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出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古铜器考》一书称赞其时的制瓷业是“有陶以来,未有今天之美备”。制瓷业集中国历朝名窑之大成,制做了很多精巧无比的瓷器,不只官窑成就明显,民营窑场也兴旺发达。此刻,景德镇御窑厂规划巨大,在督陶官的办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送入宫中,烧出的瓷器无论是技术窍门仍是装修艺术都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境地。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描述其时瓷器“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巧夺天工”。
青花瓷仍是其时景德镇瓷器的主流产品,官窑青花和民窑青花的烧造量都超越历史上任何朝代遗留下来的传世品,也比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多。乾隆时国内陶瓷市场广阔,据文献记载,清代早中期内销情形为“利通十数省,四方商贾、贩瓷者萃集于斯”。景德镇外销瓷自康熙中期开端兴盛,至乾隆时最盛。中国瓷器销往世界各地,而其间主要的优异瓷运往欧洲和美洲。据国外有关档案计算,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销往英国的瓷器约40万件;乾隆十五年至四十六年(1750—1781年)的32年间销往瑞典的瓷器达110万件。
乾隆青花缠枝花卉梅瓶 口径:6.8cm 高:35.2cm
乾隆青花缠枝花卉梅瓶 口径:6.8cm 高:35.2cm
此件梅瓶具有雍正时期特色,较雍正的更为正经凝厚,丰满的肩膀与内束的腹部构成对比差,弧线特别美丽高雅,是乾隆朝经典的摆设御瓷。关于乾隆朝青花摹古梅瓶的详细烧造时刻,往后数十年的档案记载再也没有见到烧造青花梅瓶之信息,由此能够揣度本品的烧造时刻是在乾隆三年摆布,为唐窑承命摹制宣窑梅瓶的佳器,是乾隆青花梅瓶主要而珍罕的代表。此器青花纹样确为“宣窑”个性,青花发色冷静蓝艳,以点状笔触仿宣德进口钴料之晕散,极富层次感,纹饰紧贴胎骨,满绘青花纹饰。主体纹饰为缠枝花卉纹,其规划疏密有致,生动悠扬,毫无拘泥磨蹭之感,小而细碎的卷草纹,烘托于花卉之间,其流转间精到的笔触与天然生动的意蕴完美交融,配以柔和悦目的青色,能够使人殷切感遭到乾隆皇帝关于永宣青花艺术成果的赏识与礼赞。
纹饰层次丰厚,自上而下分绘祥云纹、莲花瓣纹、缠枝花卉、蕉叶纹,四层装修纹样将梅瓶装点得昌盛旺盛,显示宫廷荣华富贵。缠枝莲花巨细相错,花朵盛开,花瓣丰满层层叠叠,缠枝弯曲优雅,穿插于花卉之间,其详尽富丽的个性遭到西方洛可可纤柔弯曲之风影响,枝蔓小而精巧,攀枝旋转交织,紧密繁复,详尽入微,颇见功力,动感强烈。釉汁莹白细嫩,温润如玉,青花浓郁明快,翠妍欲滴,为乾隆青花御瓷少有之隽品。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整齐正经,字距离较大,典型的乾隆前期官款之式样。
乾隆前期御窑厂烧制瓷器,为督陶官唐英任职所督理,故时期所烧瓷器在款式、纹饰上挨近雍正个性,无论纹饰绘制仍是拉胚刻画,皆较乾隆晚期的谨慎规整,无不精巧,据《唐英督陶文档》记载,乾隆“宣窑青花”在乾隆三年烧制频频,而“宣窑青花”烧制数量削减,至后期直称“青花”,可见“宣窑青花”最为精巧乃乾隆前期烧制,此品正是唐英在任御窑厂督陶官时期烧制的“宣窑青花”的典型精品之作,代表清中期青花瓷器最高水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乾隆 青花粉彩描金缠枝花卉纹苹果尊
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
青花缠枝花卉梅瓶
清道光青花缠枝花卉纹赏瓶85.1万成交
乾隆青花鉴定抓住这几点,深层解析,收藏分享
斗彩缠枝花纹梅瓶
Lot0053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花
寓意吉祥的清青花缠枝花卉纹葫芦瓶
Lot0035 清康熙 青花缠枝花卉花觚
青花六方镶金瓶
网址: 深圳立信国际现展出一件乾隆青花缠枝花卉梅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05751.html
上一篇: 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在深圳哪 |
下一篇: 深圳市荷兰花卉小镇游玩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