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面向三农 务实创新—潍坊科技学院农学与环境学院助力乡村振兴

面向三农 务实创新—潍坊科技学院农学与环境学院助力乡村振兴

  潍坊科技学院农学与环境学院秉承“面向三农,务实创新”理念,立足学科专业优势,发挥人才智力支撑,培养新农科人才,科技助农,人才兴农,服务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发展需要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积极成效。

山东省校企合作三农服务专业委员会

  一、产教融合,培养新农科人才

  整合园艺、高分子材料等9个本科专业,以及省高校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省设施蔬菜分子育种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打造新农科。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强化专业技能和就业观教育,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意识。专家、教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乡村和产业一线,在生产中做科研,在实践中练技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实现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双丰收。与省中小企业局、省电教馆共建省创业创新学院、省众创教育研究院,建成山东首个省级示范创客中心,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助农活动,参与科学研究和推广工作,构建“校园(课堂)+田园(实训)+创业园(服务)”一体化互动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

  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环保科普创意大赛、中国大学生高分子创新创业大赛等各项赛事中成绩优质,斩获一等奖、团队奖多项,其中,“数字农场——标准化农业的践行者”“农圣电商——新时代农产品消费扶贫践行者”项目获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菜高八斗——新时代农产品消费扶贫践行者”项目获“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学校博士在蔬菜花卉繁育基地指导学生实践

  二、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依托园艺等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省一流专业,在前期成立的蔬菜产业学院基础上,与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山东寿光三木种苗有限公司、山东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智慧蔬菜产业学院,形成了集新农科人才培养、蔬菜新品种研发推广、精准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服务、田园综合体规划与设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物联网及自动化控制等于一体的平台体系,为地方蔬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目前正与贵州大学联合创建“农蔬区块链”重点实验室,被列入潍坊市“新基建”重大项目,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三农”发展。

  充分利用人才集群优势,组建了以泰山学者李兴盛、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于广威等高层次人才为学术带头人的数十人的专家博士团队,打造专家、教授领衔,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的“专业化”服务三农团队,发挥学校在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科技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不断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现有5个省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110亩蔬菜花卉新品种繁育基地、16亩现代蔬菜育种中心、34亩现代高新农业技术集成示范中心、75亩海南育种基地。建设管理1万平方米菜博会学院馆,展示300余种蔬菜新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选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鲁硕红”蔷薇新品种;自主研发了28个蔬菜花卉新品种,“潍科”系列20种蔬菜新品种通过科技鉴定,番茄项目获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天潍系列”等15个新品种在农业农村部门登记,累计推广种植自主研发新品种15万余亩。制定了山东省农业领域地方标准4项。《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建设工程体系图书”,全国发行50余万册。与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合作打造蔬菜博览园;在河南上蔡县挂牌博士工作站,开展设施蔬菜技术扶贫。

学校建设管理的寿光菜博会学院馆

  三、加强培训,为乡村振兴培养新型农民

  牵头成立“三农服务专业委员会”,引导和推动教师走出校门、服务社会。定期开展“党员博士企业行”活动,组织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与三农产业一线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就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讨论,为行业一线送去技术支撑。每年组织专家、教授对地方各镇(街道、区)村两委成员进行现场授课,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遵规守纪廉洁履职、塑造群众信任自身过硬的农村干部、以德治村、营造文明乡风等方面对学员进行系统培训,强化村干部的责任意识,提升村“两委”成员村务管理和服务群众能力。

  针对不同地区栽培管理技术的差别,有针对性的对农民技术员、种植大户等进行培训,目前已经为河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等开展农业技术人员培训1万余人次,为学员讲授了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特色蔬菜种植营销等方面的内容;组织专家团队到宿迁市进行农业指导,对当地的休闲农业基地和蔬菜种苗育种基地和成片连方浅水藕套养小龙虾基地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此外,还与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合作打造蔬菜博览园,在河南上蔡县挂牌博士工作站,开展设施蔬菜技术扶贫。

