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跟着马铺百草园每天学一味中草药

跟着马铺百草园每天学一味中草药

跟着马铺百草园每天学一味中草药---猫须草

福建百草园

<h3>中文学名</h3><h3>猫须草</h3><h3>拉丁学名</h3><h3>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Thunb.) C. Y. Wu</h3><h3>别称</h3><h3>猫须公、牙努秒</h3><h3>二名法</h3><h3>肾茶</h3><h3>界</h3><h3>植物界</h3><h3>门</h3><h3>被子植物门</h3><h3>纲</h3><h3>双子叶植物纲</h3><h3>亚纲</h3><h3>合瓣花亚纲</h3><h3>目</h3><h3>管状花目</h3><h3>科</h3><h3>唇形科</h3><h3>亚科</h3><h3>罗勒亚科</h3><h3>族</h3><h3>罗勒族</h3><h3>属</h3><h3>肾茶属</h3> <h3>猫须草 ,原名:肾茶,又名猫须公、牙努秒。属管状花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1.5m,叶卵形、菱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苞片圆卵形,长约3.5mm,宽约3mm,花萼卵珠形,小坚果卵形,长约2mm,宽约1.6mm,深褐色,具皱纹。花、果期5-11月。</h3> <h3>主要价值</h3><h3>地上部分入药,治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及风湿性关节炎,对肾脏病有良效。</h3><h3>性味:甘淡微苦,凉。</h3><h3>功能:清热去湿,排石利水。</h3><h3>  主治:治急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性关节炎。</h3> <h3>药理价值</h3><h3>猫须草又名“肾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空旷草地及林缘。据“贝叶经”版傣医药典《档哈雅》记载,傣家人饮用肾茶已有上千年历史,被历代医家和宫廷尊为“圣茶”。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历时8年的临床试验研究证实:肾茶有独特的洗肾排毒功效,是降尿酸、治痛风、排结石、治疗尿路感染的优选饮品,且长期饮用无毒副作用。如有人患泌尿系统病或上呼吸道炎症,随手采来新鲜的猫须草,用开水冲服,既当茶喝,又可治病。猫须草引进到欧洲和日本,被当作保健茶使用。此药为印度尼西亚草药,当地医生常用其治结石病,效果颇著。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猫须草含硫酸钙、未知有机酸的钙盐和钾盐、挥发油、皂甙、已糖、葡萄糖醛酸等。叶含内消旋肌醇。味甘淡微苦、性寒,能清热去湿、排石利水,可治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性关节炎。</h3> <h3>观赏价值</h3><h3>猫须草为多年生草本,高1.1~1.5m;茎直立,四棱形,被倒向短柔毛。叶对生,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花冠浅紫或白,其花序为轮伞形,在主茎及分枝上又多重地组成顶生总状花序,十分美观。开花时,“因雄蕊伸长,外露于花冠,酷似猫的胡须而得名。其花序为轮伞形,主茎及分枝又多重地组成顶生总状花序,怒放时宛若少女翩翩起舞的裙摆,亦如无数只白蝴蝶,微微张开翅膀,停在空中,仿佛一有风吹来便要飞走,美得摄人心魄。</h3> <h3>形态特征</h3><h3>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1-1.5米,四稜形,具浅槽及细条纹,被倒向短柔毛。叶卵形、菱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2)2-5.5厘米,宽(0.8)1.3-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截状楔形,边缘具粗牙齿或疏圆齿,齿端具小突尖,纸质,上面榄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短柔毛及散布凹陷腺点,上面被毛较疏,侧脉4-5对,斜上升,两面略显著;叶柄长(3)5-15毫米,腹平背凸,被短柔毛。轮伞花序6花,在主茎及侧枝顶端组成具总梗长8-12厘米的总状花序;苞片圆卵形,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骤尖,全缘,具平行的纵向脉,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短柔毛,边缘具小缘毛;花梗长达5毫米,与序轴密被短柔毛。