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峨山除虫菊高产栽培技术
杨 贤等
除虫菊(Chrysanthemun Cinerariifolium Trev.),又名白花除虫菊,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人类发现利用最早的杀虫植物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集约化种植的杀虫植物,其提取的除虫菊酯可制成生物农药,具有杀灭害虫快速、高效、低毒、易降解、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符合现代农业对绿色、环保、健康的要求,已成为生物农药世界性的热点,被公认为是最理想的植物源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仓储、卫生、园艺及其它领域的害虫防治 。
除虫菊原产于中东地区,1876年引进美国,其后日本、非洲、南美国家广泛栽培,形成产业。1940年非洲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先后引进,1976年澳大利亚引进,逐渐发展成非洲和澳大利亚两大规模化种植区,至今已有超过150年的栽培和使用历史。我国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引进成功,并开展了适合我国精耕细作的栽培技术研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5%,成为继日本、肯尼亚后的又一个除虫菊生产大国 。云南气候条件适宜除虫菊的生长,云南曲靖、红河、玉溪等地有规模化种植,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云南已发展成世界第三大除虫菊生产地,推广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产品品质得到国际认可。昆明植物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努力,在除虫菊产业化开发取得了突破,除虫菊的品系最高菊酯含量达1.98%,干花原料菊酯含量基本上超过1.3%,30%以上超过1.5%,超过世界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肯尼亚(其出口干花原料中菊酯含量一般为1.0-1.2%),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2019年,该所承担的“高含量新型天然除虫菊酯绿色农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内有多家高除虫菊生物农药生产企业,如云南南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溪山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红河森菊生物有限公司等,对除虫菊进行全方位研发、生产以及推广应用,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除虫菊素产品,主要出口美欧日韩等国家,年销售额达2.1亿多元,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对满足国内天然农药市场的需要及解决产品紧俏状况,满足我国社会、绿色经济和生态发展目标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种产业化栽培的植物源天然杀虫剂,国际市场对除虫菊酯的需求日益增加,因而提高除虫菊产量和除虫菊酯含量是除虫菊培育的主要目标 。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是提高人工栽培除虫菊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为提高除虫菊产量,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玉溪市峨山县农业农村部门2018年以来在甸中镇等地开展了高产栽培技术试点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每亩干花产量较农户常规种植提升35%左右,每亩经济效益达到4000多元。本文总结了该栽培和管理技术,为提升产业效益提供依据和参考。
1 田块选择
除虫菊喜温暖气候,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生长良好,应选择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能排能灌的田块进行移栽。黏重、水渍地不宜种植。
2 育苗
春播防虫菊当年不能开花,冬播要到第3年春季才能开花,秋播第二年即可开花,因此,以秋播为好。具体播种时间:春播2~4月,秋播8~11月。
浸种催芽:先将除虫菊种子暴晒1d,用纱布袋包好,放入40度温水中浸泡12h,待籽粒全部吸水膨胀后取出,拌入适量营养土进行催芽,约1周后种子开始萌芽。育苗方法可露地育苗也可飘浮育苗。
露地育苗: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靠近水源、地势高、便于排灌、交通方便的田块作为育苗地使用。苗床地深沟高墒,墒面宽度在140~180cm,沟宽为35cm,四周开排灌沟。每平方米施入人蓄粪肥、草木灰2.5kg作基肥,掺匀耧细整平。一亩地播种量为2.5~3kg,均匀撒播。播种完成后,需要用细碎本土加腐熟细粪均匀覆盖墒面,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再盖上松毛和遮阳网,根据墒面湿度情况适时浇水。在除虫菊出苗后,可以用木桩支撑遮阳网,木桩高度以80~90cm为宜,在除虫菊长出真叶后,及时揭除松毛,并进行间苗。在菊苗有3~4片真叶的时候,一亩土地施用三元复合肥3~5kg,兑水搅拌成肥液均匀浇施提苗,在施肥之后,必须用清水洗苗,在这之后,根据菊苗长势适时追肥。
