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从种植培育到市场化,新区打造花卉产业链“破土而出”

从种植培育到市场化,新区打造花卉产业链“破土而出”

今年“五一”假期,新区花卉交易中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顾客们络绎不绝,除了玫瑰、月季和满天星等四季常供的鲜花,一些花期较长、清新淡雅的绿植鲜花也备受消费者青睐。新区鲜切花卉销售量达120万枝,主要销往省内及济南、西安、郑州等地,销售绿植2700余盆,为“美丽经济”增添了新的光彩。

产业的崛起

从种植培育到市场化,新区围绕花卉打造的产业链“破土而出”。农投集团作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2018年开始谋划发展花卉产业,并启动了花卉产业基地筹建工作。政策和资金不断向现代农业示范园聚集,花卉培育中心和花卉交易中心迅速推进。

智能温室的优势

新区花卉产业基地总面积达45.42万平方米,拥有6座文洛式智能温室,其中3号温室面积达18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切花玫瑰种植温室之一。智能温室采用世界一流的建造技术和设施设备,通过精密传感器监测并自动调控温室内的水、肥、气、热状况,保证了花卉的高质量生长。

全天候高效生产

2020年8月,随着6座智能温室投运,新区由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成为西北最大的花卉繁育基地。基地全天候生产30余种鲜切玫瑰,年产能达8500万枝,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填补了西北花卉市场的空白。

高科技种植技术

走进兰州新区花卉产业基地,色彩斑斓的玫瑰花在智能温室内争奇斗艳。管理员侍新萍介绍,通过岩棉块种植和滴灌系统,水肥直接送到玫瑰根部,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节约了50%以上的水和肥料。智能温室内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实现自动调节,确保花卉在最佳条件下生长。

产业规模的扩大

随着花卉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打造花卉全产业链。在研发、种植、运输、加工和销售上不断创新,提高了花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秦川农业通过自主培育百合花种球,成功解决了进口种球发病率高和退化的问题,提高了种球抗病能力,降低了种植成本。

技术革新与市场拓展

新区花卉产业基地通过自主培育和销售种球,实现了花卉产业从种植到市场的全链条发展。农投集团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出高质量的百合花种球,显著提升了花卉的市场接受度和回购率,推动了花卉产业的持续发展。

多元化花卉品种

新区温室大棚内,郁金香、芍药、向日葵等多种花卉争奇斗艳,中川牡丹园的紫斑牡丹和千亩玫瑰已形成规模。从种植到拔节生长,新区花卉产业的“园圃”不断扩大,繁花似锦的景象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市场关注。

国际化市场

新区花卉交易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拓展市场。通过终端花店、经销商体系和花卉出口提升品牌市场占有率,搭建电商运营团队,通过直播平台与消费者互动,增强市场渗透力。新区花卉不仅覆盖国内市场,还成功出口至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际市场。

未来的发展

新区花卉产业基地依托科技创新和智能温室技术,构建起完整的“销售网络”,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花卉产业作为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成为了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小小花卉不仅美化了环境,更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铺就了一条“美丽”之路。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从种植培育到市场化,新区打造花卉产业链“破土而出”
“美丽经济” 一路生“花”——访兰州新区花卉产业基地
“新区造”一线观察丨新区:“美丽经济”一路生“花”
“美丽经济” 一路生“花”——访新区花卉产业基地
我省从花卉种植、良种培育、冷储运输等方面发力打造云花全产业链
双中心打造西北花卉产业链!兰州新区农投集团不只有玫瑰花
打造千亿产业链“第一环”,科技创新助力“云花”绚丽绽放
到2025年,昆明花卉产业链产值力争达400亿元
打造“云花”全产业链
一链深耕百“花”长——昆明市政协助力花卉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小记

网址: 从种植培育到市场化,新区打造花卉产业链“破土而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107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曹州
下一篇: 山西长治市潞州区:沃野田畴织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