花萼卵珠形,长5-6毫米,宽约2.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及突起的锈色腺点,内面无毛,二唇形,上唇圆形,长宽约2.5毫米,边缘下延至萼筒,下唇具4齿,齿三角形,先端具芒尖,前2齿比侧2齿长一倍,边缘均具短睫毛,果时花萼增大,长达1.1厘米,宽至5毫米,10脉明显,其间网脉清晰可见,上唇明显外反,下唇向前伸。花冠浅紫或白色,外面被微柔毛,在上唇上疏布锈色腺点,内面在冠筒下部疏被微柔毛,冠筒狭管状,长9-19毫米,近等大,直径约1毫米,冠檐大,二唇形,上唇大,外反,直径约6毫米,3裂,中裂片较大,先端微缺,下唇直伸,长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2.5毫米,微凹。雄蕊4,超出花冠2-4厘米,前对略长,花丝长丝状,无齿,花药小,药室叉开。花柱长长地伸出,先端棒状头形,2浅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卵形,长约2毫米,宽约1.6毫米,深褐色,具皱纹。花、果期5-11月。</h3> <h3>生长环境</h3><h3>常生于林下潮湿处,偶尔也见于无荫山坡上,在国内都为栽培,野生猫须草极为罕见,海拔上达1050米。</h3><h3>分布范围</h3><h3>产云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南部,台湾及福建;常生于林下潮湿处,有时也见于无荫平地上,都为种植栽培于林荫下,海拔上达1050米。自印度,缅甸,泰国,经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至澳大利亚及邻近岛屿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的爪哇。</h3> <h3>种苗繁殖</h3><h3>种子繁殖</h3><h3>播种可在花盆中进行,也可于苗圃中整畦进行。要求表土土块细碎,土面平整。撒施腐熟农家肥作基肥,与表土拌匀后待播。选春末夏初成熟的种子,随采随播,播种前将种子与细土拌匀,然后撒播在土面上,覆细碎土1~2cm,最后盖草浇水。播后10 d左右出苗,出苗后立即揭草。苗期注意除草和浇水,并追施少量稀薄的氮肥1~2次。育苗15 d以上,苗高10~15cm时即可移植上盆。家庭盆栽也可用纸巾催芽的方法催芽,再移入盆中栽培,方法如下:</h3><h3>①选用透明的玻璃杯,用一层纸巾浸湿铺在杯底,种子均匀放在纸巾上面,然后放一层浸湿的纸巾,再用塑料薄膜将杯口封住。</h3><h3>②静待发芽,发芽时间约10 d。</h3><h3>③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以18~25℃为宜。</h3><h3>④在出芽之前务必保持发芽湿度,即保持纸巾湿润。</h3><h3>⑤种子发芽后尽早移植,以免伤害根系。</h3> <h3>扦插繁殖</h3><h3>适宜的扦插时间,北方为7—8月,南方四季均可,但以3—4月为好。扦插枝条的选择:一般结合摘心,把摘下的粗壮、无病虫害顶梢作为扦穗,直接用顶梢扦插。插穗10cm,每段插穗保留2~3节,插穗宜随剪随插,行距15~20cm,株距5~7cm;扦插基质可采用扦插的营养土或河沙、泥炭土等作材料。城市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得到理想的基质,建议使用已配制好并消毒过的扦插基质,如经常使用的基质及其配比为泥炭土∶珍珠岩∶沙=1∶1∶1。用中粗河沙也可,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但不能使用海沙及盐碱地区的河沙。扦插后保持适当荫蔽、湿润,约14 d内生根,生根后约15 d可移栽上盆,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h3> <h3>分株繁殖</h3><h3>在生长旺季到来之前进行,分株取苗(包括下垂触地生根的老枝)直接移栽。</h3> <h3>上盆</h3><h3>1、盆栽基质</h3><h3>盆栽基质以中性、微酸性疏松肥沃的基质为宜,如用泥炭土∶园土=1∶1、泥炭土∶珠岩∶陶粒=2∶2∶1、草炭∶蛭石=1∶1配制而成。</h3><h3>2、上盆</h3><h3>盆栽猫须草最好使用素烧盆,素烧盆透水透气性能好过塑料盆,有利于植株生长。使用新的素烧盆要先用水浸透;如用旧盆,必须清洗干净。盆底的排水孔垫上2块碎盆片(凹面向下)或纱网片,而后加入1~2cm厚的粗沙或煤屑渣作为排水层。排水层上铺垫一层培养土,以待植苗。上盆时,加入基质不宜太满,最后加基质到距盆沿2~3cm即可,以便浇水与施肥。广东一带习惯于用晒干的塘泥配制盆栽基质,配制时可用塘泥80%(选用肥沃黏重的塘泥晒干,打成手指大的泥粒作培养成土)、腐熟甘蔗渣18%、过磷酸钙2%混匀。有些热带果树盆栽容易出缺素症,营养土中应适当添加含微量元素的肥料。