漂浮育苗: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水源清洁充足的场地搭建育苗拱棚。在每年的8月10日开始播种,在除虫菊播种后的15~20天进行间苗,每孔留2~3苗即可,当幼苗有2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每孔留2株苗。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移栽。幼苗的苗龄以50~60d为宜,最长不宜超过65d。
3 种植与管理技术
3.1 精细整墒
大春收获后,清除田间杂草、秸杆,及时翻犁,做到土壤细碎,墒面平整。
3.2 适时移栽
根据种植地的前茬收割情况,力争早栽,以充分利用秋末冬初的雨热,能够有效促进苗株早生快发。最佳移栽时间9月20日至10月5日。最迟不宜超过10月15日。
3.3 移栽规格
移栽要深耕细作,施足基肥。移栽前苗床淋透水,小苗多带泥土,便于成活。根据土壤肥力的不同,可以进行合理密植、规范条栽。可以按照1.6米开墒,保持净墒面1.2m,每墒4行,株距35~40cm,移栽密度4000~4500塘/亩,如果栽培密度过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性变差,就容易引发病害。露地苗每塘移栽1苗(大苗1苗、小苗2苗),漂浮育苗每塘移栽2苗(一个盘孔2苗),要做到浅塘、浅栽,不捂心叶,移栽后立即浇定根水,此后浇水至菊苗成活,严禁漫灌。除虫菊栽后第一年产量稍低,第2~4年为产量高峰期,第5年后产量下降,需要更新。更新方法除播种法外,也可采用分株法,方法是:在9~10月选阴雨天,将母株分成4~5株,按每穴1株栽植。还可采用扦插法,即在3~4月,选择生长2~3年的母株,把茎切断后插入土内,上盖稻草,日常浇水至萌根成活。
3.4 中耕管理
除草:移栽后每亩用禾耐斯45mL(3包)对水45~60kg均匀喷墒面,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虫菊生长期,田间阔叶杂草三叶期用油力“1+1” 除草剂组合,即10%油力悬浮剂(每包15mL)+10.8%精喹禾灵水浮剂(每包30mL)各3包对水45kg均匀喷雾,可有效防除田间阔叶杂草,喷雾时安上喷雾器防护罩,不要直接喷在除虫菊心叶上。
施肥及病害预防:塘肥每亩施复合肥5kg;移栽后10d(成活)每亩用尿素8公斤、普钙10kg、硫酸锌2kg对水45~50挑(每挑40kg)浇施;11月中旬亩用尿素10kg、复合肥10~15kg、甲霜灵锰锌500克对水45~50挑浇施;12月中旬每亩用尿素10~12kg、复合肥10~15kg或硫酸钾10kg、百菌清300g、菌核净300g对水45~50挑浇施;1月下旬至2月上旬施促花肥,每亩用尿素15kg、复合肥15kg对水45~50挑浇施。
叶面喷施:除虫菊抽苔现蕾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g对水45~60kg喷雾1~2次。在初花期每亩用硼肥(速乐硼)100克对水45~60kg喷雾。
科学灌水:除虫菊生长期间要做到土壤湿润,不能积水。移栽后浇水至成活,中后期视田间土壤墒情速灌速排,切忌漫灌。
虫害防治:除虫菊幼苗期间要防治植株患白绢病和立枯病,可在幼苗栽种时,利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醮根。除虫菊开花期,要及时喷药防治蓟马,每亩用艾美乐4~6包或功夫30mL对水45~60kg喷雾防治。地老虎或金龟子对根部残害,可使用90%晶体敌百虫1:100配比,作为饵料来进行诱杀。
4 除虫菊采收
除虫菊第一年即可收花,2~3年采花量增大。收花期是小满到芒种。除虫菊花一般在10余天内开放完毕,故应选择晴天抓紧采收。采摘时要根据花的开放程序适时采摘,要采摘,不带花柄。在除虫菊采花的时候,要掌握好成熟度,做到适时采收。采收过老、过嫩都会影响品质。除虫菊成熟的标准为:当花朵完全开放之后,花盘中间凸起,花盘外围的花粉管花粉开始脱落散粉,当外圈花粉脱落70%时,菊花花瓣有点发黄,这个时候花中的菊脂含量达到最高,为最佳采收时期。如果提前采收或延迟采收都会影响花的质量。全草在夏秋季采收,晒干备用。
平蒂
手工采摘:当花盘小花开放70%左右时即可采收。
打谷机或脱花器收获:全田80%的花朵开放至8成时,选晴天上午用打谷机或脱花器一次性采收。
采收过程中,要做到严格的分级采收,大小不同、级别不同的花朵要分开采收、晾晒、保存。在采收后,要及时晒干,一般晒4~5d,手感花朵较脆即可。有条件的农户,可以采用阴干的办法。若遇雨天可用55~60℃的温度烘干或风干,使含水量下降到6~12%。
5 除虫菊干花保存
除虫菊的花所含杀虫成分容易水解失效,所以必须充分干燥,防潮避光贮存。一般不耐久贮,贮存一年,杀虫效力减少一半。晒干的除虫菊花,要用黑色不透光的包装袋子包装,分级单独存放,堆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回潮。严禁将未干燥的花堆积存放和装袋,以免引起霉变,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则
6 结语
提高除虫菊产量和除虫菊酯含量是除虫菊人工种植的主要目标,科学栽培管理技术,是提高人工栽培,增加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玉溪市峨山县农业农村部门总结的高产栽培技术,从育苗、移栽、管理、采收以及保存、出售环节提出了相应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每亩干花产量较户常规种植提升35%左右,每亩经济效益达到4000多元。
的
除虫菊产量
等
农
相关知识
云南峨山除虫菊高产栽培技术
【春节去哪玩】万亩油菜花已开好!云南峨山邀你新年“开新街”
啤酒花高产栽培技术
有机青花菜秋季高产栽培技术
金峨杜鹃花文化旅游节浪漫启幕
松花菜秋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红皮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云南玉溪将办兰花交易会
峨山县岔河乡:化零为整重塑空间 奏响建设花园村庄“四步曲”
夏花生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网址: 云南峨山除虫菊高产栽培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82325.html
上一篇: 成功克隆关键基因 扬大科研团队帮 |
下一篇: 中药材白术病虫草害及抑花技术详解 |