能区的咨询和服务设施规划

在九襄镇利用九襄客运站设置“九襄镇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在花海果乡核心景区、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清溪·风神草场旅游度假区、鸡冠山森林康养旅游区分别设置独立的游客中心,在清溪镇富民村、九襄镇民主村两处中国传统村落区域设置综合服务中心,有效提供景区(传统村落)、线路、交通、气象、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

花海果乡核心景区游客中心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要求完善咨询和服务配套设施;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按照建设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配套相应的咨询和服务设施;清溪·风神草场旅游度假区按照建设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配套相应的咨询和服务设施;鸡冠山森林康养旅游区按照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配套相应的咨询和服务设施。

(2)旅游镇村的咨询和服务设施规划

旅游中心镇:在清溪镇、九襄镇两处旅游中心镇配置游客咨询中心、基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中心、节庆活动场所、旅游商品集市、镇文化体验场所。

旅游建制镇:在前域镇城镇开发边界内配置旅游集散点、基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中心。

旅游中心村:在九襄镇三强村、九襄镇桃源村、九襄镇锦新村、清溪镇同心村、清溪镇富民村、前域镇千峰村结合村委会周边配套村级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中心、村级文化体验场所。

旅游建制村:在永安村、新黎村、顺利村、龙池村、新阳村、木槿村、清泉村、大木村、枣林村、大庄村、梨坪村、红光村、堰沟村、金银坪村、全合村、白鹤村和永康村配套旅游志愿者咨询服务点。

3.标识系统规划

片区内全域应配套与汉源县相统一的且符合国际标识系统要求的外部方向指示牌、旅游全景图、景物(景点)介绍牌、游览标识牌、公共信息介绍牌、旅游区内部方向指示牌、旅游导览图和安全标志等。

4.旅游厕所规划

(1)九襄镇、产业园区和重点旅游功能区的旅游厕所规划

在九襄镇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配置一处AAA级旅游厕所;在花海果乡核心景区、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清溪·风神草场旅游度假区、鸡冠山森林康养旅游区的游客中心分别配置一处AAA级旅游厕所;在清溪镇富民村、九襄镇民主村的综合服务中心配置一处AAA级旅游厕所。

规划在花椒产业园区配置四处AAA级旅游厕所,其中两处分布于高标准花椒种植示范园,另外两处结合茶马古道王建城布置。在九襄镇镇区布置两处AAA级旅游厕所。在清溪·风神草场旅游度假区共配置六处AAA级旅游厕所和两处A及厕所。在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设置四处AAA级旅游厕所和三处A级厕所,其中AAA级厕所包括佛静山游客中心厕所、缆车下站厕所、缆车上站厕所和云海天梯走廊厕所,旅游区的其他厕所为A级旅游厕所。在花海果乡核心景区规划四处AAA级旅游厕所,其中两处为现状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本次规划在其基础上改造提升成AAA级旅游厕所。在梨乡别院、三强村民宿接待点区域布置一处AAA级旅游厕所,在稻香公园布置一处AAA级旅游厕所。

(2)旅游镇村的旅游厕所规划

在旅游中心镇各配置一处AAA级旅游厕所,在旅游建制镇前域镇配置一处A级旅游厕所,在旅游中心村结合停车场各配置一处A级旅游厕所,在旅游建制村各配置一处旅游厕所(含金银坪村广场公厕等)。现状已有公厕的镇村利用现状公厕改造提升,在“九襄镇、产业园区和重点旅游功能区的旅游厕所规划”中已配置旅游公厕的镇村按照集约节约的原则不重复设置。

三、旅游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按照城乡一体、共建共享原则,推进市政设施向旅游中心村、旅游行政村、宾馆酒店延伸,推进规模化集中供水,补齐污水垃圾设施短板,全面提升片区市政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1.给水工程规划

保留清溪镇水厂,负责清溪镇镇区及周边用水;依托九襄镇水厂(4.8万立方米/天),构建木槿河、流沙河沿线集中供水系统(包括前域镇);其它农村聚居点、宾馆酒店布局构建相对集中的供水系统。

2.排水工程规划

前域镇依托现状污水处理厂;依托九襄镇污水处理厂(2万立方米/天),集中处理清溪镇至九襄镇沿线及流沙河左岸区域的污水。其它农村结合聚居点、宾馆酒店布局构建相对集中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3.电力工程规划

依托现状变电站,对片区10千伏线路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农网10千伏线路联络率,增强乡村供电保障能力。

4.燃气工程规划

依托九襄配气站,加快片区中压管道建设,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片区居民天然气气化率远期不低于80%,片区新建宾馆酒店100%配备天然气。