学校在海南建立蔬菜育种基地及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附件1

  合作企业介绍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由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建立,于2018年7月12日在寿光揭牌,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国字号平台的优势,举办两届全国蔬菜质量标准高峰论坛。以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为突破口,集成2369条蔬菜产业链相关标准,形成14大类、182个品类的蔬菜标准数据库。编制完成37种蔬菜的54项生产技术规程,启动16项国家、行业标准和102项地方标准研制工作,其中,1项国家标准计划正式下达,番茄、黄瓜2项农业行业标准获农业农村部发布,5项地方标准完成评审。完成《设施蔬菜国际标准化研究》和《设施蔬菜标准体系研究》。成立国家蔬菜质量标准化创新联盟。国家蔬菜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蔬菜)获批建设。制定了《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牵头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基地良好农业操作规范》6项团体标准,是国内首批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的标准化技术规范。建设了国内唯一的蔬菜品质感官评价和分析实验室,成立全国蔬菜感官与营养品质研发中心。

  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是集蔬菜种业研发、工厂化育苗、基地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进出口贸易、人才培训、温室工程、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于一体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知名的蔬菜全产业链运营商。是国家设施蔬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蔬菜质量标准化创新联盟的理事长单位。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现代高效农业领域领军企业、山东省新六产示范单位、山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00强。目前,形成年产品牌蔬菜产量45万吨,种苗2亿株,加工鲜切蔬菜近万吨,蔬菜深加工产量近万吨,市场交易量75万吨,交易额31亿元的规模。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3.68亿元。

  山东省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4年,是国内第一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世界种子联盟(ISF)成员、亚太种子协会(APSA)会员、中国种子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种子协会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

  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瓜菜遗传育种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重点龙头企业和“育繁推一体化”科技型企业。拥有山东省西甜瓜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6个;在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建有三木现代种业科技培育中心和育种研发基地,科研育种设施达40000平方米;引进高层次人才6人,自主培养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等专业技术人员16名。

  山东千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农业技术培训依托农业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引进美国体系化教材,培训体系内容:包括PCA(植物保护经理)、CCA(作物栽培及植物营养经理),培训范围:植保技术员、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院校毕业生、农场主等一切从事农业人员。

  寿光欣禾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寿光市,占地102亩,现有职工70余人,是一家专门从事农业设施工程、蔬菜种子、品种选育、微生物技术、农业技术培训及服务、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和转让为主体的农业科技企业。

  山东鲁寿种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80年,注册资金6200万元,占地1500亩,年销种子13吨,育苗能力达1.2亿株,拥有员工300余名,是国内蔬菜育种最早的公司之一,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推广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设施蔬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文明诚信示范企业等荣誉。

  附件2

  李金堂:献身万亩大地的“土”教授

  李金堂,男,植物病理学专业博士,教授,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潍坊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潍坊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寿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寿光市优秀教师、寿光市科技标兵、潍坊科技学院学科带头人、寿光市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手。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二届山东省大学生智能控制大赛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厅优秀成果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成果一等奖等,2010年入选《潍坊名教师风采录》,2017年入围“山东省最美教师”评选活动。

  一、贴近地气搞科研,勤奋结出丰硕果

  10年前,他怀着满腔热情投入教育事业,成为潍坊科技学院的一名博士教师。他充分发挥自己在植物保护和植物病理学专业方面的特长,组建了潍坊科技学院蔬菜花卉病虫害研究所。研究所充分利用地处寿光的地理优势,紧密围绕温室蔬菜生态产业,开展无公害温室蔬菜生产、病虫害诊断鉴定、预测预报、科学防治、新果蔬品种引进和繁育等开发应用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使学院的植物病理学领域的研究从无到有,填补了该方面的空白。他先后被聘为《长江蔬菜》植保栏目主持人,寿光市“科技下乡”活动特约专家。主编出版《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系列丛书,2011年丛书入选“农家书屋重点建设工程体系丛书”,由农业部、财政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联合出资免费为全国各地农村书屋配送。2014年丛书获寿光市科技创新优秀成果奖,现已再版8次,发行量20余万册。《农民日报》、《大众日报》、《寿光日报》等媒体跟踪报道了图书出版、发行、服务菜农等情况。

