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规范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规范

    番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食法多样,是最重要的果菜之一。随着节能日光温室性能的不断提高和新品种的育成,番茄已完全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极大地丰富了冬春季节蔬菜市场。番茄生长势强,陆续开花,不断采收,具有很高的丰产潜力,为了进一步提高节能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规范如下:
  一、品种资源
  (一)分类:
  根据栽培品种的长势可将番茄分为:
  1、有限生长型:又称自封顶型,一般主茎长到6-8节位形成第一花序,以后每隔1-2节形成一花序,一般2-3穗封顶。植株较矮、结果期较集中、生长期较短是其特点,多为早熟品种。优良品种有早丰、早魁、陇番5号、同辉等。
  2、无限生长型:主茎8-10叶形成第一花序,以后不断由侧芽代替主茎继续生长,每2-3叶为一花序,不封顶。植株高大、生长期长、果形较大,产量高、多为中、晚熟品种。优良品种有佳粉15号、毛粉802、中蔬6号、霞光等。
  (二)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一般选择耐低温、寡光照、抗病、高产和果实商品性好的品种。现将生产上主要品种介绍如下:
  1、佳粉15号:无限生长型中熟品种,果实大,扁圆,单果重200g以上,粉红色,商品性好,高抗叶霉病、病毒病,长势中等,亩产5000kg以上。
  2.毛粉802:无限生长型,长势较强,中、晚熟品种,50%植株全株长有长而密的白色茸毛,9-10节着生第一花序,节间短,座果集中,果实圆整,品质好,成熟果粉红色,果肉厚,果脐小,单果重150-200g,高抗TMV,抗CMV,亩产5000kg以上。
  3.中蔬6号:无限生长型,中熟品种,果实大,微扁圆形,红色,单果重147-180g,果皮较厚,耐贮运,高抗TMV,耐叶霉、早疫等病,亩产4500-6500kg。