5.邮政、通信工程规划

依托现状通信分局,进一步优化片区镇、村(社区)网点覆盖,按照1公里服务半径设立5G基站,农村以各旅游中心村、旅游建制村为单位增设5G基站,同时完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现状邮政支局,完善分支机构网,达到居住区邮政所服务半径为0.6-0.7km,服务人口1.0万人左右。

6.环卫工程规划

依托清溪镇及九襄镇垃圾转运站,构建完善的垃圾分类收转体系。

四、综合防灾规划

完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保障体系,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布局各类防灾设施,全面提升片区自然灾害综合防治和应急管理能力,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抗震规划

片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45s ,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Ⅶ。重要的生命线工程、重要设施、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应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提高设防标准。保障片区避难主通道G108、X177畅通,各镇区建设固定避难场所,村建设紧急避难场所。

2.防洪规划

片区九襄镇区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其余旅游镇村、宾馆酒店等旅游设施按10年一遇标准设防。

3.消防规划

结合片区消防专项规划,建设片区现代化消防体系。规划九襄镇消防队升级为一级普通消防站,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装备和人员,作为片区消防救援主力;清溪镇成立乡镇志愿消防队,作为消防救援辅助;片区各行政村设立微型消防站,建立最小消防应急单元。镇区消防供水由给水管网统一考虑,室外消火栓沿各道路布置,间距不大于120米,并在道路交叉口保证有1处消防栓,农村(社区)以及农村小型聚居点应建消防蓄水池,并充分利用片区现有塘、堰、沟渠,提高乡村火灾自救能力。

建立片区完整的森林防火系统和规章制度,充分强化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和相关主管部门职能作用,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要求(但不限于)森林区必须按规定设置火情瞭望塔或利用“5G”技术建立护林防火监控系统,开设防火隔离带或营造防火林带,开辟必要的防火通道,并有专人巡逻,配备相应的防火交通运输工具、探火灭火器械和通信器材,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林区。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片区内共有地质灾害点14处,依据汉源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原则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强化“人防+技防”的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充分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高科技防灾设备和防灾手段,不断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水平。

片区涉及地质灾害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原则上各类建设需避开高危险区,涉及中危险区的,要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论落实相关防治措施后,方可开展城镇开发建设;涉及低危险区的,要按规定落实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后,方可开展城镇开发建设。

第七章  旅游用地规划

一、旅游建设用地规划

规划后城镇开发边界外新增旅游建设用地总面积69.45公顷,城镇开发边界内新增旅游建设用地总面积76.97公顷。

1.乡镇级片区涉旅用地结构表

按照全域旅游的思路,片区涉旅用地结构表如下。(城镇开发边界内的用地暂不纳入统计)

乡镇级片区涉旅用地结构表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现状

规划

面积(平方千米)

占总用地(%)

面积(平方千米)

占总用地(%)

合计

片区总用地

311.85

100

311.85

100

01

耕地

12.12

3.89

12.12

3.89

02

园地

96.77

31.03

96.19

30.84

03

林地

175.95

56.41

175.82

56.39

04

草地

8.04

2.58

8.02

2.57

05

湿地

0.48

0.15

0.48

0.15

06

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3.67

1.18

3.67

1.18

07

居住用地

7.54

2.42

7.46

2.39

08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0.12

0.04

0.12

0.04

09

商业服务业用地

0.18

0.06

0.18

0.06

10

工矿用地

0.63

0.20

0.63

0.20

11

仓储用地

0.03

0.01

0.03

0.01

12

交通运输用地

2.23

0.72

2.35

0.75

13

公用设施用地

0.19

0.06

0.19

0.06

15

特殊用地

0.19

0.06

0.19

0.06

17

陆地水域

3.48

1.12

3.48

1.12

23

其他土地

0.23

0.07

0.23

0.07

——

旅游建设用地

——

——

0.69

0.22

注:旅游建设用地可以分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特殊用地,主要用于片区旅游,在供地时进一步明确用地类型。

2.旅游镇村用地结构表

片区内各镇村旅游建设用地结构表如下。(城镇开发边界内的用地暂不纳入统计)

旅游镇村用地结构表

序号

旅游中心村、行政村名称

旅游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顷)