  丰硕的成果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2009年李金堂到寿光市孙集镇的几个黄瓜大棚中调研,发现黄瓜得了一种病,叶片上布满大量黄点,严重者全叶枯死,极大地降低了黄瓜产量,菜农们很心急,但又不知道是什么病,只好到农药店买了很多药打上,但收效甚微。他经过仔细诊断,判断该病为黄瓜棒孢菌引起的靶斑病,并给菜农们详细讲解了该病的发病特点、诊断要点及防治方法。但因为他第一次到孙集镇,很多菜农不认识他,也不是很相信他的判断,不肯按照他的方法防治,这让他十分着急,为了让大家相信这是黄瓜靶斑病,他当天回到学校并将显微镜带到大棚,将黄瓜病叶上的病菌放到显微镜上让大家观察,并仔细讲解了引起病害的病原菌的特点,大家这才相信并一致让他留下吃饭。还有一次是在寿光市古城街道的杨家庄,当地多家菜农种植的番茄出现了顶部叶片黄化、扭曲、变小的症状,因为以前没见过这种病,大家都不敢断定是什么病,也不知道怎么防治,盲目使用了大量农药却基本没有效果,有的菜农甚至采取了全棚施用大量土壤消毒剂的极端方法,他经过综合观察判断该病为番茄上的一种新病毒引起的病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并给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方法。2015年4月,寿光市田马镇一育苗场孟经理的甜瓜苗发生严重病情,在当地及寿光多个农资门头购药后效果不佳,几经转折后联系上了李金堂博士,经现场显微镜诊断,鉴定为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并开了防治药方。3天后传来喜讯,甜瓜苗病情得到了控制,8天后病情基本消失。

  有时农忙或病情发生严重季节,一天接到的咨询电话达到30多个。更有新疆、江西、福建、湖北、河南等外地多省市菜农寄来病样,请求帮忙诊断病害,开出药方。业余时间长期他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及调研活动,走到田间地头和蔬菜大棚中为菜农诊断病害、提供防治建议,为菜农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当地蔬菜无公害生产的健康发展,在当地菜农中有较高威望。经常在给菜农看完病后菜农留他吃饭,他被农民的朴实和真诚深深感动,却一次也没有留下,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应该做的。数年如一日,凭着一股韧劲,他走访菜农和农药经销商的足迹遍及寿光、潍坊、聊城、临沂等地,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专家系统(VDDS)”软件(软著登字第0381712号)。利用该软件及现场查看、外地寄送病样、电话咨询、视频诊断等途径为寿光、潍坊、河北、新疆、江苏、沈阳、西安等地菜农诊断病虫害千余次。同时建立了蔬菜病虫害网上医院,及时发布农事指导和病虫害防治新方法。

  二、倾心教学默奉献,严谨治学育桃李

  他热爱教育工作,倾心于教学,默默耕耘。承担《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蔬菜病虫害防治》等多门课程。无论工作多么繁忙、课程讲过多少篇,他总是会认真备课,精心准备,上好每一堂课,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他主讲的专业课程《园艺昆虫学》于2008年被评为潍坊科技学院精品课程,并于2009年入选“省级精品课程”。

  为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课程,他带领学生亲身实践,多次深入田间大棚,将采集到的病叶、病果、病样等制成标本,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李金堂博士出版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诊治图鉴》等系列图书就是和同学们一起下大棚的过程中积累资料撰写的。到目前,已出版系列著作23部,发行量30余万册。2014年发现一种新型蔬菜病害,并在美国的《Plant Disease》上发表,2015年获“核果类果树根癌病防治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310521223.8)。到目前,已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发表各类论文80余篇。教学时注重用多媒体课件将晦涩难懂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增加了课程的生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课程内容。

  常常有人问他“你作为教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的回答是“不误人子弟”。要教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应先有一桶水。为了当一名合格的教师,培养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他深感严于律己和治学的重要性。他常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还不够,需要不断更新,所以常常查阅资料、工作学习到深夜,几乎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

  有人问他,你何以能够对素不相识的人这样关心和帮助?他的回答是:“因为他们信任我,我作为潍坊科技学院的教师,他们通过我而认识学院,这是我的骄傲,我自然有义务这样做。”至此,他深深体会到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深深领悟到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内涵!

责编:潘婷

相关知识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花卉学院
【我是“湾村明白人” (47)】中国乡村振兴网报道耒阳“湾村明白人”助力乡村振兴
智慧农业学院:知农爱农,强农兴农
2023陕西长安花卉大会启幕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学院介绍
学院简介
产业 | 广西灵山:“农文旅+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
黄冈市“三新工程”:激扬乡村振兴青春力量
灌溉“金融活水” 盛开“振兴之花”农行宁德分行创新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园艺学院招生专业简介

网址: 面向三农 务实创新—潍坊科技学院农学与环境学院助力乡村振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104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潞州区大辛庄街道:聚力“四敢”谋
下一篇: 宝鸡炎帝园:做好花卉繁育 扮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