  4、霞光:无限生长型,中、晚熟品种,7-8片叶出现第一花序,花序间隔2-3片叶,果实粉红色,平均单果重213g(最大480g),果面光滑,脐小,不易裂果,畸形果率低,商品性好,亩产8383.8kg,风味好,品质佳,耐低温、寡照,综合抗性优于毛粉802,适合日光温室栽培。
  5.陇番5号:2-3花序自然封顶,株高65cm左右,生长势旺,花序座果率高,果形扁圆,果色大红,平均单果重150g,高于早丰20g,熟性与早丰相当,亩产6000kg以上,本品种高抗病毒病,适应性广,耐贮运。
  6.同辉:6-7片叶出现第一花序,3-4穗果自然封顶,前期产量比早丰高11.3%,早熟性好,亩产6418.5kg,单果重150g以上,品质佳,果形大,圆正,均匀美观,果实商品性好,高抗病毒病,抗叶霉病及早疫病,耐低温、寡光照,适宜日光温室秋冬茬及早春茬栽培。
  二、茬口安排
  (一)越冬茬: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定植,1月下旬至2月上旬始收,可收至6-7月份。
  (二)早春茬: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定植,3月中下旬始收,可收至6月份以后。
  (三) 秋冬茬: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至下旬定植,12
月上旬至翌年1月始收,主要供应元旦及春节市场。
  三、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根系强大,再生能力强,易产生不定根,大部分根群分布于30-50cm深的土层中;茎属合轴分枝,多为半直立性,木质化程度差,分枝能力强。单叶,羽状深裂或全裂,每叶有小裂片5-9对。完全花,总状花序,花黄色,自花授粉作物。果实为多汁浆果。种子比果实成熟早,开花后35天左右,种子具有发芽力,种子千粒重3.0-3.3g。
  (二)生长发育规律
  番茄的生育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开花着果期和结果期四个时期。
  1、发芽期:种子萌发至破心,在正常的温度条件下历时7-9天。种子吸足水后在25℃、含氧量10%条件下,36小时开始发根,再经2-3天出子叶。。
  2、幼苗期:破心出至第一花序现大蕾,分为基本营养生长阶段和花芽分化及发育阶段,栽培上应注意温度和水肥的促、控结合,防止幼苗徒长和老化。约需60-70天。
  3、开花着果期:第一花序出现大蕾至着果,是以营养生长为主过渡到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时进行的转折期。栽培上主要应促进早发根,注意保花保果。约需20-30天。
  4、结果期:第一花序着果至拉秧,一般可持续120-160天,此期秧果同步生长,处理好秧果关系是关键技术。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番茄为喜温作物,一般15-35℃均可适应,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低于5℃植株停止生长,低于15℃不能开花或授粉受精不良导致落花,致死温度为-1--2℃。
  2、光照:番茄是喜光作物,光饱和点70000Lx,16小时光照生长最好,一般应保证30000-35000Lx,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低于25000Lx植株生长较差,果实发育缓慢,冬季温室由于光照不足,易造成大量落花,管理上要清洁棚膜。
  3、水分:番茄属半耐旱作物,一般50-65%的空气相对湿度为宜,土壤相对湿度75%以上,生育前期需水量较小,结果期需水量较大。
  4、土壤与营养:耐肥,适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对土壤通气性要求较高,耐缺氧能力差,地温20℃以上淹水24小时即死亡,适宜土壤PH=6-7。氮、钾、磷适宜比为1:1:2。
  四、栽培技术
  (一)育苗
  1、播种期:按茬口要求确定播种期。见“茬口安排”。
  2、播种量:每亩需播种量约30g。
  3、苗床准备:非茄科园土7份,腐熟的有机肥3份混合,每方营养土加磷二铵1-2kg,草木灰15kg,拌匀后过细筛,在畦面上铺8cm厚的营养土,30g播种量需苗床5-6m2,苗床做成东西走向,宽1-1.2m、长5-6m为宜,铺好后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或70%代森锰锌或“抗菌剂401”10-20ml喷洒。
  4、种子处理
  (1)浸种:用55℃左右温水浸泡种子10分钟(1份种子2份水),当水温降至20-30℃时浸3小时,再捞出放入10%Na3PO4 或2%的氢氧化钠液中泡2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反复冲洗3-5次,最后放入20-30℃的温水中浸泡4-6小时。
  (2)催芽:将浸种后的种子放在25-30℃下催芽,每天用25℃温水淘洗一次,2-3天出芽,50-70%种子露白后播种。
  5、播种
  苗床浇足底水(8-10cm深的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为宜),待水下渗后,将刚露白的种子连同细沙均匀撒在畦面上,覆盖营养土1cm,播种覆盖后可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每平方米8-10g拌上营养土撒在床面上,以防苗期猝倒病。
  6、分苗前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昼温25-28℃,夜温12-18℃,促进出苗整齐;出苗后,为防止徒长,昼温15-17℃,夜温10-12℃,保持床土湿润,有利于花芽分化。
  7、分苗及分苗后管理
  番茄2-3片真叶时分苗,可用容器或苗床分苗,前者有利于保护根系。 分苗后昼温25-28℃,夜温15-20℃,高温高湿下促进缓苗;缓苗后昼温降至23-25℃,夜温15℃,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定植前10天浇小水,5-7天蹲苗炼苗。
  (二)定植
  1、整地、施肥、作畦
定植前深翻土壤30-40cm,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0000kg,油渣200-300kg(或黄豆面100-150kg),磷肥100kg,尿素30kg,南北向做畦,畦宽80cm,沟宽40cm,畦高20-25cm,畦中留15cm宽的小沟(滴灌可做成宽10cm,深6cm的小沟)。
  2、定植
  定植株距依整枝方式而定,按常规整枝方法,株距33×40cm,每亩保苗2700-3300株。按行距开定植沟,将健壮无病的苗放入沟中,摆好后培少量土,每亩株间点施磷二铵40-50kg,逐沟灌水,水下渗后覆土封沟,2-3天后覆膜。
  (三)定植后的管理
  1、温度管理:定植后尽量提高温度以利缓苗,不超过30℃不放风。缓
  苗后昼温20-25℃,夜温15℃;结果期昼温20-25℃,前半夜13-15℃,后半夜7-10℃,地温18-20℃,不得低于13℃。
