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四川•成都】浣花流韵,诗意盎然

【四川•成都】浣花流韵,诗意盎然

【四川•成都】浣花流韵,诗意盎然

越地吴人

杜甫草堂之南是浣花溪公园,这里绿树成荫,山水交融,形象演绎了杜甫的诗意韵味。 从南门进入,踏过花溪大桥,就是“万竹广场”。 不远处便是华夏古今第一鼎——源泉,以春秋时期文化符号为原型,中国诗歌,源远流长。 踏上诗歌大道,千古流传的美文佳句,在脚下的大理石上镌刻着。 屈原、李白、杜甫像一块丰碑,远远地矗立在大道的尽头。 边上有着许多历代著名诗人的塑像 走过诗歌大道,来到沧浪湖,湖边有许多不认识的鸟类发出欢快的叫声 湖的东北角是草堂广场,对面就到了“杜甫草堂”的南门 走进草堂,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满眼都是绿色。小桥,流水,草屋,竹林,这不就是古代文人笔下的诗画吗? 摘下口罩,呼吸着湿润的空气,听着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游人不多,漫步其中,无比惬意。 杜甫在成都时居住于西门外的浣花溪畔四年,而正是在这里,杜诗达到了高峰,杜甫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就是在这里创作的。 据了解,当年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条两旁栽满花木的小径,他在诗中曾写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今天的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郭沫若题花径:<br>背郭堂成,锦里溪山千古在;缘江路熟,青郊草木四时新。<br> 2005年重建的万佛楼矗立于草堂东面楠木林中,它复原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风貌。凭栏远眺,美景尽收眼底,是杜甫草堂又一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旅游新亮点。 门口有长联,显然为今人所撰,虽然集些杜诗句子。<br>天福成都,花溪胜处,涌高楼。喜今日,壮阔登临,望西山白雪玉垒浮云;<br>地灵蜀郡,竹岸幽蹊,通雅阁。思昔季,艰难寄寓,吟南浦清江琴台蔓草。<br>丞相祠堂,秋风茅屋,万厦千薨安赤子,爱国忧民诗圣心;<div>文翁讲室,春月锦城,三条九陌利苍生,腾龙跃虎谪仙画。<br></div> 兰园 千诗碑:千个日夜,千名工匠,上千幅碑刻。1455首诗歌,成就了一本“石刻杜诗”。 杜诗书法木刻廊位于盆景园内,1999年建成,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是从馆藏数千件历代名人手书杜诗真迹中挑选出来并用楠木镌刻而成,颇具观赏价值,其诗歌、书法、用材、工艺有“四绝”之称。 听秋轩: 暗水流花径,江邨野堂争入眼;夕阳薰细草,朔云寒菊倍离忧。<br> 月洞门上端写着“荷塘映梅”,但已不是赏荷的季节 树丛中露出一尖塔顶,叫“一览亭”。现在的杜甫草堂是五十年代初以清代工部祠为主体,兼并周围草堂寺丶浣花夫人祠和王园而建成。而一览亭就是王园内的至高建筑。王园(后改称梅园)是川军宿老王思忠的私人宅园。 一览亭(实应为楼)是王思忠为笃信佛教的老母修建的一座四层佛塔式楼阁,顶楼原贡奉有观音佛龛。旧时成都高楼甚少,这座四层砖石高楼在城西就显得格外突出,也曾经是成都标志性建筑。 草堂北邻西北,是唐代遗址陈列馆。 2001年11月,在杜甫草堂旧址内施工铺埋地下排水管时,发现了唐代遗址,并出土了一千多件精美文物以及一通有明确纪年的唐高僧塔铭碑。这批珍贵出土实物资料,极大地丰富了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印证了杜甫当年对居住环境及生活情景的描写,证实了杜甫草堂在原址上代代因袭重建的史实,澄清了古今草堂寺位置之争,增加了杜甫草堂的历史厚重感。这一考古发现,也填补了成都地区唐代大型民居遗址考古的空白。2005年落成的唐代遗址陈列馆面积1020平方米,陈列展示出土文物三百多件。下图是遗址全貌和一号井。 遗址的西面,就是景区的北门

相关知识

成都浣花溪公园植物群落特征及观赏特性研究
【历史文化】千年古溪话浣花
成都小原流花道安所课室的抖音
好ོ多ོ花ོ!成都,你是懂浪漫的
四川成都温江区公司涌泉花土分部韵达快递电话、网点地址和派送范围
成都浣花—草堂片区城市双修实施规划
成都浣花小区婚庆摄影
第一波桂花,香了!这些诗,浪漫了成都的秋
赏梅花、逛园林、怀诗圣 “人日游草堂”第十三届成都诗圣文化节1月30日开幕
夏日兰韵:

网址: 【四川•成都】浣花流韵,诗意盎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0491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诗意盎然迎新春——乐山市沙湾区迎
下一篇: 【石首文苑】小河游记——寻觅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