1

三强村

1.68

2

桃源村

9.68

3

锦新村

5.11

4

同心村

5.09

5

富民村

0.37

6

千峰村

8.08

7

永安村

0.63

8

新黎村

3.18

9

顺利村

3.88

10

龙池村

5.13

11

新阳村

0.48

12

木槿村

1.46

13

清泉村

0.44

14

大木村

4.22

15

枣林村

0.38

16

大庄村

1.59

17

周家村

1.43

18

梨坪村

7.58

19

红光村

0.46

20

堰沟村

0.44

21

金银坪村

0.64

22

全合村

3.80

23

白鹤村

0.34

24

永康村

2.38

合计

68.47

备注: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内的少量旅游建设用地涉及国有林场,面积0.98公顷。

二、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利用原则

一是精准建立闲置、低效用地的信息库。二是强化组织,合力推进。三是严格用地审批,加强跟踪监管。四是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依规分类处置低效、闲置土地。五是加大实效督查考核。

第八章  近期建设规划

一、规划期限

近期规划期限与《汉源县九襄花海果乡现代农旅融合示范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近期规划期限保持一致,为2022-2025年。

二、近期重点建设区域

根据收集的乡镇旅游建设用地诉求,九襄镇计划修建的旅游项目大多位于近期时段内,清溪镇、前域镇大多位于远期时段内。为此,本次规划按照各乡镇的需求将九襄镇镇域划定为近期重点建设区域。除此之外,对接《汉源县旅游发展规划》,将花海果乡核心景区、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清溪·风神草场旅游度假区纳入近期重点建设区域。

近期建设项目库

类型

项目

内容

旅游产品

主要新增旅游产品建设

半山栈道、花果流香观景台、塔山望春观景台、新阳之春、热气球俱乐部、自然之心、梨花创意馆、梨湖花房、梨花码头、九襄情怀、九襄门景、百花稻香公园、花海深处露营地、观景休憩亭、空中花场、花田人家、樱花步道、梨花步道、夜光路、农事体验基地、云海天梯走廊、风之牧场、山巅风动、仙境迷雾、险境奇遇、缆车上站、映山红林、林泉金顶、清泉石涧、缆车下站、龙佛禅院、森林疗养中心、红石秘境、松下莲池、松合花海、芬芳桃源观景台、动物骑行走廊、缤纷果园、松林涛声观景台、桃花扇、梨园走廊、十里桃源、后山桃海、苹果童趣走廊、后山新颜观景台、九襄自驾车服务基地、叹望九襄观景台、滨水体育公园、同心牧场、大相岭滑雪场、苍山映雪、琥珀川漂流、同心樱园、高标准花椒种植示范园、花椒园区观景台1、花椒园区观景台2、犀牛踏雪观景台、传统优良品种花椒种植示范园、椒香紫缘广场、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清风雾海观景台、清溪国学堂等62处新增旅游产品

游客中心

九襄镇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佛静山康养文化旅游区、清溪·风神草场旅游度假区游客中心及配套设施

标识系统

覆盖全片区的标识系统

保护整治

生态保护

全域生态治理与修复

环境整治

主要旅游公路沿线环境整治

旅游接待设施

接待设施

花果流香美宿200床宾馆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塔山望春乡墅集群400床宾馆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雪原山居200床宾馆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滨水养生中心50床宾馆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野奢度假会所100床宾馆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马帮驿站露营地50床宾馆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蜀相茶马驿站400床宾馆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襄境艺宿150床宾馆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茶马山庄200床宾馆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千寻之家300床宾馆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风花雪月山居酒店100床宾馆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城镇开发边界内7060床宾馆床位及配套设施建设

道路工程

公路

完善重点旅游功能区内的游览公路

步游道

完善片区内的游览步道

停车场

完善片区内约20处停车场

基础工程

给水工程

服务于旅游的供水管网

排水工程

服务于旅游产品及设施的污水处理站

服务于旅游产品及设施的截污干管

供电工程

重点旅游功能区低压电力系统建设

通信工程

服务于旅游产品及设施的通信系统建设

环卫设施

新建公厕

果皮箱

相关知识

农旅融合十大创意模式
武鸣区:农文旅融合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以花为媒唱大戏 阳光汉源天下知——第六届阳光汉源赏花旅游文化月系列活动侧记
浦东、宝山、嘉定、崇明4区怎么玩?看这里→
成都:从只赏花儿到赏出“花样”
以花促旅 以旅兴花“千亩花海”打开种旅融合新模式
盐城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荷兰花海“花”样出彩
走进我们的美丽乡村 | 四时花开 锦绣合兴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湖南油菜花节启幕,益阳这些地方可赏花!

网址: 九襄花海果乡现代农旅融合示范片区 旅游发展规划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02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给你阳光正能量《不思议迷宫》太阳
下一篇: 阳光男孩贝坤泽推首支单曲 纯静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