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忠王府四月的紫藤有多美吗?大家都说,那不是《江南百景图》吗!
那紫藤过后呢?同属于藤本植物的凌霄,此时正是观赏性最佳的时间。
紫藤花期贯穿春季,盛开时,与苏州的粉墙黛瓦相映成趣,姹紫嫣然。而凌霄一开,便意味着盛夏已至。
苏州的凌霄哪里最美,拙政园、网师园、艺圃、园博的凌霄热闹纷繁,虎丘、山塘街、平江路的凌霄俏丽妩媚,树山、白马涧、尚湖的凌霄温柔的如江南女子,在水一方。
而我心目中的凌霄,则是古城里街巷里那一帘藤蔓。富有江南韵味的民宅,闹中取静,拐几个弯,才见到那倒垂的凌霄花,颇有几分庭院深深的样子。
比如这一处。
人民路上有一处创意仓库的外墙上,远远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凌霄花非常醒目,绿叶、橙花。每到酷暑时节,当其他的花都暂时偃旗息鼓的时候,惟有凌霄热烈绽放。
被精致修剪过的自然美景寄托着他们的闲适之趣。在庭院内的任何一处,都能欣赏到初夏的花红叶绿,领略树影婆娑的摇曳之美。
凌霄 · 见录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陆游《夏日杂题》中这样描写凌霄。凌霄花开,从夏至秋,生机勃勃,诗意盎然。
凌霄花最早见录于《诗经》。
《小雅·苕之华》中有“苕之华,芸其黄矣”“苕之华,其叶青青”的诗句。结合《毛传》《郑笺》《正义》的注释,以及《尔雅·释草》中的说法,“苕”指“苕陵”,即凌霄花。
故宫官网上对凌霄花的词条描述是这样的:凌霄花,属紫葳科凌霄属,落叶藤本观赏植物。原名“紫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以“凌霄花”为名始见于《唐本草》。李时珍称其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的描述。凌霄花适应性较强,不择土,枝丫间生有气生根,以此攀缘于山石、墙面或树干向上生长。宋代诗人梅尧臣对凌霄花也赞美不绝,称其“慕高艳而仰翘,攀红日而斗妍。”因凌霄一词有凌云之意,喻志气高远。
在有些人眼里,凌霄因攀附而生,因此成了趋炎附势、虚荣炫耀的代名词。
现代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里有这样的句子:“如果我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舒婷以凌霄反衬“树的形象”,赞美木棉和橡树的坚实挺拔。自古像这样将凌霄贬为“势客”的文人不在少数,让世人对凌霄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攀附高枝炫耀自己的负面印象,但仍然不妨碍更多人喜爱和赞美凌霄。
当年读《致橡树》时,我还没见过凌霄。后来见到瞬间被治愈,真正的美还是需要自己去发掘,听人描述许多时候都是靠不住的。
凌霄 · 扶摇直上望云霄
《本草纲目》上说:“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凌霄的名字很形象的描绘了它的生长特点:靠气生根攀附于它物之上生长,大有扶摇直上望云霄的气势。除了凌霄,它还有一众别称:紫葳、凌苕、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上树蜈蚣、白狗肠、吊墙花、堕胎花、芰华、藤罗花。
凌霄花总是在最高处绽放,橘黄而明丽的花朵,与烈日斗艳,无论多低垂,它都始终以昂首的姿态,把墙头染得鲜艳无比。
小小的一朵一朵,凑成一片,蔓延整个墙头,不约而同的,在夏日的风里摇曳,平添了些许灵动。
古刹名园,民居小宅,看到凌霄花在风中摇曳,尤其是雨后,满树坠英,碧叶青青,一朵朵桔黄或鲜红的凌霄花,分外娇艳,让人爱怜!
凌霄花的花期特别长,从来没有哪种花如凌霄一般,攀援而上,无惧天空和太阳,永远盘旋而上,保持着一股子“凌霄”之势,一直能开到八月、九月,似乎“生如夏花”四个字讲得就是凌霄。
马上中考、高考即将来临,各地的考生们,一定要“凌霄”哦!此刻的你们,一心向上,日后的你回感谢如今拼搏的你,在枝头最高处,开出最鲜艳的花来,你就是最美的风景!
有人对“生如夏花”的人生定义是:
生命的真谛就是在最美的季节绽放最炫目的自己,用力向上的美,并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它自己知道顶梢的风有多温柔,光有多灿烂!
— FIN —
视觉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知识
《生如夏花》经典语录
《生如夏花》读后感(精选20篇)
生如夏花读后感(精选16篇)
生如夏花【美文欣赏】
泰戈尔生如夏花中文原文
生如夏花绚烂绽放
生如夏花般璀璨
“生如夏花”中的“夏花”到底是什么花?
生如夏花作文(通用27篇)
生如夏花绚烂作文
网址: 生如夏花,说得就是它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05726.html
上一篇: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下一篇: 30首春日诗词,杏花烟雨,草木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