  2、肥水管理:定植后5-7天,浇一次缓苗水 ,以后进行蹲苗,蹲苗一般掌握在“一序果核桃大,二序果蚕豆大,三序刚开花”时结束,即第一序果核桃大时追一次催果水,结合浇水每亩追氮、磷、钾复合肥(如蔬菜专用肥)10-15kg,以后每隔4-6天(深冬季节7-10天)浇一水,每2次水追一肥,切忌忽干忽湿。
  3、植株调整:常用单干整枝(只留主干,摘除全部侧枝)或改良式单杆整枝(保留第一花序下的第一侧枝,结一穗果摘心,其余侧枝全部打掉)。
  4、落花落果及其防治:所有可以引起营养供应不足或营养竞争的因素均可引起落花落果。
  (1)落花落果的原因:如土壤营养、水分不足,根系发育不良,伤根过重,温度过低,光照不足,整枝打杈不及时,夜温过高,空气相对湿度过大(特别是连阴天)等均易引起落花落果。
  (2)防治方法:
  ①培育壮苗,适时定植,保护根系,加强水肥管理,防止土壤干旱,保证充足的营养,防止过多偏施氮肥,及时进行植株调整。
  ②及时擦净棚膜 ,增强光照,后墙挂反光膜。
  ③激素应用,用2,4-D和PCPA处理, 温度高时浓度低,温度低时浓度高。2,4-D浓度一般为10-20ppm ,可加速克灵等药剂(同时加上颜料作标记),不能喷,要用毛笔蘸花或涂花梗;PCPA,浓度25-50ppm ,低温时40-50ppm ,高温时25-30ppm ,可蘸花也可喷花。
  5、采收:番茄从开花到成熟,一般早熟品种40-50天,中、晚熟品种50-60天。番茄果实成熟有五个时期:绿熟期、转色期、半熟期、坚熟期、完熟期,可根据采后用途及市场情况确定具体采收期。
  五、番茄病虫害
  (一)生理性病害
  1、畸形果
  (1)病因:幼苗期1、2、3花序形成时遇低温,水份充足,氮肥过多,致花芽过度分化,形成多心室畸形果,果实呈桃形,瘤形或指形等;苗龄过长,低温或干旱持续的时间长,则易形成裂果、疤果等。
  (2)防治:选择畸形果率低的品种;作好光温调控,培育抗逆力强的壮苗;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徒长;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
  2、空洞果
  (1)病因:生长调节剂使用浓度过大;光照不足;日温超过35℃,且持续时间长;四穗果以上的果实或同一穗果中迟开花的果实,营养供不应求时,易形成空洞果;结果后期肥水不足。
  (2)防治:选用心室多的品种;作好光温调控,避免长时间10℃以下或35℃以上的温度;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加强肥水管理。
  3、脐腐病
  (1)病因:生育期水分供应不均或不稳定,尤其在干旱时水份供应失常;土壤中氮肥过多,钙和硼素不足。
  (2)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地膜覆盖栽培;适量及时灌水;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尿素钙或者硝酸钙;使用遮阳网覆盖;用0.2%脐腐灵等药。
  4、裂果和日灼
  (1)病因:水分供应不均匀易裂果,高温、烈日、干旱下易产生日灼。
  (2)防治:选抗裂、枝叶繁茂的品种;加强通风,阳光过强时可用遮阳网;及时灌水;控好土壤水份,结果期不宜过干过湿;及时整枝打杈;使用“喷施宝”等。
  5、生理性卷叶病
  (1)病因:气温高,田间缺水。
  (2)防治:定植后进行抗旱锻炼;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采用遮阳网;及时整枝打杈;及时防治蚜虫。
  (二)病理性病害
  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的病害有:早疫病、病毒病、灰霉病、叶霉病、菌核病等,栽培上应从轮作倒茬,土壤、温室消毒,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等环节着手,综合防治。一旦发病,可用下列药剂:
  1、早疫病: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猛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2、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抗毒剂200-300倍液,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
  3、灰霉病: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万霉灵及其复配制1000-1500倍液,每14天一次,连用2-4次,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4、晚疫病: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百菌清烟剂350g/亩熏烟,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叶霉病: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百菌清烟剂400g/亩熏烟,5%加瑞农粉尘剂或6.5%甲霉灵超细粉尘剂或10%敌托粉尘剂,每亩一次1kg,隔8-10天1 次,连续或交替施用。
  6、青枯病: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0.3-0.5L药液,隔10天1 次,连续2-3次。也可用25%D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8天喷一次,连续4-5次。
  7、菌核病: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3-4次。

相关知识

日光温室茄子栽培技术规范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一)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日光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芦蒿、番茄轮作技术
番茄栽培技术/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栽培技术丛书/新农村新生活书库
切花月季在日光温室栽培的研究
番茄的栽培与管理
番茄栽培病虫害防治知识表示
黑龙江海伦日光温室大棚番茄育苗技术

网址: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规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191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露地花椰菜越冬种植的8个关键技术
下一篇: 嘉宝果的种植技术(嘉宝果的种植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