上盆后立即浇1次透水,并放在遮光度50%~80%的遮荫环境养护。</h3> <h3>盆栽管理</h3><h3>光照管理</h3><h3>盆栽在遮荫环境养护30 d左右后,就要移至阳光下管理。猫须草植物生长最适宜的光照条件为全光照,因此家庭盆栽以放置在阳光充足的阳台上为宜。猫须草虽然属于热带药用植物,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但在夏季高温时节(白天温度在35℃以上)最好能遮掉大约30%的阳光,如果猫须草被放在直射阳光下养护,就会生长十分缓慢或进入半休眠的状态,并且叶片卷曲,甚至变黄、脱落。因此,在南方炎热的夏季最好遮掉30%的阳光,盆栽可移至30%遮阳网下或家庭阳台上。[3]</h3><h3>肥水管理</h3><h3>家庭栽猫须草,可在盆栽需要浇水时,用淘米水浇施,达到又浇水又施肥的效果,还不会发生肥害,且干净卫生,但不能每天浇施,要掌握浇水“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在盆土表面泛白、盆土表层下1cm土仍湿润(土颜色较深)时,就宜浇水,一次性用淘米水浇透至盆底孔流出水为止。盆栽猫须草施用追肥很重要,保证盆栽生长有充足的营养。盆栽主要就是在家庭种植或面向家庭,有机肥作追肥,传统的做法是用水浸泡腐熟发酵,但在制作过程和浇灌时会发出恶臭,影响环境卫生,不宜采用。可用油粕饼类作干追肥,具体做法:把油粕饼粉碎,掺入腐殖土20%,保持潮湿放入密闭的塑料口袋中,放在阳光下经2~3个月充分发酵腐熟,无异味,可撒布盆内,也可对水200倍施用,任何季节追肥均较安全卫生。追施腐熟有机肥,可根据植物长势、生长季节、植物生长阶段不同,决定施肥间隔时间长短、施用量,特别是在采摘枝叶或修剪后,可适当追施有机肥,施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的原则,有机肥肥效较长,一般30 d施1次。进入冬季或结实期后,停止肥料施用,但浇水时仍可浇淘米水。</h3> <h3>病虫害防治</h3><h3>盆栽猫须草主要病害为叶斑病,多发生在塑料棚、玻璃温室栽培中,主要防治措施是注意通风,合理密植,盆栽时摆放要适当疏散,适当增施磷、钾肥。盆栽猫须草主要虫害为介壳虫、蝼蛄,介壳虫在家庭盆栽较常见,可用鲜辣椒50 g加水30~50 g,煮约30min,用其滤液喷洒植株;或采用洗衣粉溶液喷施法:具体配制方法是用1 g洗衣粉加水100~180 g调匀,每周喷洒1次,连续喷2~3次就可控制虫害。但要注意,要选用中性洗衣粉,若发现嫩叶有灼伤现象,可及时喷清水将残液冲洗掉。规模化盆栽生产的虫害防治要用常规防治的方法。</h3> <h3>栽培技术</h3><h3>扦插繁殖</h3><h3>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h3><h3>扦插枝条的选择:用来扦插的枝条称为插穗。通常结合摘心工作,把摘下来的粗壮、无病虫害的顶梢作为插穗,直接用顶梢扦插。</h3> <h3>田间管理</h3><h3>1、温度: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18℃~25℃,低于18℃,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h3><h3></h3><h3>猫须草</h3><h3>2、湿度: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可以通过给插穗进行喷雾来增加湿度,每天1~3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但过度地喷雾,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h3><h3>3、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h3><h3>移栽</h3><h3>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基质作为滤水层,再放入植株。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草炭:珍珠岩:陶粒=2:2:1;草炭:蛭石=1:1;或者草炭:炉渣:陶粒=2:2:1;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2:1、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等。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培育养护。</h3><h3>1、光照管理</h3><h3>在夏季的高温时节(白天温度在35℃以上时),如果它被放在直射阳光下养护,就会生长十分缓慢或进入半休眠的状态,并且叶片卷曲,甚至变黄、脱落。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最好能给它遮掉大约30%的阳光。在春、秋、冬三季,由于温度不是很高,就要给予它直射阳光的照射,以利于它进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开花、结实。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场所。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二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h3><h3>2、肥水管理</h3><h3>与其它草花一样,对肥水要求较多,但最怕乱施肥、施浓肥和偏施氮、磷、钾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和“间干间湿,干要干透,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两个施肥(水)原则,并且在施肥过后,晚上要保持叶片和花朵干燥:</h3><h3>秋季:播种苗上盆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要把肥水管理迅速跟上来。肥水管理按照“花宝”——“花宝”——清水——“花宝”——“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3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h3><h3>冬季:虽然它仍在继续生长,但偏低的气温会使它的生长速度放慢,对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4~7天。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h3><h3>春季:气温回升后生长迅速恢复,并且逐步进入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对肥水要求很大。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2~4天。进入结实期后,停止肥料供给。</h3><h3>转盆:通常情况下不特别转盆,只是每年结合分株时换盆重栽。</h3> <h3>化学成分</h3><h3>1、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已从猫须草的地上部分分离出14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12种为黄酮甙元,2种为黄酮醇甙 。</h3><h3>2、酚酸类成分现已从猫须草中分出 8种酚酸类成分,即咖啡酸、咖啡酸的二聚体迷迭香酸、咖啡酸与酒石酸的缩合物以及 4个咖啡酸四聚物。</h3> <h3>展 望</h3><h3>纵观30多年来关于猫须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对猫须草的开发利用情况,今后猫须草研究的主要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猫须草药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有待深入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进一 步阐明猫须草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尚有待深入探索,猫须草保健品及功能食品的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h3>

相关知识

百草园:中草药盛放的大花园
【扬州中草药故事】小黄花成片,迎春花、连翘傻傻分不清楚
让环保之花绽放绚丽光彩
刘英一家:以花会邻搭起社区“百草园”
《鲁迅与博物学》:从童年的“百草园”到成年后的莳花养草、植物研究
2023蓬溪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四季畅游活动暨第二届“金色之旅 共享高升”油菜花观赏月正式启动
【实用知识】真的有被这些中草药的驱蚊效果惊艳到!!!
【大宏图·“县”在启航】福建同安:逐梦沃土做强种业芯片 碳汇交易赋能绿水青山
福建同安:逐梦沃土做强种业芯片 碳汇交易赋能绿水青山
扬州中草药故事

网址: 跟着马铺百草园每天学一味中草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082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茉莉花盆栽管理方法,想要养好,学
下一篇: 在阳台盆栽梅花管理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